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不可多得的文人太子昭明太子

不可多得的文人太子昭明太子

  提到昭明太子,自然會想到《昭明文選》,這是一部研究先秦以來中國文學史的珍貴文獻資料。他的風雅生活在南北朝時期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了,還是對當時世道澆漓的諷刺。有人稱他為文人太子,有人讚其在中國歷史上是最有人文氣息的太子。這種讚賞只是以他的《昭明文選》為前提,他的仁厚、孝義、睿智只是做了個簡單的鋪陳。這位太子的死似乎對梁朝沒有什麼損失,可卻對整個人類是一大損失。
  公元531年三月,梁武帝太子蕭統在他所建的後池遊園。他先是在岸上走了一會,接著就想下池去採摘荷花。陪他上船的人看他心不在焉,就有些擔心。他們知道,最近宮裡的諸多傳言或多或少地對這位太子產生了一些影響。雕著鮮艷花朵的船行駛到池子中央時,忽然船身一震,蕭統因為正站起來摘一朵荷花,重心不穩,掉進了池子裡。船上的人嚇壞了,慌忙跳進水中救太子。大家七手八腳地把太子弄到了岸上,經過一陣搖晃叫喊,太子醒轉過來了,忽然就很痛苦地叫了一聲:腿。眾人一看,太子的腿鮮血淋漓,可能是被池子裡的植物刺破了,眾人又把他扶回寢宮,有人就想去報告給皇帝,被太子攔住了。太子說,父親已很忙碌,何必為這一點小傷去驚動他老人家呢。但許多天後,傷口仍不見好,腿又腫了起來。梁武帝見太子多日不露面,就派使者過來探問,太子只好以偶感風寒為借口打發了使者,並勉強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告訴父親自己是小病,不要為自己擔心。可到了四月份,病情突然惡化。太子在床上幾乎不能動,渾渾噩噩。侍從們不忍心看到太子這樣,便找一個人偷偷地去告訴梁武帝。梁武帝聞訊後,立即趕過東宮來,是時,太子已永遠地離去了,年僅三十一歲。
  梁武帝痛不欲生,老淚縱橫。下詔書讓用天子之禮殮葬太子,加謚號為昭明。五月,葬於安寧陵,下詔命司徒左長史寫作哀冊文。太子之死震動朝野,京城男女奔走宮門弔喪,人群塞滿了道路,哭聲震天。其他地方的人民知道了太子的死訊後都極為哀傷。531年四月的梁朝上至天子下及萬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526年十一月,昭明太子的母親丁貴妃去世。昭明太子派人買到了一塊好墓地,正要準備修葺下葬母親時,有一個賣地的人找到了梁武帝身邊的太監俞三副。跟他講,自己有一塊地很想賣,如果能高價賣給太子,俞太監可得其中的三分之一。俞太監心動,便跟梁武帝說,太子現在要安葬母親的那塊地不是不好,但有一塊地要比這塊更好。
  梁武帝問道:「墓地有好壞之分嗎?」
  俞太監急忙道:「當然有,您的夫人的墓地或多或少地對您有一點關係啊。」
  梁武帝大驚,「好,你讓太子換墓地。」
  就這樣,昭明太子把母親安葬到了俞太監買回來的墓地裡。過了不久,有個江湖術士看了那塊墓地後,跟太子說,「這塊墓地折您的壽啊。」
  昭明太子也大驚,「我該如何是好?」
  術士道:「可設法延長壽命。」
  按照術士的交代,昭明太子將製成的蠟鵝和各種物件埋在了墓旁。本來,這件事也就這樣過去了,埋在土裡的東西,很難見到天日。況且,昭明太子只是為自己著想,並無謀害他人之意,說穿了,無非是為自己祈福罷了。可因為兩個太監(又是太監!),這件事居然成了昭明臨死時都不能原諒自己的一件恨事。這兩個太監的名字叫鮑邈之和魏雅,兩個人都很受昭明太子的喜愛。但後來,太子疏遠了鮑太監而更加對魏雅親近。鮑太監就把自己在東宮聽來的事情告訴了梁武帝。梁武帝心下懷疑,但還是派了幾個人去墓地挖了一回。果然,挖出了東西來。梁武帝大怒,準備將此事一查到底,幸好有大臣覺得此事只是小人從中作梗,況且,昭明太子平時所為沒有一點不孝的痕跡。如果這樣地查下去,對太子很不利啊。
  梁武帝想到了太子平時的孝道,覺得也是,但此事不應該就這樣不了了之,他將那個術士捉了起來,殺掉。太子因為此事,總覺得對不起父皇,在他臨死時,還跟侍從說起此事。他以為自己只是在為自己祈福,想不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詛咒父親了。這對昭明太子來講,簡直就是大不孝。他當初對母親是何等孝順,母親死後,他從喪處徒步走回東宮,直到母親入殮,滴水未進,每次一想到母親,就會哭得昏天黑地。父親給他帶信說,哀傷不應毀傷天性,聖人說,如果一個人經受不住死去的人給自己帶來的感情,那就等於不孝。我還在世,你卻如此,你對母親有孝心,難道對我就沒有了嗎?
