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周文王訪賢

周文王訪賢

  某日周文王出外訪賢,途經到一所村莊,覺得肚子飢餓,口中發渴,實在難忍,就坐在大樹下休息。正巧,一位農婦,手提一瓦罐稀麵糊糊,從這裡路過。文王連忙問農婦道:「大嫂手提稀飯,去哪裡呀?」農婦告訴文王:「丈夫在田間勞動,時已過午,去給他送飯充飢解渴。」。
  文王又饑又渴,見了瓦罐裡的稀麵糊糊,肚子「咕咕」叫得更厲害了,嘴裡不覺流了饞涎。他請求農婦,讓些給他充飢解渴。農婦把手裡的瓦罐遞給他。文王飢不擇食,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頓時精神爽快,口中餘味無窮,覺得比皇宮裡的山珍海味還要香甜可口。
  他謝了農婦,問道:「大嫂,這稀麵糊糊是什麼糧食做的?這麼好吃。」
  農婦告訴他:「春荒三月,青黃不接,只有芒麥成熟得早,用它救急,搭救性命。」文王點點頭稱讚芒麥的功勞最大,說它在所有的麥子中,應該占首位,以後就改名大麥。
  正在田間勞動的丈夫,見日頭偏西,妻子還不送飯來,就丟下手中的農活,回家吃飯。走到半路上,老遠看見妻子與一個過路客人說話,隨後妻子又從客人手中接過瓦罐,轉身回去了。丈夫便以為妻子行為不端正,氣得火冒三丈,追趕上去,抓住就打。
  文王看在眼裡,心裡很是過意不去。想上前去辯白幾句,又不知從向說起。丈夫發完脾氣,到田間去了,農婦回家重新為丈夫做飯。這時,文王尾隨上農婦,抱歉地說:「是我不該吃了你丈夫的飯食,害你遭了打罵。」
  這農婦很會說話,她說:「客人莫見怪,我丈夫不是小氣人,他怪我有失禮貌,沒有把客人請到家裡去招待,才打了我的。」
  聽了農婦的話,文王思忖道:「我專程四下裡訪問賢德人,眼前的農婦和她丈夫不就很賢德嗎?」文王便解下一根玉帶,遞給農婦說:「大嫂今後若遇急難,就拿上這根帶子到京城去找大王,他會幫你解危的。」說完揚長去了。
  文王回到京城,想起路途吃的大麥麵糊,很香甜。就吩咐御廚師做給他吃。他吃了幾口,覺得味道又苦又澀,淡而無味,遠遠不及路途上那農婦做的好吃。
  一連三年過去了。那位農婦的家鄉遭了天災,實在無法謀生度日,才想起吃大麥麵糊的客人留下的一根玉帶來。夫妻便帶上它,沿途討米要飯,去京城找大王。
  到了京城,文王召見了他們夫婦,安置在皇宮住下,並當著滿朝文武官員封夫妻倆為「賢德人」。
  一日,文王又想起那頓大麥稀麵糊糊來,傳旨農婦為他做。農婦做了大麥稀麵糊,端給文王。文王嘗了幾口,很不好吃。問農婦是什麼原因?農婦告訴文王說:「饑時糠也甜,飽時肉也嫌。」文王聽後拍案稱好,說:「賢德人使我明白了一個重要道理:飽時不忘饑時苦,富貴常記貧賤寒。」
  周文王不僅僅只聽取這夫妻倆的忠言,他還廣招天下賢德人,並且重用他們。文王把這種美德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從而使周朝江山穩坐八百年。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