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借口對德宣戰,中國北洋政府出戰攻擊德國,出兵山東(原德國殖民地),攻佔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取德國在山東強佔的各種權益。
在三個協約國軍隊中差不多有14萬中國人,他們在法國的土地上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中國人的這種參戰行為在80年間都是默默無聞的,但是卻構成了中國歷史的一個節點,1919年由中國學生發起的反對凡爾賽條約中恥辱性條款的五·四運動就是這個節點的表現。簽了合同的勞工們,在樂魁索(Creusot)的工廠中努力生產,在前線挖掘「法國兵」的壕溝,在物資營或是後方醫院裡做工。在中國政府向軸心國宣戰以後,地方指揮部更是毫不猶豫地把他們派到了前線。差不多有6000名中國勞工死於疾病、敵人的攻擊或者惡劣的醫療條件,他們被埋葬在了法國西北部的兩座軍人公墓中。
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份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巴黎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中國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和約上,明文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北京政府竟準備在「合約」上簽字,從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