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格斯堡同盟
奧格斯堡同盟是反對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歐洲諸國在1686年7月9日在德國奧格斯堡建立。1689年後改稱「大同盟」,奧格斯堡同盟反而變成非正式名稱;同盟前後維持了24年。
1689年英國在光榮革命後加入同盟,奧格斯堡同盟改稱「大同盟」,此時與法國發生激烈的大同盟戰爭(1688~1697年,又稱「九年戰爭」),雖未能戰勝法國陸軍,但一定程度上維持住歐洲的勢力均衡。1701年因為西班牙繼承問題,「大同盟」重新組成,與法國和西班牙發生更激烈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4)。
這次參加大同盟的國家比1686年的同盟要少了許多,瑞典和薩克森因為在大北方戰爭(1700~1721)中拚死對打,沒有參加大同盟;巴伐利亞因為在1699年和奧地利皇帝鬧翻,反而成為法國的盟軍;薩伏依和葡萄牙在1700~1702年底,原本也是法國的盟友,但是因為法國與西班牙的海軍在1702年10月的維哥灣海戰中,被英荷海軍徹底消滅,所以高度依賴海貿的薩、葡二國,就在1703年先後倒戈加入大同盟,這使得戰局逐漸有利於反法同盟,最後成功挫敗路易十四的霸權與野心。
1713~1714年中,隨著烏得勒支和約等條約的簽訂,路易十四承認戰敗並退還大部分的佔地、讓出大量商貿利權,同時就地承認反法同盟對西班牙領土的佔領為合法(但是西班牙不承認部分領土的割讓),因此結束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大同盟也在1714年最終解散,總計從1686~1714年中,大同盟一共維持約24年的時間。
在法荷戰爭結束後,歐洲各大強國都對法國擴張野心,感到十分的不安,它們生怕法國擴張的下一個目標會是自己,所以,這些歐洲的大小國家,在德意志的奧格斯堡聚會,聲討法國的擴張,這裡面既有荷蘭、瑞典、勃蘭登堡這樣的新教國家,也有像與法國同樣的信仰天主教國家,如奧地利、巴伐利亞它們共同組成了以此來遏製法國的擴張野心,英國在光榮革命後,荷蘭執政威廉入主英國,成為英王威廉三世,這樣就形成了英荷合力抗法的局面,因而,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奧格斯堡同盟的領袖,而奧地利此時在奧土戰爭中進展順利,隨時可以把自己軍隊的主力,從東線調往西線,以此對法國構成戰略威脅,面對如此險惡的局勢,法王路易十四決定在奧地利軍隊沒有從東線調往西線之前,首先擊敗奧地利,然後,再集中兵力來對付英荷西三國,大同盟戰爭開始。
法軍首先入侵巴拉丁,而奧地利馬上迎戰,奧軍在頂住,開展初期的混亂和失敗之後,終於把戰局穩定了下來,使得法王路易十四、在戰前所指定的作戰計劃徹底破產,在海上,法國海軍根本不是英荷聯合艦隊的對手,所以,戰爭雙方經過9年的苦戰,誰也沒有辦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且,在這時交戰國雙方的內部,人民都有了強烈的反戰情緒,托利黨的紳士們和阿姆斯特丹的市民們,都因為戰爭所帶來的繁重的雜稅,使得他們要求自己的政府,立即結束這場勞民傷財的戰爭,再加上,法國這時也發生了嚴重的饑荒,所以,法國也無力再戰,最後,交戰雙方簽署了裡斯維克條約,這份條約的具體內容如下,法國從梅賴根條約之後,所奪取的西班牙領土,要歸還給西班牙。由荷蘭軍隊駐守西屬尼德蘭的要塞。英國艦隊獲得了深入地中海的權利。法國並承認了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後的政權為合法政權。
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告訴我們一個不變的真理,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味的追求霸權,必然會導致這個國家衰落,法國經過亨利四世和黎世留的治理下,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並在三十年戰爭之後,成為了歐洲新的霸主,但是到了17世紀後期,法國的封建制度,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得法國生產力逐漸落後於新興的資產階級的英國和荷蘭,這使得法國失去原有的優勢,再加上,路易十四發動了年年的對外擴張戰爭,使得法國空虛和社會日益尖銳化,為百年之後所爆發的法國大革命,買下了禍根。所以,筆者認為,一個國家要想稱霸世界,不能光憑強大的武力,而是,要靠文化霸權和金融霸權的取得,才能取得長久而人穩固的世界霸權,否則的話,就會像成吉思汗帝國和拿破侖帝國一樣,只是曇花一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