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曹操是如何變成花臉奸臣的?

曹操是如何變成花臉奸臣的?

  我們講到曹操,很容易就聯想到《三國志演義》,更而想到戲台上那一位花臉的奸臣。其實曹操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的確曹操在歷史上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出生在一個宦官家庭,少有大志,在鎮壓黃巾起義的戰爭中嶄露頭角,並逐步擴大了軍事力量,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打敗豪強割據勢力袁紹、袁術、呂布等,逐步統一了中國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他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退回北方,同蜀、吳成鼎足之勢。曹操還在北方屯田並興修水利,對農業生產起了一定作用。曹操用人唯賢,打破了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人才,抑制了豪強地主的勢力。他還是一位著名詩人,他的詩篇激昂慷慨、悲壯蒼涼,深受後人喜愛。
  在曹操死後的幾百年裡,他的形象總的來說是不錯的。西晉陳壽在《三國志》中稱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傑”;西晉陸機在《吊魏武帝文》中稱曹操“建元功於九有,故舉世之所推”。直至宋代之前,曹操的形象仍然是比較高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稱讚曹操“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當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德代”。在這幾百年裡,雖然也出現了貶低曹操的種種評價,但倒也不是主流的評價。可以說直至唐代末年,曹操無論是在封建統治階層還是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都基本上屬於一個正面人物。
  曹操形象的根本性的轉變出現在宋代。蘇軾《東坡志林》就提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即快。」這說明這一時期的曹操的形象在廣大百姓的心中已經有了明顯的轉變。理學家朱熹對曹操進行攻擊:「只有先主名分正,曹操自是賊。」陸游詩中也有“幫命中興漢,天心大討曹”的句子。再到後來又逐漸出現了醜化曹操的劇目,這一點在元代的雜劇之中體現得最為明顯。元代民間藝人的講史話本《三國志平話》中對於曹操的醜化,則更加說明曹操在廣大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已經被大大貶低。羅貫中最後來了個集大成,他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對於曹操的塑造,更是令曹操的奸臣形象活靈活現,深入人心。
  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主要是由於民族矛盾引起的。從宋代到元末的幾百年間,漢族屢遭外族的殘酷壓迫和統治,使得漢族人民不得不奮起反抗,有了“還我河山”的願望。這種社會現象反映在當時的文藝作品之中,就突出地表現為一些帶有明顯傾向性的作品的出現。而當時的作家又以當時最為流行的三國故事作為題材來體現“人心思漢”,把劉備、諸葛亮的蜀漢政權當做自己的民族英雄來懷念,而把董卓、曹操之流看成是殘暴的統治者而仇恨,加上在歷史上曹操也的確有過類似的劣跡,因此曹操也終於由一個有本事的人、一個英雄變成了一個花臉奸臣了。
  其實在群雄並起,諸侯割據的三國時代,為了達到各自的政治目的,像劉備、孫權之流又何嘗不是像曹操一樣置民眾之生死於不顧?被後世尊為正統的劉備,不也是曾經在廣陵,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嗎?孫氏父子三人,為了達到其逐鹿天下的目標,不也四處征討,殺人無數嗎?袁術、袁紹、劉焉之流,又哪裡讓人民享受什麼好日子,但唯獨曹操為千夫所指,豈不怪哉?
  曹操曾經寫出諸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詩,來表達他對亂世的憂心和對民眾苦難的悲憫,這不正說明他對於太平生活的一種渴望嗎?當時的歷史背景,正如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所說的:「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而在這樣一個改朝換代已經毫無懸念的局面之下,曹操終其一生,雖三分天下有其二,卻始終保留了他漢臣的名分,如此氣魄,豈是奸臣二字所能涵蓋的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