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名臣也先帖木兒
光聽這個名字就讓人感到足夠的霸氣,前兩個字是"也先",是蒙古瓦刺頂峰時代的卓越沙場領袖,曾上演過活捉明朝皇帝的好戲。後兩個字是"帖木兒",乃15世紀大遍中亞無敵手的百勝帝王。把兩位沙場牛人的名字合在一起,當做自己的名字,如此"強強聯合"的仁兄該是位怎樣的牛人,答案是:戰場草包一個。
也先帖木兒,元末名臣,其兄長就是元朝末年的名臣脫脫,說起來,這哥倆還算是元朝末年統治階層難得的名臣,哥哥脫脫當丞相期間,整肅朝綱,尊儒崇孔,編修宋史,著實做了不少好事,也讓末世元帝國迎來了其政治相對清明的一段時期。弟弟也先帖木兒也不賴,久歷監察御史的他整頓吏治,打擊貪官。幫了哥哥不少忙。可是,當時的元帝國,在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的積壓中,早已似一個膨脹的火藥桶,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終於,因不堪忍受元朝治河官吏的壓搾,數千河工在穎州起義,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點起了轟轟烈烈元末農民戰爭的燎原烈火。
戰事突起,元朝政府促不及防,久疏戰陣的元朝地方軍隊在起義軍的打擊下一觸即潰,穎州一地的起義很快演變為席捲全國的抗暴鬥爭。河南,山東,蘇北大部分地區盡成起義軍的勢力範圍。元朝連續派去鎮壓的幾支部隊相繼被起義軍全殲,事以至此,脫脫倒是很有大政治家的氣魄,打算集中全國精銳兵力,畢其功與一役,徹底消滅起義軍。想法確是不賴,可選將卻選錯了人,也先貼木兒順理成章的成了平亂的總指揮,總督元帝國精銳部隊,浩浩蕩蕩殺奔中原。雖說打虎親兄弟這話沒錯,可關鍵問題是這兄弟得有打虎的本事。也先貼木兒反腐敗工作搞的不錯,上陣殺敵就不是強項了。
戰鬥在河南打響了,也先貼木兒運氣不錯,他身邊的先鋒大將鞏不班是個能打的狠角色,連戰連捷,接連收復上蔡等重鎮。誰料農民軍趁夜打了次斬首行動,殺掉鞏不班,嚇的也先貼木兒拔腿就跑,接連後退幾十里,連辛苦打下的城池都放棄了。如果元朝政府因此敗臨陣換將,估計損失還不大,可是脫脫賭博似的把寶押在了弟弟身上,又加派幾十萬大軍增援,至此,也先貼木兒手握元朝三十萬精銳部隊,幾乎已把元帝國的安危繫於一身了。不過此後,戰爭史上最搞笑的一幕發生了,這位肩負平叛重任的大元帥因忌憚前此失敗,帶兵跑到沙河就不敢走了。
不走就不走吧,或許還能以靜制動,找出破敵的良策來,可這位大將既沒見有什麼運籌帷幄的具體行動,反而天天在帳篷裡搞起了封建迷信活動,整天求神問卜,把勝負的希望寄托在神靈的指示上。整整一個月,三十萬蒙古軍不打不撤又不走,成天裡看主帥燒香拜佛跳大神,搞起了中國戰爭史上最啼笑皆非的靜坐戰爭。
如此下來,兵疲人乏,士氣低落,神靈的指示沒等到,起義軍先行動起來了,某日夜裡,起義軍搞了次夜襲活動,估計也就是個試探性進攻,三十萬元軍當場炸了營。也先貼木兒蠢材一個,以為是發生了軍變,二話不說拔馬就逃,跑的比南宋長腿將軍笵文虎還快。三十萬元軍不明就裡,自相踐踏攻殺,至天亮時已經潰散的一個不剩,最後也先貼木兒帶回來的只有一萬殘兵,一次深夜炸營便報銷了二十九萬大軍,實為中國戰爭史上的不二奇跡。
如此赫赫奇功,正是由也先貼木兒這位奇將締造。兵敗後,雖然也先貼木兒在哥哥脫脫的袒護下逃過了懲罰,但元政府卻虧大了,也先貼木兒損失的三十萬大軍,是集中了元朝中央直屬最精銳的部隊,包括阿速軍等王牌軍,可稱是最厚實的老班底,皆在沙河之戰中一次性賠光。自此以後,雖說也先帖木兒的哥哥脫脫親自出馬,鎮壓起義軍,一度連戰連捷,卻也不得不倚重於蒙古貴族的私家軍隊和中原地主團練武裝,元朝中央政府已經漸漸被架空了,至脫脫被元朝皇帝冤殺後,失去了中央強臣控制的元朝地方勢力紛紛擁兵自立,起義軍沒平掉,元朝倒多了一大批尾大不掉的土軍閥,搞笑的是,到朱元璋舉兵北伐時,元朝的地方軍閥們卻還在相互攻戰不休,直接導致了明朝兵不血刃攻陷元大都的結局。說起來,元朝之敗亡,正是由沙河之戰這個人為締造的奇特戰役所肇始。至於也先貼木兒,在脫脫遭陷害罷官後隨兄長流放到雲南,他的後代,恐怕今天還在滇南某地的湖光山色裡唱山歌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