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小湯圓

小湯圓

小湯圓

台灣人,早年是不吃小湯圓的;傳說後來為了警惕後人,才有了這個習俗。

早在高雄還叫做打狗的時候,在高雄西北方有一座半屏山;每天到了下午,都會有一位盲翁,在山下賣湯圓。

由於老翁眼睛已經瞎了,沒辦法為客人盛湯圓;就由客人自己隨意,拿碗裝湯圓來吃;然後再以碗論價──一錢可以吃一碗,兩錢就可以吃兩碗;花了三錢,為了防止客人多吃,乾脆就隨便客人吃,一直吃到飽為止。

所以,來這兒吃湯圓的人,都是花三錢拼命得吃;老翁因此生意非常的好,經常到了黃昏就要收攤。

而且每次清鍋時,鍋底裡總是只剩下,一個半顆的湯圓沒有人吃。

這樣子過了三年,有一天有一個小孩來吃湯圓,發覺到這半顆湯圓;由於樣子小小的,感覺挺可愛的,就舀起來吃掉。

小孩回到家後,沒有想到就鬧肚子痛,痛得「哎哎」叫。

孩子的父親知道了就很生氣,於是找到了這位賣湯圓的盲翁理論;要求他要負責醫好孩子,否則就要告到官府裡。

盲翁聽了,「唉……」嘆了口氣;就抱起孩子,放在自己腿上;讓他臉朝下,輕拍他的背部一下。

「噗!」一聲,小湯圓從小孩嘴巴蹦出來;掉在盲翁的手中,瞬間化成白色霧氣不見了。

小孩因此不再喊肚子痛了,圍睹群眾都看得目瞪口呆;盲翁也開口說:「我以為找到了不貪心的人。」。

他才說完後,頭頂上就湧出白色的祥瑞真氣,覆蓋了全身後就消失了;只有在他站過的地方,留著:「世上無一不貪人」七個字。

在場每一個人,大部分都向盲翁買過湯圓來吃;看了這幕景後,知道他是神仙後,又留下這樣罵人的七個字,都深深感到很慚愧。

所以,每年元宵、冬至,以及 農曆六月十五日 等,有吃湯圓的習俗裡;台灣人總會搓些小湯圓來吃,警惕自己不要太貪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