  昭明太子這才忍住悲傷,開始努力加餐飯。喪禮過後,太子整整瘦了一圈,當太子以瘦弱之身入朝時,大臣們無不為之感動而落淚。可他卻在墓地這件事上做出了對父親不孝的舉動,在他有生之年,如何肯原諒自己呢?每個瞭解他的人都明白,他的本意並非是詛咒父親,但小人們的解釋其實也不無道理:只為自己祈禱長壽,而不理會父親,這就是不孝。在池子中落水,傷情即使有大礙,無非是身體上的。作為帝王之子的昭明太子養尊處優,又有御醫服侍,即使不能安然好轉,也不至於在短短一個月內就死掉。或許,過多的還是那件墓地事件以後,昭明太子始終充滿了自責。在心理上,他其實早已病倒了。
  在他死後,梁武帝其實並沒有原諒他。昭明太子的兒子並沒有按照禮制被封為皇太孫。這也說明,墓地事件的確成了梁武帝心中永遠的痛,即使昭明太子已經死去,在其內心深處,他也永遠不會原諒自己兒子的所為。太子之死歸根結底於長滿了荷花的池子,或許,上天對這位太子僅有的一點公平就體現在這裡吧,是讓他潔身而去的。
  昭明太子名蕭統,字德施,小名維摩,梁武帝在近不惑之年,維摩來到了人間。502年,梁武帝立其為太子,當時因為年紀幼小,所以就住在宮裡。到了507年,太子出宮住進了東宮。蕭統的聰明是一般人所無法比擬的,三歲時學習《孝經》、《論語》,五歲時已讀遍《五經》,並且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510年九月,他就能在壽安殿講解《孝經》,講起書中大義頭頭是道。引得大臣們稱讚不已。太子十二歲時,在宮中看到獄官辦理案件評議罪犯的事,便問左右官員,這些人是做什麼的。有人回答他,這些人是司法的廷尉官員。太子道:你把他們的文書拿過來給我看。翻了一遍後,他發現上面的罪犯都很可憐,就說,我能代表你們判決這些人嗎?主管官員見到這個小太子很認真的樣子,就說,當然可以。不過,殿下您要知道這些人所受刑罰可是很重的。
  維摩點頭,就在文書上開始寫起判決書來。主管官員拿到文書後,只見上面的所有罪犯都簽判打五十杖。他不知該怎麼辦,就去問梁武帝。梁武帝大笑,說,既然你跟太子說了他可以判決這些人,那麼,就按照他判決的去執行吧。從這以後,太子經常對案件進行審理,主管官員認為太子只是仁慈,所以,只把想要從寬發落的案犯的案子交給太子。但有一次,主管官員呈上了一份建康縣令審判的一件誣告人誘騙人口的案子,案子翻過來後,縣令認為太子之仁慈,若審理此案必會從輕發落,就只將誣告人打了四十下屁股。太子審理後,道:「他要是犯了罪,便應該全家妻兒同受刑罰,如今只是寬大不按罪判刑,難道可以輕罰了事?」下面人問該怎麼罰,太子道:「罰他去服冶鑄勞役十年。」後來諸多官員才知道,太子雖然仁慈,但對於故意犯罪之人卻很嚴酷。由此也明白了,太子除了仁慈之外,還有智慧。
  522年,昭明太子的叔叔蕭憺去世。按照舊禮儀,長輩死後,東宮在喪禮方面不能和旁系發生關係,也就是說,昭明太子不得對叔叔的死有任何表示。一切文書信件都要按照平常的樣式進行。昭明太子覺得這種規定很可疑,他跟太子僕劉孝綽談論此事。劉孝綽說:「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是張鏡的《東宮儀記》所賜。其中有這樣一條:朝廷有發哀出喪的事,東宮停止奏樂一個月以上;鼓吹樂隊也要停止演奏,穿喪服的期限和上面相同。喪禮不和旁系親屬發生關係的意義就在於解除喪服,喪服雖然可以脫掉,但是悲傷之情又怎能卸去呢?既然有悲傷的情感,書面上應稱『兼慕』,過一個月停止號哭之後,依照常規可以奏樂,稱為『悲竟』,這樣才有道理啊。」最後,劉孝綽認為,叔叔死了,東宮應該自稱「兼慕」,一直到停止號哭之後。
