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匯改 恐掀亞幣升值潮

中國匯改 恐掀亞幣升值潮

在20國集團(G20)峰會前夕,中國人行公佈將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學者分析,未來人民幣放棄緊盯美元匯率政策,改盯一籃子貨幣,波動區間加大,恐掀起一波亞幣比價升值效應。

學者分析,亞洲貨幣升值,有助減緩亞洲地區輸入性通膨的壓力。

學者也預期,台灣央行在維持新台幣動態穩定之下,將持續留意國際熱錢的流向,並參考鄰近國家的匯率走勢,促使新台幣匯率在合理的區間內波動,不會放任新台幣大幅升值。

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昨天表示,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中國國際收支狀況,人行決定「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市場對此解讀為人民幣終於要升值了!

事實上,人民幣升值跡象已有跡可循,香港明報報導,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曾在今年3月全國人大記者會上一鳴驚人地指出,人民幣盯住美元是一項「特殊的政策」,目的是為了渡過金融危機,這政策遲早要退出。

富邦金控總經研究部主管羅瑋預期,人民幣升值帶動的亞洲貨幣比價效應,將促使新台幣匯率後勢看升。

不過,他指出,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相對亞洲貨幣升貶幅度較小,預期中國人行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後,新台幣升值幅度不致於太大,台灣央行勢將維持新台幣匯率的穩定。

他舉例,與主要貿易對手國韓國相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幅度較小,韓元兌美元匯率曾在2009年3月6日貶值至11年來低點1597.45韓元價位,目前已反彈至1202.6韓元,上漲逾3成。

反觀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全球金融海嘯發生後,2009年3月2日貶值至35.174元,如今新台幣匯率回到32.190元的價位,上漲9%,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

回顧2005年中國宣布人民幣匯改以來,到2008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幅逾21%;2008年9月間因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凍結人民幣對外幣升值空間,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匯價2年來多維在6.82至6.83人民幣兌1美間波動。

2009年年中起,大陸經濟率先走出全球金融海嘯的陰霾,國際間要求人民幣升值聲浪四起。

羅瑋認為,人民幣升值帶動的亞洲貨幣升值趨勢下,有助減緩亞洲地區輸入性通膨的壓力。

他說,中國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升破北京當局今年設定的通膨目標3%,創2008年11月以來的新高;一旦人民幣升值可減緩通膨的壓力,有助穩定物價,新台幣升值亦然。

在人民銀行宣佈將「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之際,外商銀行預估人民幣年底前將升值3%至5%左右,樂觀者上看6% 至7%。

一位歐系外商銀行的外匯交易室主管分析,明天國際匯市亞洲盤是觀察人民幣升值的前哨站,中國人行是放手讓人民幣一次升足?或是緩步升值?將是一個觀察的重點。

他表示,明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匯價一旦大幅升值,將牽動亞洲貨幣的比價效應,新台幣升值將勢不可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