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三餐呷外面挑食高兩成

三餐呷外面挑食高兩成

超過半數的父母,三餐都購買外食,僅有17%的父母會每天在家為孩子做餐點。董氏基金會昨日表示,孩童若常外食,則偏食挑食機率更會比常在家吃飯的孩子高出兩成。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常吃外食的孩子,約有五成五(55.15%)會有偏食或挑食習慣;大多在家吃父母製備餐點的孩子,偏食或挑食比例則約佔三成五(35.09%),減少近兩成;進一步實際參與餐點製作過程的孩子,常偏食或挑食的比例會更低(20.27%),約佔兩成。


許多雙薪家庭的孩子外食機率更高,調查發現,八成國小學童自行購買外食時,最愛選擇「泡麵」,其次為鹽酥雞、滷味,這些食物大多高油、高糖、高鹽,並含有大量調味料,常吃容易造成孩子偏好重口味食物,進而產生偏食挑食的行為,如:不愛吃疏果、不喝奶類…等;孩子若攝取過多的鈉,也容易對腎臟造成負擔。


調查發現,有超過84.3%學童每天吃不到一碗青菜,且僅有7.3%學童達到衛生署建議的每天攝取1.5份乳製品。許主任表示,研究發現,營養課程會改善孩子的飲食習慣,影響孩子願意主動吃下更多的全穀和蔬菜,若進一步讓孩子實際參與烹調,效果會更好;且有近六成孩子會覺得自己煮的食物會變得更好吃。


且,孩子接受新食物至少需接觸嚐試十次以上,幫忙做菜是讓孩子嘗試接觸新食物的第一步,也是很好的生活教育,從買菜、整理食材到烹煮的過程,孩子可以多接觸、熟悉食材,進而產生親切感,願意嘗試更多元的食物種類,甚至是原本抗拒的特定食物,改善偏食、挑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