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從囚徒到英國女王的伊麗莎白一世

從囚徒到英國女王的伊麗莎白一世

  1558年,25歲的伊麗莎白在經歷了生死磨難後,終於登上了英國的王位。在前去加冕經過倫敦城時,她特意停留片刻,對夾道歡迎的人群作了簡短的演講。她激動地說:「是時間把我帶到這裡,並承認我為女王。」伊麗莎白生於王室,然而這位千金在繼承王位之前,卻很少享受到王室的榮華與富貴,相反,卻被宮廷一系列陰謀、迫害所包圍。
  1533年9月7日,伊麗莎白降生於格林威治宮。她的母親是安娜·博林,父親是英王亨利八世。博林臨產前,亨利讓人把一張雕刻精緻、裝飾華美的床搬進了產房。這張床是法國國王送給英國的禮物,一般很少使用。此次,亨利希望這張床能給他帶來一個夢寐以求的兒子福音,以保證王室後繼有人。伊麗莎白的降生又一次使亨利失望,父親抱怨她為什麼不是男孩。但伊麗莎白畢竟是亨利八世與博林合法婚姻的產物,因此,她被確定為王位的合法繼承人。伊麗莎白的降生不僅引起了父親的不快,而且也引起了比她年長18歲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的忌恨。瑪麗這種忌恨又源於父親亨利與其生母的一段不幸婚姻。
  瑪麗的母親凱瑟琳是一位西班牙公主,先前嫁給亨利的哥哥亞瑟,但婚後不久亞瑟去世。亨利貪求凱瑟琳的美貌,即位後便娶了寡嫂,生下了瑪麗。然而,在此之後,凱瑟琳卻未能為亨利留下一位男性繼承人。於是,亨利漸漸與之疏遠,並與宮廷女侍官安娜·博林發生戀情。為了同博林結合,1526年,亨利八世向羅馬教皇提出與凱瑟琳離婚的申請。通常教皇會同意一位國王的這種要求。但此時,凱瑟琳的侄子正帶兵攻進羅馬,教皇不敢得罪西班牙,因此,對此案一拖再拖,實際上是拒絕了亨利的離婚請求。亨利看到自己的期望落空,暴跳如雷,他決定按著自己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1533年他宣佈英國為新教國家,斷絕與羅馬教廷的關係,英王成為國家政教合一的領袖,亨利的離婚糾葛由此而得到解決。經議會批准,亨利八世與博林正式結婚。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的離婚,影響了瑪麗的地位,為此,她遷怒於伊麗莎白。另外,瑪麗保持著天主教徒的身份,而伊麗莎白生來就是一位新教徒。宗教信仰的差別也導致瑪麗對妹妹的敵視。
  伊麗莎白出生後的頭三年是位無憂無慮的小公主。然而,好景不長。1536年1月,博林身懷的男胎先期流產,亨利為此龍顏大怒。3月,便以「亂倫」、「通姦」罪名逮捕了博林,不久,又將其處死。隨著母親的去世,伊麗莎白的地位急劇下降。1536年6月,議會宣佈取消她的王位繼承資格。隨後,伊麗莎白與父王和宮廷的正式聯繫被限制在一個極小的範圍之內,甚至她的衣食也得不到應有的保證。
  博林死後,亨利八世先後又娶了四個妻子,但只有簡·茜摩為他生了一個兒子愛德華。在後來的繼母中,只有帕爾對伊麗莎白影響最大,因為帕爾酷似其母。1543年在亨利與帕爾結婚時,伊麗莎白不知何故得罪了父親,一氣之下,父親將她驅逐出宮,並拒絕接見她。1544年,伊麗莎白無法忍受這種孤獨的生活,於是寫信給帕爾,求她向父親說情,以返回宮中,帕爾滿足了她的願望。從此,伊麗莎白把她視為最親近的人。然而,與帕爾的親密又把伊麗莎白拖入到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中去。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年幼的愛德華即位,由薩默塞特伯爵攝政。亨利去世不久,帕爾便和攝政大臣的弟弟西摩秘密結婚。西摩是位花花公子,他把帕爾弄到手後,又把眼睛盯到少女伊麗莎白的身上。他常常跑到伊麗莎白的房間與其戲耍,借此欲與她同床。帕爾對西摩的行為充耳不聞。
