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股東長期經營能力受質疑 博智入主南山案破局

股東長期經營能力受質疑 博智入主南山案破局

拖了將近1年、經過13次的補送資料,攸關400萬保戶、近4萬名員工權益的博智中策集團入主南山人壽案,31日進行跨部會審查,經濟部次長、同時也是投資審議委員會主委黃重球宣布,由於未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金管會的許可,經出席委員討論後,未獲得通過,金管會也說明旨出,主要是在長期經營及增資能力兩項不符合審核原則;但博智仍可在收到處分書後30天內,提出訴願。

經濟部投審會31日召開委員會議,審查南山人壽的股權轉售案,對於備受質疑的博智中策集團是否為陸資,經投審會書面審查並送請國安單位及駐外單位進行海外查核結果,雖然認定不適用「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因此仍應依外國人投資之相關規定辦理。

依據外國人投資條例第7條第2項規定:「投資人申請投資於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訂定之命令而限制投資之事業,應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許可或同意。」由於人身保險業屬「僑外投資負面表列-限制僑外人投資業別項目」,但因未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金管會之許可或同意,經出席委員討論後,未獲得通過。

金管會也召開記者會說明表示,之所以不予同意,主要是在長期經營及增資能力兩項並不符合審核原則。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指出,買方有部分條件無法符合審核原則,包括買方必須有財務能力,可以因應未來增資需求,但從業者所提供的書面及股東資料,除了AIG提撥買賣價金中的3.25億美元、約折合新台幣104億元,置於為期4年的保管帳戶,做為增資準備,看不到其他實質資金挹注。

此外,從博智中策歷次所提供及補正的資料,海外信託公司信託內容無法看到完整記載海外控股架構的完整信託契約內容及目的,無法達到金管會要求的長期經營承諾。

美國國際集團AIG去(98)年10月宣布,將台灣南山人壽賣給港資博智中策集團,但因博智的部分股東具有中資色彩,加上南山員工保障以及保戶權益問題等,因而遭到各界的強烈質疑。

經濟部在今年1月12日正式受理博智併購南山的申請案後,以及進入金管會、勞委會、中央銀行、陸委會等9個單位組成的跨部會審核階段時,各主管單位都不斷要求博智及南山補正資料,總共有13次的補送資料,一直到8月4日提出最後補正資料後,投審會8月5日再轉送各審查機關,經彙總各機關最終審查意見後,終於在31日召開委員會議進行審議。

其實,除了金管會不同意博智入主南山外,勞委會對於雇傭關係部分也有表達意見。

金管會表示,將會以傳真方式告知南山人壽母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這項審查結果,也希望AIG能繼續經營南山人壽,並願積極與AIG溝通有利南山人壽未來經營發展的各項可行建議或方案。

而AIG集團也發布聲明稿對這項審查結果表示「甚為失望」,正與博智南山討論,是否要對此一決定提出行政訴願。南山人壽則強調,將盡速與AIG共同研商對各方最有利的作法,並繼續致力於公司營運及服務保戶,所有保戶的權益將不受股權交易案任何影響,請保戶放心。

南山人壽目前約有400萬保戶、3萬7000名業務員,總資產約新台幣1.73兆元,約占台灣壽險業15.32%,淨值新台幣1403億元,占台灣壽險業1/3以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