  於是,昭明太子下令說:「張鏡《東宮儀記》在旁系親屬問題上有一些不合人情之處,我認為,張鏡前後矛盾,首先他說太子要停止奏樂一個月以上,但卻說東宮不能和旁系喪禮發生關係。那麼,東宮是該悲傷呢還是只休息一個月,一個月後再奏樂玩樂?」張鏡是南朝宋人,少時與光祿大夫顏延之鄰居,顏飲酒談義,喧鬧呼叫,而鏡靜默無言。後延之聞鏡與客談,辭義清雅,心內折服,自此不復酣叫。在新安太守任上時撰《東宮儀記》,遂成後世東宮之必學禮儀教科書。昭明太子卻對這樣一本權威教科書提出質疑,很是難得。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後來《昭明文選》的流傳後世,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520年左右,梁軍北伐,京城米價因此暴漲。昭明太子下令節衣縮食,每當大雨大雪過後,太子都要派心腹官員到巷裡去仔細查看,看到貧困人家或有流離失所在道路上的人,就拿米救濟他們,還將東宮的絹帛拿出來送給衣不蔽體的窮人們。在那幾年,昭明太子讓東宮的人做了上千件衣褲,在寒冷的冬天施捨給那些窮苦人們,但卻吩咐下面,不要讓這些人知道是自己給他們的。如果有人死在大路上,太子就命人將其好好安葬,並告誡下人,不要說是自己的主意。這真有點「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鋒精神。
  有一次,他看見宮中警衛手裡拿著荊條,這是一種渾身長滿了刺,打在人身上能讓人求死不能的東西。太子叫過來警衛的頭人,問道:「你們拿著這東西做什麼?」
  警衛頭回答:「用來驅逐宮外的閒人。」
  太子搖頭,「驅逐人可以用嘴巴,何必用這種東西呢?」
  警衛頭又回答:「殿下,這是歷來的規矩。」
  這種規矩其實可以解釋為:誰手裡有大棒,誰就是強者,強者手裡必須要有大棒。
  太子回到宮中,想了一晚上,第二天,他找到警衛頭,道:「其實你們可以換成小木板子。你們用它無非是驅逐閒人,而不是殺人。」
  警衛們後來就把手上的荊條換成了小木板,每個人手裡拎著一塊板子,看上去很滑稽,但太子卻覺得,木板不能傷到人,即使滑稽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
  昭明太子吃飯時經常會發現碗裡有蒼蠅之類的小蟲子,他就偷偷地把它們拿出來放到盤子邊,不讓人知道。因為他不想為此而讓廚師知道自己失職而擔驚受怕。當時宮中流行賭博,即使是小孩子也對賭博產生非常大的興趣。梁武帝為了制止這種行為,就立下嚴酷刑法,一旦捉到賭博之人,就處以極刑。昭明太子知道後,跟手下人說:「這些人雖然賭博,但他們用的是自己的錢,並沒有侵犯公家財物,刑罰如此嚴酷,似乎與人情不符。」過不久,他又跟父親提到此事,梁武帝表示贊同,並讓他修改懲罰限度。太子下令:老百姓賭博判徒刑三年,士人賭博免官。他將以前法令上規定處死刑的都改為無期徒刑,自此以下都減刑一半。這些事情被明明白白地記載在昭明太子的傳記裡,我們要討論的並不是這些事情到底有無,而是想告訴人們一件事情:昭明太子之死無論是對梁朝還是對歷史,其實都是一個很不小的損失。
