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王世充作秀與萬曆怠政的啟示

王世充作秀與萬曆怠政的啟示

  隋末大起義時期,天下紛爭,群雄逐鹿。原隋室舊臣王世充佔據東都洛陽,自立為帝,成為重要的一方勢力。王世充稱帝后,讓人在皇宮門前等處都設立了臨時辦公場所,自己則來往各處、坐無常所,親自受理章表;同時要求西朝堂辦理冤獄,東朝堂接受直諫;此外,他本人還不時輕騎簡裝出宮巡視,並下令不得清道,百姓但避路而已。王世充還向洛陽百姓發表演講:「從前天子深居九重,民間疾苦無由得知。我非貪戀寶位,實欲救恤時危。... ...我擔心你們進宮有所限制,特意在宮門外設坐聽朝,就是為了方便大家申訴其情啊!」。
  面對王世充這一系列「組合拳」和言語,洛陽百姓想必當時都是額手相慶、奔走相告。總之,一時間獻策上書者日有百數。可惜,這些書策呈上去後杳無音訊,從不見反饋。更要命的是,沒過幾天,王世充便不勝其煩,從此再不出宮了。王世充的表現,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作秀」。作秀也就是表演,王世充虎頭蛇尾終歸現出原形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導致這種有始無終現象的,不只是作秀,還有其他情形。
  萬曆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去世,20歲的萬曆正式親政。應當說,在最初的幾年,年輕的萬曆還稱得上兢兢業業、恪職盡守。如萬曆十二年八月至十三年五月京師大旱,萬曆決定親自祭天祈雨。祈雨當天,萬曆親率百官步行十餘里來到天壇,經過一番冗長而繁複的祈雨儀式後,萬曆又不顧勞頓,堅決拒絕乘輦,再次頂著烈日步行回宮。尤其是,為了表示祈雨的虔誠,萬曆特意要求免除清道,破例讓沿途百姓爭相一睹天顏。此情此景,令群臣百姓無限感動,不少人甚至潸然淚下。孰料,從萬曆十四年以後,萬曆就開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嚴重怠政行為,並創下了30年不上朝的驚人紀錄。萬曆的怠政,使明王朝中央政府幾乎陷於癱瘓,從此回天無力,以致《明史·神宗本紀》中毫不客氣地指出,「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後人在分析萬曆怠政的原因時,不辭辛苦地為他尋找了許多理由。對萬曆怠政前的巨大反差,也不能簡單認為其與王世充一樣不過是作秀。原因或許只在於,萬曆的怠政,其實就是一種超乎常理、缺乏恆心的懶惰行為的極致表現罷了。
  春秋時期,晉靈公荒淫無道,晉國大夫士季進諫,晉靈公回答:「吾知所過矣,將改之。」士季說道:「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自《詩經》,意思是世間萬事多由善始,卻少有善終。事實也應驗了士季的忠告與預言,晉靈公嘴上說改正,實際上仍然我行我素,最終身死人手,為後世恥笑。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簡短8個字,揭示了一個樸素而又深邃的道理,即事貴有恆,但要做到這一個「恆」字,卻是千難萬難!從開始的躊躇滿志,到後來的心灰意冷,到結果的半途而廢,這樣的人和事我們還見得少嗎?從王世充與萬曆的例子可以看出,導致這種現象有兩個原因,一是作秀,二是惰性。這些情形即使在今天,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