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漢匈河南之戰

漢匈河南之戰

  西漢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左賢王部進犯上谷、漁陽。漢材官將軍韓安國率700人出戰,負傷敗陣,退守壁壘不出,匈奴騎兵擄掠千餘人及牲畜而去。是時虜言當入東方,漢武帝劉徹命韓安國部向東移駐右北平,以阻擋匈奴向東方深入,同時決定採取胡騎東進、漢騎西擊的作戰方針,令車騎將軍衛青、將軍李息急速出兵雲中,突襲匈奴防守薄弱的河南地。衛青、李息率部出塞後,從雲中向西大迂迴包抄,突然掩襲匈奴白羊王、樓煩王並一舉擊潰之。是役,漢軍殲敵數千人,俘獲伏聽者3071人及牛羊百餘萬頭,收復了河南地全部土地,穿行千餘里到達隴西,全甲兵而還。漢匈河南之戰是漢匈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得益於河南地的收復,西漢王朝的北部邊防線北推至黃河沿岸。役後,漢武帝在河南地置五原郡與朔方郡,並聽從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議,修築朔方城,並招募十萬內地居民至朔方實邊。昔日匈奴刺向漢朝後背的利刃,迅速轉變為漢軍指向匈奴前胸的長戟。
  漢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匈奴襲擾上谷、漁陽(治今北京密雲西南)。漢武帝任命韓安國為材官將軍,駐守漁陽,加強東方防禦。
  漢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匈奴兵分三路,突破長城關塞,大舉進犯。左路2萬餘騎攻至遼西,殺遼西太守,略邊民2000餘人;中路殺入漁陽,擊敗漁陽太守軍千餘人,尋又敗韓安國軍千餘騎,幾近殲滅;右路進入雁門,殺略千餘人。漢武帝急命衛青率3萬精騎出雁門,李息率兵一部出代郡,迎擊匈奴騎兵。衛青斬首虜數千,挫敗匈奴攻勢。
  元朔二年春,匈奴左賢王部進犯上谷、漁陽。韓安國率700人出戰,負傷敗陣,退守壁壘不出,匈奴騎兵擄掠千餘人及牲畜而去。是時虜言當入東方,漢武帝劉徹命韓安國部向東移駐右北平(治平剛,今遼寧凌源西南),以阻擋匈奴向東方深入,同時決定採取胡騎東進、漢騎西擊的作戰方針,令車騎將軍衛青、將軍李息急速出兵雲中(治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突襲匈奴防守薄弱的河南地。
  衛青、李息率部出塞後,從雲中向西大迂迴。兩部先沿黃河北岸(左岸)西進,在秦長城的掩蔽之下迅速推進至高闕塞(今內蒙古杭錦後旗黃河西北),切斷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樓煩二王與匈奴腹地的聯繫。然後南下,完成對河套及其以南地區的迂迴包抄,突然掩襲匈奴白羊王、樓煩王,並一舉擊潰之。匈奴二王率少數親兵逃遁。漢軍殲敵數千人,俘獲伏聽者3071人及牛羊百餘萬頭,收復了河南地全部土地,穿行千餘里到達隴西,全甲兵而還。
  漢匈河南之戰,雙方投入的兵力不多,規模亦不為大,但它在漢匈戰爭史上卻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西漢王朝收復河南地,使得漢朝的北部邊防線更往北推移至黃河沿岸,為長安增添一道屏障,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匈奴對關中地區的直接威脅,這不僅僅有利於京都地區的繁榮與發展,而且也有利於西漢王朝在全國統治的加強。
  戰後,漢武帝下令在河南地設置武原郡(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與朔方郡(治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南)。中大夫主父偃上書,」盛言朔方地肥饒,外阻河,蒙恬築城以逐匈奴,內省轉輸戍漕,廣中國,滅胡之本也。「漢武帝便停止正在進行的通西南的築路工程,」興十餘萬人築衛朔方(城)「,又招募內地居民10萬至朔方實邊,並修繕秦代的舊長城及沿河要塞,把河南地建成一個可以向東、西、北三面出擊匈奴的軍事基地。昔日匈奴刺向漢朝背後的利刃,於是迅速轉變為漢軍指向匈奴前胸的長戟。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