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將王忠嗣
開元時代是唐朝的又一盛世,中國的文治武功在這一年代幾乎達到了頂峰,而王忠嗣就是這一時期傑出將領的代表。
王將軍祖上同樣為世族家庭,初唐著名詩人王維即為王將軍先祖,其家族人物也多為文官為主。這一點與裴行儉將軍家族多有不同。然而王將軍卻可算是其家族的一個特例。自小其父親就希望其舞文弄墨,做一個文官,誰想王將軍卻酷愛軍事,成為大唐一代將星。
王忠嗣九歲喪父,其父王海賓戰死在反擊吐蕃入侵的松州保衛戰中,被追贈為左金伍大將軍。在其葬禮上,唐玄宗遇見了時年九歲的王忠嗣,甚為喜愛,稱讚說此子有冠軍侯之貌。並接進宮來陪太子讀書。自此平步青雲,但也許是因為幼年的家門不幸,王將軍養成了謙遜謹慎的性格,因此深得皇帝喜愛。
王將軍初出茅廬的第一戰是開元十八年的玉川戰役,此戰前王將軍偵察得知吐蕃大讚普正在玉川檢閱軍隊,於是率300騎兵星夜出擊,結果斬首千人,俘獲牛羊萬頭,俘虜4000多人,吐蕃贊普倉皇逃走。此戰堪比霍去病800騎兵夜襲匈奴之戰,而此時的王將軍也與霍去病一樣,只有18歲。可謂是少年英雄。而王將軍第一次指揮的大規模軍團做戰則是開元二十六年的北伐契丹之戰,自武則天征討契丹失敗以來,契丹勢力日益強大,大有和唐朝分庭抗禮之勢,唐朝五次北伐皆敗,武則天還曾下令征全國囚犯組成軍隊討伐契丹,依然是勞而無功。王將軍率十萬騎兵,北出雁門,與契丹在桑乾河進行會戰,三戰三捷,打的奚契丹聯軍全軍覆沒,契丹可汗只以身逃,不久被部下殺死,契丹36部盡數投唐,從此幾十年不敢作亂,從此唐朝威行漠北。
此後,王將軍擔任隴右節度史,身處抗擊吐蕃的最前線。天寶元年,王將軍集中優勢兵力發動了對吐蕃的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北線主力,接著乘勝追擊,在積石會戰中將吐蕃殘部全殲。並俘虜了8000依附吐蕃的吐谷渾軍。這是一次懲罰性的自衛還擊戰,吐蕃在青海甘肅交界處設置的堡壘幾乎被全部摧毀,死傷數萬人,兩個王子戰死,重要戰略盟友吐谷渾降唐。此戰是對吐蕃的沉重打擊,自此,吐蕃在青海地帶對唐朝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其對河西地帶的威脅已基本解除。之後,王將軍行軍千里增援小勃隸,擊敗吐蕃大食聯軍,並在此戰中大膽提拔了當時還是青年將領的李光弼、郭子儀,後雖小勃隸再次叛亂,但大食懾於唐軍軍威再不敢出兵。王將軍戍守邊境幾十年,有力的拱衛了大唐的安全。
可惜,這樣的一代名將,最終卻被唐玄宗罷黜,有人說是因為他捲入了唐玄宗的立嗣風波,他的悲劇,是因為他的軍事思想與唐玄宗發生了衝突。唐玄宗晚年好大喜功,希望開疆拓土。邊境將領也都因邊功而得以提拔。但王將軍卻是少有的清醒者,他堅持認為戰爭的目的是保衛國家的平安,每次戰爭的結果都必須給國家帶來切實的利益。因此要反對無意義的戰爭,反對窮兵黷武。唐朝打石堡城,征伐南詔,王將軍都堅決反對,最後的結果也不幸為其言中。王將軍被罷黜後,唐朝邊將連年征伐,虛耗國力,並導致節度使用兵自重,最終引發了安史之亂的悲劇。而王將軍當年的部將郭子儀等人,則投身於平叛戰爭裡,為平定安史之亂立下汗馬功勞。
王忠嗣(706~750),初名訓,祖籍山西太原祁縣,後移居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父王海賓以驍勇聞名,官至太子右衛率、豐安軍使。王忠嗣九歲時,王海賓戰死於吐蕃松州保衛戰中,追贈為左金伍大將軍。忠嗣接入宮中撫養,玄宗收為假子,賜名忠嗣,常與忠王李亨一起遊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論兵法,他「應對縱橫,皆出意表」。
開元十八年(730),出任兵馬使,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征。開元十八年在玉川戰役中以三百輕騎偷襲吐蕃,斬敵數千,吐蕃贊普倉皇逃走。後接替王侄擔任隴右節度使。開元二十六年北伐契丹,率十萬騎兵,北出雁門,於桑乾河三戰三捷,奚、契丹聯軍全軍覆沒。天寶初年,大敗突厥葉護部落,取烏蘇米施可汗首級至長安。745年封清源縣公。天寶六年(747),兼任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佩四將印,控制萬里,勁兵重鎮,皆歸掌握,自國初已來,未之有也。」
天寶元年,對吐蕃的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北線主力,吐蕃死傷數萬人,兩王子陣亡。吐谷渾降唐。玄宗晚年好大喜功。天寶六年(747),令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今青海西寧市西南)。王忠嗣奏稱,石堡形勢險固,不宜輕舉妄動,以數萬之眾爭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敵,不得亦無害於國,上言切諫。玄宗不聽,王忠嗣只得出兵,結果大敗而回。宰相李林甫對王忠嗣嫉恨,誣陷王忠嗣「欲奉太子」。帝以哥舒翰代王忠嗣為隴右節度使,對忠嗣嚴加審訊,打算處以極刑。哥舒翰極言王忠嗣無罪,請求用自己的官爵來贖王忠嗣的罪,玄宗不聽,走入內宮,哥舒翰一路追隨,言詞慷慨,聲淚俱下,玄宗深受感動,遂貶忠嗣為漢陽(今湖北)太守,一年後抑鬱以終,年僅四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