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預防癌症宣導協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幅提高存活率

預防癌症宣導協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幅提高存活率

抽血5cc FDP讓癌細胞提早現形
中華預防癌症宣導協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幅提高存活率



根據衛生署統計,惡性腫瘤28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最新統計平均每7分鐘就有一人罹患癌症,每13分鐘就有一人因癌症而死亡,發生的速度有逐年加快的趨勢,中華預防癌症宣導協會理事長許水樹表示,「癌症並不可怕,只要早期預防,早期治療,可免於癌症後期治療痛苦,更可大幅提高存活率。」

聞「癌」色變,90%以上的癌症案例在Ⅱ期以後才被發現,然而Ⅱ期後的五年存活率僅65%,相較於癌症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95%,減少三成以上!許水樹表示,一般人常忽略定期癌症檢查,加上初期癌症察覺不易,通常發現時為時已晚。中華預防癌症宣導協會,齊力呼出口號「5cc遠離癌症so easy!」,藉由口號喚起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正確癌檢觀念。

許水樹表示,市面上癌症篩檢種類繁多,一般傳統檢查如X光、超音波等,通常檢測時腫瘤約0.5cm;而進階的磁振造影(MRI)、正子攝影(PET)或高速電腦斷層造影(CT)費用上較昂貴,甚至具輻射性,根據原子能委員會資料每執行正子攝影一次輻射量等於照一百次的X光片,建議正常人每年X光照射不得超過十次,超過時反而對人體健康容易造成威脅,且此時偵測出腫瘤約增長到0.2~0.3cm,約癌症一期左右。

除了市面上的癌症檢測外,許水樹指出,近來國外新發展的腫瘤指標─FDP癌症風險檢測,獲得美國FDA核准使用、歐盟及加拿大認證,同時亦已通過衛生署之查驗登記。其應用原理是:當腫瘤細胞增生壓迫周邊的正常細胞時,周邊的結締組織受到拉扯進而產生 FDP(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纖維蛋白原裂解產物),利用檢測血液中FDP濃度,推斷上皮層癌細胞癌化程度,而上皮細胞癌幾乎囊括了九成我們熟知的癌症種類,如肝癌、乳癌、結腸直腸癌、肺癌、子宮頸癌、口腔癌、舌癌、食道癌、胃癌、胰臟癌…等。

不同於以往繁瑣的檢查流程,FDP癌症風險檢測,抽血5CC,兩週內可得知自己是否為罹癌高危險群,且準確率相較於其他腫瘤標記高許多,能更早、更準確的掌握體內細胞癌化程度,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這也是協會一直以來所宣導的方向。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