  但為什麼仁義之人往往早死,而繼之而起的人大都以不仁不義著稱於歷史呢?如果說好人不長命,那麼,為什麼這句話偏偏要落到昭明太子的身上,而不是別的好人身上?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昭明太子之死導致了他後來的兒子不能被立為皇太孫,不能繼承梁朝大統。有人說,這是因為昭明太子與父親的那場墳墓事件。但我們再重新分析一下梁武帝這個人,就能明白,這只是其中一個小原因。最大的原因是昭明太子的兒子那時還小,作為並不昏庸的梁武帝來講,小孩子不足以托大任。我們說這一點,無非是想說明,昭明太子的仁義在信佛的梁武帝那裡是被認可的。昭明太子的死讓這位皇帝無所適從,他不知道自己的兒孫輩裡能否還會有第二個蕭統,他只是知道,一個優秀的接班人就這樣消失了,留給他的只是蕭統的仁義道德和文采風流。
  公元520年,梁武帝蕭衍為擴大佛教的影響,親自登台宣傳佛家教義。昭明太子也隨之信仰佛教,並讀遍了佛教經典。並且在宮內建立慧義殿,作為集會之所。他還招引一些著名僧人談佛論禪。因受儒家思想影響,太子特別喜歡與有才學的人交往,他常常和文人學士一起討論典籍,談古論今,還著書寫文章。到522年時,蕭統詩文的數量已經不少,許多文人學士都要為他編纂文集,而蕭統只命劉孝綽編定他的文集,並且讓他寫了一篇序。
  我們一談到昭明太子,就會想到《昭明文選》,這是因為這部書對後來的文人們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唐朝時就有「《文選》爛,秀才半」的說法。也就在522年,《昭明文選》開始編選,到他母親死時,足足用了五年時間。當時蕭統藏書近三萬卷,許多著名文人學士都聚集在他身邊,太子特意建造了「樂賢堂」,讓畫師把當時一些著名文人都畫出來,掛於堂中。無數的文人為他編選《昭明文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一群文人在一起,自然就會有矛盾,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弊端。蕭統卻很善於處理身邊文人學士中的矛盾。有一次,劉孝綽作為廷尉正,攜妾入官府,但卻把自己的老母親留在了原來的宅子裡。當時御史中丞到洽就參奏了劉孝綽一本。劉孝綽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弟弟,弟弟一聽有人欺負哥哥,就大筆一揮,寫了一封信,信裡列舉了到洽令人不滿的十件事,字裡行間表現了對到洽的鄙視。同時另寫一本呈奏蕭統。蕭統接到之後,看也不看,就叫人把信燒燬了。劉孝綽兄弟倆和到洽見太子如此,也就不了了之了。對文人如此,但對其他貴族,蕭統卻常常給其以難堪。蕭統喜愛山水,於是就在玄圃中建造亭館,與身邊屬員和文人學士游宴其中。有一次,他於後池泛舟,番禹侯大談此間當奏女樂,太子不答,卻吟詠左思《招隱詩》云:「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搞得這位侯爺不聲不響,臉紅耳赤,下船走了。事實上,蕭統在東宮二十年,從來就沒有畜養歌舞伎人,梁武帝曾賜給他一支太樂女伎,不久,這些人就被太子送了回來。