  西摩的行為對伊麗莎白造成了極壞的後果,以至從宮廷中傳出各種流言蜚語,使她的名聲受到損害。由於緋聞,又把她捲入到一場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事情是由西摩的陰謀引起的。西摩對其兄的攝政權早已垂涎三尺,陰謀取而代之。1547年9月,在帕爾難產死後,西摩提出與伊麗莎白結婚,他企圖利用伊麗莎白的特殊身份為自己篡奪王權做準備。西摩的自負和野心埋下了自我毀滅的禍根。1549年1月,他哥哥以叛國罪逮捕了西摩。為了搜集西摩的罪證,伊麗莎白和有關人員遭到監禁。伊麗莎白受到一連串的審訊。她承認與西摩的戲耍是愚蠢的行為,但這絕構不成叛國罪。她否認與西摩私訂終身,並申辯說:「我知道沒有政府的批准,我是不能同任何人結婚的。」為盡快擺脫險惡處境,她給攝政大臣寫信:「我殷切希望你能作出一個決定,讓我返回宮中,當面向你證明我是清白的。」經過調查和審訊,最終證明伊麗莎白是無辜的。西摩事件後,伊麗莎白住在了她的切斯海脫莊園裡。
  1547年愛德華即位,在位僅6年。新王身體羸弱,患有肺結核。因此,王位的更替只是個時間問題。有資格繼承王位的有亨利八世的女兒瑪麗和伊麗莎白,還有亨利八世的侄女珍妮。為了能在將來控制朝政,大臣們圍繞著王位繼承又開始了新的陰謀活動。按照王位繼承習慣,瑪麗應為首選王位繼承人。1550年,諾色伯蘭伯爵取代了薩默塞特的攝政地位。這位野心家為了能夠長久地佔據這一位置,陰謀以珍妮取代瑪麗。1553年7月,在愛德華生命垂危之時,諾色伯蘭私下要求伊麗莎白放棄王位繼承權,並拒絕到倫敦支持瑪麗政權,作為交換條件,她將得到用不盡的土地和財富。
  此時,經過政治磨難的伊麗莎白已經成熟起來。她不想放棄王位繼承權,更不想參與到這種冒險的陰謀中去,但她又不敢得罪這位權勢人物。因此,對諾色伯蘭的要求作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覆。她說,目前自己病情嚴重,不能活動。不久,諾色伯蘭陰謀失敗,伊麗莎白立即表示支持瑪麗,並陪同新女王一起進入倫敦。這樣,她巧妙地繞開了諾色伯蘭設下的政治陷阱。儘管伊麗莎白對瑪麗政權表示支持,但是瑪麗並不放過她。瑪麗在執掌權力後,便把久已積壓的忿恨,公開地向伊麗莎白髮洩出來。
  瑪麗登上王位後,天主教在英國復活。瑪麗不能容忍伊麗莎白的新教信仰。為了爭取生存,緩和與瑪麗的矛盾,伊麗莎白違心地接受了天主教,但還是遭到瑪麗的攻擊。伊麗莎白意識到,自己必須盡快地離開瑪麗。1553年10月,她回到的阿什瑞澤莊園。不久,一場殘酷的迫害又降臨到伊麗莎白的頭上。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1553年,38歲的老處女瑪麗,無視樞密院的勸告與西班牙王室聯姻。英國政府擔心與西班牙聯姻會把英國拖入對法國的戰爭中去,因為西班牙與法國存在尖銳矛盾。於是,以托馬斯·懷亞特爵士為首的一批貴族密謀廢黜瑪麗,以伊麗莎白取而代之。但是,懷亞特無意中洩露了天機。於是,政府加強了戒備。1554年1月,懷亞特等人見事不妙,倉促行動,結果失敗了。
  懷亞特事件再次把伊麗莎白牽涉進來,她將受到生死考驗。陰謀事件是由少數貴族搞出來的,伊麗莎白對此毫無所知。由於伊麗莎白的特殊身份,使她像撲克遊戲中的「王牌」,在一些政客和陰謀家的手中掂來打去。瑪麗感到,伊麗莎白的存在是對她王權的最大威脅,因此,必欲置之於死地而後快。懷亞特事件引起瑪麗極大憤怒,也使她找到了嚴厲制裁伊麗莎白的機會。她命令伊麗莎白立即來倫敦,準備把她囚禁起來。伊麗莎白自從回到莊園後,便患上了猩紅熱病,她的雙腿浮腫,腎臟也遭到嚴重損傷,身體極度虛弱。因此,她寫信告訴瑪麗自己不能前往,請求原諒。瑪麗懷疑她的病情,親自派醫生前往檢查。醫生的結論是:如果有舒適的馬車,前往倫敦還不至於喪命。於是,瑪麗命她立即前往。
