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研發中的Suffren級核攻擊潛艦。巴西核潛艦的排水量僅Suffren級的一半,有相當比率的技術得自法國。
據美國《防務新聞》在二月一日的報導,儘管遭遇嚴重的金融危機,巴西還是重新啓動了自己的核潛艦專案,試圖成爲世界第七個擁有核潛艦的國家,同時獲得拉丁美洲第一海軍強國的地位。
文/羅山愛 圖/DCNS、Kevin
DCNS造船局已同意對巴西核潛艦的非核部分設計和建造提供支援,而擁有拉丁美洲最高核科研能力的阿根廷,則願意與巴西分享潛艦用核反應爐的技術。實際上,充滿「國際主義」色彩的巴西核潛艦將開闢二十一世紀軍事技術合作的新樣式。
保衛海上油田?
與前六個謀求核潛艦的國家不同,巴西引進核潛艦的理由似乎簡單得出奇,那就是保衛遠離海岸線的大洋油田。二○○七年十一月八日,巴西國營石油公司宣佈在大西洋外海發現一處龐大的新油田,巴西石油蘊藏量有望因此提高百分之四十。成爲全球十大產油國之一。不過,這處油田遠在巴西重要海港里約熱內盧以南二百八十六公里的二千一百四十公尺海洋深處,巴西海軍現有艦艇無法確保長時間巡邏該海域,使巴西的權益難以得到即時保障。
一周後,巴西國防部長內爾松˙若賓(Nelson Jobim)宣佈,巴西將撥款新建新式核潛艦,以確保新發現的油田不被他國覬覦。二○○八年八月二十九日,若賓再次對外宣佈,巴西將斥資一.六億美元,在二○○九年開始研製第一艘核動力潛艦,預計二○二○年完工下水。
誰來提供技術?
其實巴西早在三十年前就想發展核潛艦。一九七九年,巴西啓動了包括攻擊核潛艦專案(SNAC-Ⅱ)在內的「馬里尼亞」核計劃,後因預算和美國外交壓力等原因,該專案遭擱置。但在德國幫助下,巴西建造了五艘圖皮級(Tupi)柴電潛艦(二○九級潛艦的巴西版),使巴西具備獨立建造潛艦的工業基礎。
在巴西官員公開宣佈重啓核潛艦計劃前,二○○八年二月二十二日,阿根廷總統基什內爾(Nestor Kirchner)和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簽署了一份相互借鑒原子技術知識協定,該協定規定巴阿兩國成立一家共同的鈾濃縮公司,以建造為兩國服務、提供動力的核反應爐。阿根廷是首個具備核能力的南美國家,現有兩座核工廠,並有相當成熟的核技術可供出口,而巴西是世界第六大鈾礦存儲國,雙方的合作無疑確保了巴西核潛艦專案的成功。二○○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巴西國防部長內爾松˙若賓曾透露,阿根廷和巴西的核專家已在距聖保羅約一百二十公里的阿拉馬(ARAMAR)科研中心,對未來核潛艦上使用的低功率壓水反應爐(PWR)的主要概念性設備進行測試,期間主要測試了一回路(即反應爐容器及其內部系統,如穩壓器、冷卻泵、蒸汽發生器等)。據悉,二回路主要設備的製造工作也已完成,其中包括四台汽輪發電機、二台連體主凝氣器、四台冷凝水抽氣泵和四台給水泵。因此,巴西核潛艦的「心臟」—反應爐研製進展正常。
另一方面,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巴西與法國簽訂了一份價值一百二十億美元的合約,交易包括巴西購買四艘法國鮋魚級柴電潛艦,以及法國DCNS造船局向巴西提供核潛艦建造服務。法國工程師將向巴方轉移核潛艦的艇殼、武器、指揮系統的技術專利,並幫助巴西在里約熱內盧附近建造專門的核潛艦基地。事實上,巴西建造核潛艦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技術阻礙,目前主要問題倒是研製經費是否充足,因爲巴西國防部長內爾松˙若賓在二○○八年底所說的一.六億美元經費,對於核潛艦專案實在太少。
性能中規中矩
目前,巴西海軍只在二○○八年歐洲海事展上披露過概略的未來核潛艦模型和示意圖。從已披露的情報分析,巴西發展的是一種袖珍型核潛艦,噸位與中型柴電潛艦相當,水面排水量大約在二千八百至三千五百噸,與其他核潛艦擁有國不在一個檔次上。
巴西核潛艦將採用阿根廷與巴西聯合設計的壓水型核反應爐,使用的核燃料將是低濃度鈾,濃度約在百分之九至百分之十五,而美國維吉尼亞級核潛艦使用的鈾燃料棒濃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五。重要的是,巴西核潛艦的反應爐不僅噪音小,能夠自動控制,而且性能可靠。
據巴西海軍透露,新核潛艦在建造過程中將大量採用了電子技術、電腦技術和氣動工藝。爲了使其噪音不超過水下的自然聲音(在○級海象下),核潛艦在研製時會考慮了一系列工藝問題。巴西工程師將在未來核潛艦上大量使用滑動軸承,以取代滾動軸承,艦上所有會産生噪音的機械裝置都通過吸音和減震墊片固定到艇體上,發動機和迴圈泵、所有管路和電纜都用由彈性元件製成的減震襯套包住。採用上述方法後,巴西核潛艦的噪音能降至現役圖皮級柴電潛艦的百分之三十。
在武器方面,巴西核潛艦的艦艏將裝有八具五三三公厘魚雷發射管,可發射魚雷和飛彈。目前候選的魚雷主要是法製L-5反潛/反艦魚雷,採用主/被動尋標,三十五節時射程九.五公里,戰鬥部重一百五十公斤,航深五百五十公尺。核潛艦還能攜帶潛射反艦飛彈,將選用國產瓜拉米式飛彈,該飛彈算是美製魚叉飛彈的巴西版,掠海飛行速度爲○.九馬赫,射程達到八十公里,戰鬥部重一百六十五公斤,儘管技術指標不如魚叉,但其威力足以讓巴西海軍滿意。
(本文為部分節錄,完整內容請見《亞太防務》雜誌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