  昭明太子死後,其弟蕭綱被立為皇太子。事實上,蕭綱被立為太子並不是偶然的。早在大通三年(529),昭明太子的「墓地事件」不久,蕭綱就被梁武帝徵入朝。這個時候,昭明太子就跟左右說:「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見和弟弟蕭綱下棋。後來,我以班劍授之,弟弟就走了,難道這預示著我將太子之位讓與他了?」這個夢是否真的是昭明太子所做,已經沒有探討的必要。梁武帝在這個時候招蕭綱入朝,在昭明太子看來,就是要廢他而改立弟弟為太子。他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而這個不知有無的夢只不過是他把這種「認為」說給大家聽罷了。
  昭明太子死後,梁武帝卻又招其子、時任南徐州刺史的蕭歡入京,據史料載:梁武帝「欲立以為嗣」,但一個月後,又將這個孫子「遣還鎮」,而確定以蕭綱為嗣。梁武帝給出的理由是:因天下未安,擇嗣須重賢德,故效「文王捨伯邑考而立武王」。  伯邑考為周文王長子,文王以次子姬發賢而越次立嗣,是為武王。但這種情況在封建正統國家是很少出現的,但在梁朝卻出現了。正常情況來講,按照封建禮法,蕭統死後,以「世嫡孫」蕭歡為嗣,於義為順,那麼,立蕭綱為嗣就屬於「越次」之舉,梁武帝很擔心這樣做會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動,就援引周文王之例,來說明這是一個必要的非常決定。
  我們暫且不討論梁武帝立蕭綱的理由是什麼,或者如他所言,必要立一有德之人,或者如野史所云,是因為嫉恨蕭統在母親墳墓前做的好事。我們只是想說,蕭統死後,無論立誰都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因為蕭統太優秀了。從發生的事件來看,也的確如此。蕭綱雖被確立為太子,但他作為儲君的合法性問題並未就此了之。蕭統的仁德之名給他的壓力實在太大。況且,許多人也知道了墳墓事件本是別人的誣陷,他又那麼早地死去,同情他的人自然是數不勝數,更引起了許多人內心的不平。
  歷史記載:「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京師男女,奔赴宮門,號泣滿路。」現在看來,這種氣氛確實是有點不尋常,大家對他的感情比對皇帝還要深。讓蕭綱惱火的是,自己繼承太子之位從外人看來,似乎是從蕭統兒子蕭歡手中搶來的。這就更容易使許多人的不平心情變得愈發強烈。基於以上原因,儘管梁武帝為立蕭綱為皇太子之事找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朝野仍然「多以為不順」,《南史·梁武帝諸子傳》更記載為:「帝既廢嫡立庶,海內口尊口沓。」
  曾為蕭綱晉安王主簿的周弘正也特地奏記蕭綱,勸他謙讓。甚至到後來亂臣侯景叛亂的口號就是「次當支庶,宜歸正嫡」。梁朝自昭明太子死後的政局始終不穩,完全可以歸罪為昭明太子。梁武帝精力充沛,一生共有八個兒子,依次為:蕭統、蕭綜、蕭綱、蕭績、蕭續、蕭綸、蕭繹、蕭紀。這八個兒子裡除了昭明太子蕭統和三兒子蕭綱還算人以外,其他幾位都不成器。第二個兒子蕭綜生時被封為豫章王,有一天,不知道他抽什麼風,懷疑自己的爹不是梁武帝,就收拾了一下於525年逃到了魏國。梁武帝大怒,削其爵奪其封,撤除屬籍。
