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朱元璋與司巷四大名塘

朱元璋與司巷四大名塘

  明光西北有個司巷鄉,是個山崗地較多的丘陵鄉,水塘很少,水金貴。明太祖朱元璋在這一帶屯過兵,屯兵地有糧無水怎麼行?因此,朱元璋帶人在此修塘築壩。離現司巷鄉政府所在地東4里有口郭塘,南約7里有口楚塘,西約6里有口漢塘,北3里左右有口陳塘,在周圍三縣交界的幾十里範圍內十分有名氣,老百姓把它叫作司巷“四大名塘”。這每一口塘都有一段與朱元璋有關的佚事。
  先說這郭塘,塘不算大,水還算清,最深處不過4尺,但再大的旱,塘裡都有水,周圍好幾個村子都來這裡挑水。離塘最近的一個村子叫王崗。王崗有個姓郭的大戶,叫郭子明,和當時佔據濠州的紅巾軍首領郭子興是近親。這親戚就像一塊橡皮糖,能拉長能搓短,就看你平日粘糊得怎麼樣了。這郭子明是個出了名的風吹子,哪邊風大就往哪邊轉。論輩份他和郭子興是同輩,論年齡他比郭子興年長一歲,但人家郭子興是統率五、六萬人的大將軍,郭子明不過是一個山村的肉頭戶,哪敢比人家大?因此,他本是屬龍的人,卻自動改成了馬年生,稱郭子興為大哥。平日只要有三兩個人在場,三句話不到就繞到他大哥郭子興身上,以此來炫耀自己。山裡人老實,自古有個"窮不鬥富,富不鬥官"的家訓,平時都讓著郭子明三分。閒話少敘,言歸正轉。
  這郭塘是個無名的公塘,就因有一年大旱,郭子明安排他家兩個長工挑了兩天土墊了幾個豁口,他就把此塘起名叫"郭塘"。每年要周邊村子按人頭交修塘費;否則不准挑塘裡的水。因收費不算太高,能負擔起,雖然有背後罵娘的,可一個個也都如期交納。朱元璋投靠郭子興後,智勇雙全,很快被從九夫長提升為帶兵打仗的將軍。郭子興為擴大實力,派朱元璋到五河、明光、鳳陽交界的地方,招兵買馬,朱元璋決定駐紮司巷,宣傳紅巾軍,為民辦事,為民做主,打擊元兵,打擊鄉匪、惡霸,吸引很多血性男兒紛紛投靠。一日朱元璋聽人說郭子明仗勢欺人,亂收鄉鄰錢財,很是生氣,便要每家出一人,挑土修塘,免交修塘費。郭子明認為郭塘是他家的塘,沒派人挑土。第二天朱元璋派士兵看管郭塘,不准郭家用水。郭子明找到朱元璋說理,朱元璋生氣地說:「你派人挑土墊豁口,收周圍各村近百戶人家三年的修塘費,現近百戶人家派人挑土修塘,你當然也得交錢用水。"郭子明想狡辯,朱元璋把眼一瞪,桌子一拍,叫士兵拉出去打板子,直打到想通為止。士兵拖出郭子明按倒在地,只打了幾板子,他就大叫饒命,說想通了。郭了明挨家挨戶退了三年來的所謂"修塘費"。紅巾軍為民辦事,為民主持公道,深受百姓擁護,很多年輕人報名參加了紅巾軍。
  再說鎮南7里的楚塘。據說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親自帶人到官山(今明光市官山鄉)迎接楚懷王熊心,準備去彭城(今江蘇徐州)立他為帝。途經司巷,剛走出六、七里,楚懷王要下馬歇歇再走。項羽親自扶楚懷王下馬來到一崗嶺樹下。項羽向熊心講了打算接他去彭城建都,立他為君王。熊心聽後極為感動,聯想起在官山牧羊的日子,不由得揮淚如雨,淚滴於地,竟打出水坑。日久天長形成一口塘,水清略有鹹味。因周圍無其它水塘,百姓們只得將就飲用了這鹹水。元末,朱元璋在司巷屯兵時,一日去村上徵集草糧一老大娘送上一碗開水,朱元璋覺得鹹澀難嚥,一問,知道是楚懷王在此滴淚成塘。朱元璋就叫百姓秋天在山上摘些酸棗搗成棗泥撒於水中,秋天百姓照辦了,鹹水果然變甜。朱元璋為了讓人們不忘項羽接楚王路過此地這段故事,就將此塘取名為"楚塘"。
  在司巷西約6里左右,花園湖東岸的一個半島上,有一個平地陷下的塘,形狀如一巨大腳印。據說當年漢王劉邦緊隨項羽之後,帶領一批人馬奔往官山接楚懷王熊心,不想半日前已被項羽帶人接走。劉邦快馬加鞭調馬追去,追至司巷,劉邦錯走了方向,率領人馬順路向西而去,約走出六七里,前面被白茫茫一片汪洋擋住了路。劉邦下馬詢問一百姓,方知錯了方向,誤入花園湖東岸的一個半島,氣得一跺腳,整個半島打顫,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日久天長形成了一口塘,當地百姓按其形取名"腰子塘"。朱元璋在司巷屯兵聽百姓說此故事,他欽佩漢王劉邦安邦定國的本事,為紀念漢高祖劉邦誤入半島蹬腳留下一塘,親自將腰子塘改名"漢塘",和司巷南7里的楚塘相應。
  再說那司巷北的一口陳塘,朱元璋十四、五歲時在舅舅家放牛,因殺了小花牛被舅舅攆出來,流浪討飯。一日,天降濛濛細雨,朱元璋討飯路過陳塘,見許多人在修塘埂就湊過去想找口吃的。朱元璋對大伙說:「你們回家帶點吃的東西給我,這塘埂我一中午就能打好。"人們都以為小要飯的餓昏了頭在說胡話,也就在這時東家宣佈歇工,一個個回家吃飯了。
  人們走後,朱元璋坐在塘埂和泥巴捏起了泥人,指揮泥人抬土修埂,整整一中午陳塘埂被修好了。下午人們來幹活,見塘埂已修好,這才後悔沒給小要飯帶東西吃。朱元璋氣得一屁股坐在塘埂上,埂足足陷下去三尺多深,二丈多寬,四丈多長,留下一個"凹"坑。朱元璋坐在塘埂上拚命搓泥巴,一邊往塘裡扔一邊咕嚕道:「長的是黃鱔,短的是泥鰍,拱通你的埂,叫你年年漏水修塘埂不得閒著。"正在這時,有個好心中年漢子給朱元璋帶來了一包玉米餅,朱元璋才停手接過餅子走了。這以後,人們把朱元璋捏泥人一個中午修好陳塘的事編成了故事廣為流傳。因此,司巷一帶百姓對朱元璋也供奉為天子下凡的神,這對朱元璋幾年後在司巷招兵買馬,幾天裡招兵近萬名,起到了很大作用。
  這就是朱元璋與司巷四大名塘的故事。千百年來,四大名塘在形狀上和蓄水量、水質等方面均發生了很大變化,但這四大名塘至今仍在,而且陳塘、漢塘和楚塘還被當作現在的村名。有關這四口塘的佚事也一直在當地流傳。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