  人們用擔架把伊麗莎白抬到馬車上,因為她的雙膝腫得厲害,關節幾乎不能活動。伊麗莎白估量這次生還的可能性很小,她穿著一身白衣,蜷縮在馬車的窗戶旁,以便最後看看英國的山川原野。2月22日,伊麗莎白被押解到倫敦。展現在她面前的是一幅可怕的景象懷亞特的頭顱掛在倫敦城門口,他的屍體仍吊在絞架上。昔日倫敦城的喧鬧不見了,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在巡邏。倫敦城籠罩在一種陰森可怕的氣氛中。伊麗莎白來到白廳,瑪麗命令她在樞密院審查其問題期間嚴禁與外人接觸。在樞密院會議上,加德納爵士說:「只要伊麗莎白活在世上,我就看不到英國和平的希望」,要求處死她。然而,其他成員則擔心,如果處死伊麗莎白,無子女的瑪麗死後,英國王位繼承必將陷於混亂。謹慎處理伊麗莎白不僅關係到王室血脈的繼絕,還關係到國家政局的安危。3月15日,樞密院作出決定,將伊麗莎白送進倫敦塔,以待審問。
  倫敦塔是一所皇家監獄,專門囚禁政治要犯。進入倫敦塔的犯人像被裝進鐵桶一般。早在西摩事件時,伊麗莎白曾被關進該塔。如今,她將再次被關進這座密不透風的鐵桶裡。但伊麗莎白還是不甘心這樣不明不白地被送到監獄,她寫信給瑪麗,否認自己與懷亞特事件有牽連,申訴自己是無辜的。為了防止外人篡改這封信內容,她將信紙最後一頁的空白部分劃掉。她期待著瑪麗能夠傾聽她的申辯,然而,當這封信送到瑪麗面前時,她連信也沒拆便把它丟掉,並堅持認為伊麗莎白有罪。此時,伊麗莎白感到絕望,她認為,不日將會步母親的後塵,從倫敦塔走向斷頭台。3月17日,一艘駁船載著伊麗莎白駛向倫敦塔。當駁船進入叛逆門時,伊麗莎白不禁失聲痛哭。此時大雨如注,閃電挾帶著雷鳴在倫敦塔的上空轟鳴。伊麗莎白在滂沱的大雨中對天呼叫:「我是一個真正的臣民,而不是一個囚犯。上帝,我在你面前祈禱,我已沒有一個知己,只有與你同在。」隨行的貴族、紳士也都為她慘遭不幸而落淚。
  幾天後,加德納和其他9名樞密院成員來到倫敦塔。審訊的主要問題是伊麗莎白與懷亞特事件的聯繫。加德納能提出的惟一根據是懷亞特曾寫信給伊麗莎白,勸她到伯克郡的多明頓城堡,以遠離政府。伊麗莎白堅決否認收到過懷亞特的信件。至於去多明頓城堡,她是這樣抗辯的:「多明頓是我的莊園,我為什麼不能自由地到我的莊園去。」幾次審訊都無法證實懷亞特與伊麗莎白有書信往來,而且懷亞特直到上絞架前仍然聲明伊麗莎白與這次陰謀無關。陰謀的參與者也拒絕指控她。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5月19日,政府下令將伊麗莎白從倫敦塔釋放出來,將她流放到牛津以北約40英里的伍德斯道克,由伯丁弗爾德爵士監護。這樣,她總算逃脫了這場劫難倖存下來。
  伍德斯道克偏僻、荒涼,伊麗莎白只能住在破敗的土屋裡,而且她的一切活動都受到那位性情古板的爵士的監視和刁難。當她要求自己的私人醫生為其看病時,這位爵爺卻給她找來一位牛津醫生;當她要求讀新教聖經時,送給她的卻是一本詩集;當她要求給瑪麗寫信時,受到的是嚴厲警告。後來,伊麗莎白說,她在這裡受到的待遇甚至不及其他囚犯,因為其他囚犯還被允許向當權者遞交請願書。在伍德斯道克,伊麗莎白度過了10個月艱難的流放生活。1555年3月,瑪麗最終下令釋放她。在以後一段時間,姐妹倆仍然存在著不可彌合的裂縫。伊麗莎白在瑪麗的威脅下苟且生存,而瑪麗的日子過得也並不輕鬆。她一方面要警惕自己的王位不受陰謀者的篡奪,另一方面,無子女的痛苦以及由於與西班牙丈夫分道揚鑣所帶來的情感創傷也在折磨著她。1557年11月17日,瑪麗終於在痛苦與孤獨中去世。伊麗莎白在經歷了種種打擊與苦難後,終於登上了英格蘭的王位。