  昭明太子死後,自然蕭綱是太子的最佳人選,但如前所言,這樣的立嗣法違反了慣例,引起了太子諸子和蕭綱其他兄弟的不滿。大家都以為自己與蕭綱一樣有資格繼承大統,所以對蕭綱充滿了仇恨,這些人之間也充滿了仇恨。在這種矛盾交織的情況下,只要有一根導火索,就足以爆發各派力量之間的爭鬥。梁武帝八個兒子中,蕭綜以外,四子蕭績封南康王,死於529年;五子蕭續封廬陵王,死於547年。蕭續死後,存者唯太子蕭綱、六子邵陵王蕭綸、七子湘東王蕭繹、八子武陵王蕭紀四人。
  邵陵王蕭綸自幼聰慧,博學能文,但性格暴躁,喜怒不定,行為怪誕。他在任南徐州刺史期間,經常扮作雜役模樣,在市井閒逛。一次,他問一個魚販對刺史印象如何,魚販隨口答道:「是個暴虐之徒!」他哈哈笑完,抽出刀來就把魚販殺死了。本來,一個刺史殺一個魚販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可這種事情並不是只有這一次,而是很多次。對他的行為怪誕,有這樣一件事可以說明:有一次,他在街上閒逛,忽然遇到一輛喪車,不知是抽什麼風,竟搶上前去,奪過人家的孝服穿上。扮作孝子,匍匐號啕,可謂醜態百出。
  蕭統死,蕭綱立,蕭綸以為「時無豫章(蕭綜),故以次立」。這就是說,蕭綱被立為太子,在他心目中是「兄終弟及」。他的五哥蕭續一死,他覺得只要父皇和太子三兄蕭綱命不長,皇帝的寶座便是他的了。這個「博學能文」的混賬就打聽了父親的活動,然後派伏兵準備刺殺梁武帝。幸好被宦官張僧胤探知,梁武帝的一條老命才保住了。可信佛的梁武帝不忍處罰,大哭著教訓了他一番完事。但這件事以後,他並沒有放棄殺掉父親的決心。不久,他就以請罪之名向宮廷獻名酒麴阿酒一百瓶,梁武帝有了上次的教訓,不敢飲用,將酒賜給宮中宦官,飲者不久即便死去。即使如此,梁武帝也不忍處罰,只是在宮中多置衛士,嚴加守備而已。
  第七個兒子蕭繹性好矯飾,多猜忌,趁著侯景之亂,擁兵自守。景亂未平,湘州刺史河東王譽趁機起事,朝廷遂派大將王僧辯先東下討伐侯景,後再平譽。552年侯景之亂平,蕭繹即位於江陵,並擊敗與之爭位的武陵王蕭紀。555年,西魏攻陷江陵,蕭繹被殺。臨死前,他燒了自己所收藏的大量書籍。
  梁武帝的第八個兒子蕭紀更是混賬透頂,公元552年,他擁兵自稱皇帝,用黃金、白銀做成一斤重的金餅一萬個、銀餅五萬個,臨出征打仗前,他把金餅、銀餅拿給將士們看,但並不分給有功的人。他的軍隊被他哥哥蕭繹打敗潰散,梁兵追趕蕭紀。蕭紀擲一小袋金餅給追他的梁兵:我用這金餅雇你,送我去見我七哥。追兵說:我先殺了你,金餅會跑到哪裡去!那追兵手起刀落,結束了蕭紀的性命,隨手又取了那些金餅。
  從以上論述中可以知道,蕭統的死其實就是梁朝滅亡的先兆。雖然他弟弟蕭綱在品德與能力上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但畢竟這個太子之位來歷不正,引起後來的諸多內亂是意料之中的事。有時候,仔細想一想,是不是天要滅梁,才讓昭明太子死掉,才讓梁武帝的那些兒子個個豬狗不如?昭明太子的品德與能力並不是與這些傢伙比較而得出來的,就如一塊金子,無論與任何東西比較,它都是一塊金光閃閃的金子。  一位不可多得的仁義太子,在青史上所留下來的美名卻是《昭明文選》,從他的仁義上來講,是不是一種悲哀?我們記住了他的風雅,卻對他仁義的觀察幾乎於若隱若現,昭明太子在天有靈,豈不會痛哭?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