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引發陰虛痰熱多用滋陰清熱方改善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對於放射治療引發的口腔炎,高雄榮總傳統醫學中心主任吳景崇指出,給予金銀花、土茯苓,淡竹葉等中藥材,有助改善不適。
尤其很多患者在放射治療後出現陰虛痰熱證型,大都可見痰少、口燥咽乾,感到煩熱且顴部紅,舌紅少苔,脈細數。吳景崇醫師表示,臨床多以蘆竹根、生地、沙參、石斛、天花粉、玉竹,麥門冬等滋陰清熱的藥材或相關處方改善患者的不適。
對於放射性口腔炎,吳景崇醫師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適度使用清熱藥材,例如土茯苓,淡竹葉,金銀花等,配合個別化的處方,可以改善放、化療後的黏膜損傷及不適,達到減少發炎的效果。
醫師表示,放射性口腔炎在中醫多歸類為陰虛內熱的表現,患者多感到體力差、黏膜潰瘍、發熱,通常並非感染問題造成的實火,因此不單純投予瀉實火的中藥,而是給予滋陰藥,補充津液同時除熱。
而一般民眾也可能因為作息不正常、偏食、壓力或輕微黏膜傷口感染造成的口腔潰瘍,有部分潰瘍與腫瘤或相關治療副作用有關,很多人都會選擇清熱解毒的茶飲或藥品來改善。
口腔潰瘍看似單純,背後可能的原因不少,除了少數的腫瘤、放化療或免疫問題;多數是因作息、壓力、營養不均、外力造成的小傷口感染等一般的發病因素,有時輕微的感染發炎不免造成局部紅腫、熱痛,用藥前仍須先諮詢醫師。
放療後如果有局部發炎、口乾舌燥的現象可以清熱、滋陰中藥輔助改善。吳景崇指出,例如北沙參、麥冬,天花粉等均可搭配處方,改善虛熱、乾燥的不適。
吳景崇指出,放療後的發炎可藉中醫清熱滋陰方式改善,有些民眾則會自行使用苦寒藥材,但患者如明顯無熱象,不適合服用太多苦寒藥。
放化療雖能殺死腫瘤細胞,並且降低其復發的機率;但是在過程中,卻往往也無可避免會造成正常組織的損傷,而出現如口舌乾燥等症狀。
有些患者治療後常感喉嚨乾癢,少痰卻咳個不停,醫師表示,經辨證後給予中藥後,病情迅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