  伊麗莎白在位44年。這位飽經了淒風苦雨的女王在即位後,以她堅定的意志、豐富的政治經驗,把瑪麗遺留下來的財力匱乏、軍事軟弱的英國,帶進了一個政治穩定、財力充實、軍事強大的時期,從而出現了一個被英國人稱之為「光榮的時代」伊麗莎白時代。伊麗莎白即位時,羅馬教廷拒絕承認她的王位合法性。伊麗莎白像父親亨利八世一樣,斷然決定脫離與羅馬教皇的關係,宣佈英國為新教國家,確立了女王在國教中的最高地位,從而使英國擺脫了羅馬教廷的控制。在處理同議會的關係上,女王則採取一種謹慎態度。她既保持國王對議會所擁有的權力,同時,也尊重議會的傳統權力。當議會與王權發生矛盾和衝突時,她又會以靈活手段,甚至以妥協方式加以解決,保持王室與議會的繼續合作。1601年,當她要求議會通過她所開列的某些商品為王家專賣商品時,受到議會的激烈反對和抨擊。此時,她沒有濫用國王權威去解散議會,相反,還表揚了議會的行為,並且還作了些自我批評,從而避免了王室與議會間衝突的進一步升級。在處理國事上,女王總是以靈活的政治手腕,保持英國政治的平穩發展。
  伊麗莎白時代,英國的財富積累加快。女王即位時,英國還是一個外債纍纍的國家,到16世紀80年代,英國的財政比1568年增加了兩倍。英國不僅償還了外債,而且國庫已有相當積累。國家財富增加如此之快,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女王以她的個人品性造成了一個追求金錢、利潤的社會氛圍。女王生性節儉,卻追求金錢。對宮廷開支,她總是精打細算,省之又省。因此,伊麗莎白時代的宮廷開支不到瑪麗時期的1/3。女王的節儉近乎到吝嗇,如她喜歡跳舞,但盛大的舞會通常不是在宮廷,而是在大臣的莊園和官邸舉行。當然,這筆巨額開銷要由這些大臣來承擔,許多大臣為此而叫苦不迭。
  女王的節儉影響著大臣,他們知道女王喜歡節儉,因此,也不敢過於奢侈。伊麗莎白一方面厲行節約,另一方面拚命追求金錢。在理財、投資上,她借助於商人和海盜。為了增加王室收入,女王聘請被稱為商人之王的格勒善為財政顧問。1560年,格勒善在倫敦市中心建立起一座巨大的交易所。這個交易所將交易、倉儲、服務融於一體。女王參觀後感到十分滿意,下令將該交易所取名為「王家交易所」,由格勒善掌管。交易所云集英國和歐洲各地商人,生意紅火興隆。交易所的開辦使女王的錢袋很快地鼓了起來。
  女王在經商同時,還做投資生意。她將資本投向最具冒險的行業——海盜搶掠。16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的海盜巨頭霍金斯、德雷克、雷利、夫洛比塞等組建起海盜企業股份公司,女王成為這些公司最大股東之一。伊麗莎白為這些海盜企業提供資金、船隻,然後與海盜坐地分贓。1561年女王撥船參加夫洛比塞的海盜遠征,她從這次冒險中分得可觀紅利。獲利最多的一次是女王投資於1578年德雷克的海盜遠征。德雷克率海盜船隊劫掠西班牙在南美領地的沿海地區,搶劫了巨額的金銀財寶。為了使這筆財寶安全運入英國,女王密諭在德雷克可能登陸地區的地方官,加強戒備,並協助他將財寶隱藏起來。此次,女王投資5000英鎊,得到的是26萬英鎊的優厚回報。在伊麗莎白的帶動和豐厚利潤的驅使下,許多大臣也紛紛投資於海盜活動。
  女王對金錢的追求,在英國社會掀起了拜金熱。在這種狂熱中,無論是羊毛買賣、土地投機、企業經營,還是直接掠奪,都讓人們覺得津津有味,而這一過程又加快了國家原始資本的積累。在伊麗莎白時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女王與海盜非同尋常的關係。女王雖然有時也發佈緝捕海盜命令,那只是做做樣子,而霍金斯、雷利、德雷克等海盜巨頭都是女王的座上賓,受到女王的呵護和褒獎。當西班牙要求英國處死德雷克時,女王卻把他封為騎士。當貴族出身的女海盜克力格魯夫人洗劫了西班牙的船隻,並把海員沉入海底,西班牙政府要求處死這位女海盜時,女王卻下了一道特赦令,使她安然返回領地。
  女王支持海盜,一方面是通過海盜掠奪充實國庫,另一方面是作為和平時期打擊西班牙的一種政策。伊麗莎白即位後,西班牙的天主教勢力對新教的英國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因此,襲擊西班牙的船隊,成為防止西班牙天主教的侵略,保衛英國的一種措施。更重要的是,伊麗莎白把海盜看做是未來海戰的軍事力量,因為英國沒有常備軍。可以說,伊麗莎白對海盜的支持和保護政策,為後來英國戰勝西班牙,取得海上霸權地位奠定了基礎。
