發新話題
打印

健康自行負責 自體免疫疾病的基本認識

健康自行負責 自體免疫疾病的基本認識

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是一種人體內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人體內免疫系統的抗體原本是針對外來的抗原(如細菌或病毒)或體內不正常的細胞(如腫瘤細胞)進行攻擊與清除,是保護身體的一種生理機制。但在一些情形下,免疫系統可能會產生出對抗自己身體內正常細胞的抗體,造成不正常的過度發炎反應或是組織傷害,進而影響身體健康造成疾病。這些抗體便稱為自體免疫抗體(Autoantibody),所造成的疾病稱為自體免疫疾病。
 自體免疫疾病的原因

 第一種原因,是細菌或病毒的傳染所引起的交叉反應(cross-reaction)。某些病原體結構與宿主自身抗原相似,稱之分子相似學說(molecular mimicry)。

 第二種原因,是宿主體內正常且隱藏性的抗原被釋放出來,被免疫系統視為「外來的敵人」,進而攻擊之。

 第三種原因,則是具有調節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調節性T細胞出現功能異常所致。

 第四種原因,是MHC基因的影響,亦即遺傳。

 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

 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有:系統性紅斑性狼瘡(SLE)、類風濕性關節炎(RA)、僵直性脊椎炎(AS)、乾癬、乾燥症、硬皮病、皮肌炎、血管炎等。以所有自體免疫疾病罹病人數而言,總盛行率約為所有人口的5%之多。

 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

 自體免疫疾病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可輕可重。可能的症狀包括發燒、掉頭髮、口腔潰瘍、關節種痛或僵硬、背痛、肌肉無力、皮疹、蛋白尿血尿、血球減少、血液循環不良、眼乾及口乾、眼睛反覆發紅等,若這些症狀2、3種以上同時出現,建議找免疫風濕科診察確認。

 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

 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主要的治療藥物為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以及免疫抑制劑等。這些藥物,需要在免疫風濕科醫師密切監控下謹慎使用。

 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以及基因工程的進步,針對自體免疫疾病特有的免疫分子,科學家設計出的各種生物製劑(biological agents)相繼問市,這些新藥可以有如定向導彈般精確地瞄準異常的免疫分子,而不會傷害正常細胞,這就是免疫標靶療法。

 Rituxtimab(商品名MabTheRa,莫須瘤),是一種抗B細胞單株抗体,用來治療抗B細胞療法過多之骨髓瘤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報告對紅斑狼瘡、乾燥症等有效。目前台灣已核准上市,但健保只給付於傳統治療無效之類風濕性關節炎。

 另一種抗B細胞免疫療法是Belimumab,主要治療紅斑狼瘡,目前正在全球包括台灣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中。新藥CTLA4Ig,又稱Abatacept,已在歐美上市,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正在全球,包括台灣進行紅斑狼瘡合併腎炎的臨床試驗。

 自體免疫疾病的保健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特別須注意生活型態須健康,包括作息正常、飲食均衡、適量運動、睡眠充足、減少壓力、防曬、戒菸等,飲食原則為少油、少熱量;不亂吃改變免疫力的藥物、食品;多攝取深海魚油、維生素D、鈣質等食物。可考慮預防性地補充鈣質、維他命D、維他命B群,積極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及體重,以減輕動脈硬化及骨質疏鬆。

 必要時應提早使用阿斯匹靈預防栓,Statin藥物降血脂及雙磷酸鹽預防骨鬆。當然,更重要的是,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定期追蹤複診。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