  1588年西班牙與英國矛盾激化,西班牙的一支由134艘艦隻組成的艦隊又稱為「無敵艦隊」  ,向英國撲來。伊麗莎白迅速組織起由140艘船隻組成的艦隊,昔日的海盜成為皇家的海軍,霍金斯、德雷克、雷利搖身一變為海軍將領。這些人具有豐富的海戰經驗,加之海盜的亡命精神,都使英軍戰鬥力強於對手。為了鼓舞士氣,女王親臨部隊,向士兵們發表了一番激動人心的演講:「讓昏君去害怕吧!... ...我到你們這裡來,決心在激烈的戰鬥中與你們共存亡。我知道,我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女人,但我有一顆國王的心,而且是一顆英國國王的心。」女王的演講更激發了官兵們的戰鬥熱情。
  這次海戰英國取得了輝煌勝利,無敵艦隊最後只剩下43艘返回西班牙。從此,西班牙日漸衰落,而英國踏上通向海上霸主的台階。對西班牙的勝利,使女王感到從未有過的興奮和愜意,這位55歲的女王請來了畫師為自己畫像:她穿著華麗耀眼的上裝,箍裙折痕筆挺下垂,尖削的臉頰帶有一絲冷漠,顯出她的高傲和莊嚴。她目光中,充滿著自信和得意。在她的身上體現了一個新英國形象:自信與高傲。
  伊麗莎白終身未婚,自她即位後,議會一次次懇求女王擇婿,期望她能為王室留下繼承人。然而,女王對此無動於衷。後來,當議會代表團再次懇求女王時,她戴上了結婚戒指,並說:「我已經獻身於一個丈夫,這就是英國。」女王不嫁是有其政治理由的。伊麗莎白即位後,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和法國王子都曾向她求婚。她清楚,王室聯姻是政治性的,她不想因自己的婚姻使英國從屬於西班牙或法國,英國需要的是中立。但是,她又不想由此得罪兩國,使英國變為他們攻擊的對象。於是女王開始與他們進行巧妙的周旋。對西班牙的求婚,她給予模稜兩可的答覆,使西班牙對這樁婚事始終抱有希望,以此拖延西班牙對英國的直接進攻。對法國的求婚,女王也採取了同樣手段,她以娓娓動聽的言詞來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同法國的婚事談判拖延了多年。為了保持她所需要的中立,最後停止了一切談判。
  如果說女王拒絕與西班牙和法國聯姻是為了保持英國的中立,那麼,她完全可以從英國挑選一位稱心的紳士。然而,她沒有這樣做。女王並非是個沒有情慾的人,她同其他女人一樣,希望有人向她求愛,欣賞他們的慇勤和讚美。因此,在女王的石榴裙邊圍繞著一群寵臣。在這群人中,她曾經喜歡過林塞斯特伯爵,然而,他的妻子羅布莎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去,引起朝廷議論,人們都懷疑是伯爵謀害其妻。女王清楚,如果此時同林塞斯特伯爵結婚,必定會引起臣民震驚,削弱屬下對她的忠誠。政治上的審慎使她把自己封閉起來。也許在女王看來,保持獨身對臣民會具有更強烈更長久的吸引力。
  隨著時光的流逝,女王紅顏褪盡。晚年,她成為一個反覆無常、性情孤僻多疑的老人。她常常陰鬱地在宮廷中徘徊,兩眼失神地張望著;有時拔出寶劍憤怒地刺向牆上的掛毯,懷疑那裡隱藏著敵人。她的抑鬱心情越來越重,惟有使她感到快慰的是,在她的治理下,英國已經強盛起來。她曾自豪地對大臣講:「再也不會有像我這樣的女王,把滿腔熱忱傾注於國家,精心料理我的臣民。」1603年3月女王病倒,並失去了語言能力。臨終前,她用手勢向議員傳達了她的遺囑:蘇格蘭國王詹姆斯為英格蘭王位繼承人。3月23日,女王去世,身邊的人默默地從她手上取下了那枚象徵嫁給英國的結婚戒指。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