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大甲媽祖進香活動常見藝陣(一)

大甲媽祖進香活動常見藝陣(一)

大甲媽祖進香活動常見藝陣(一)

【摘要】

大甲鎮瀾宮原本是大甲、大安、外埔和后里地區五十三庄的信仰中心,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進香更以歷史悠久、規模盛大、路線遙遠,成為台灣最大的進香活動。大甲媽祖進香目的地,日治之前是前往湄洲嶼朝天閣「謁祖進香」,日治之後,轉往北港朝天宮進香,一九八八年起則改往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前後為期八天,信徒來自全國各地,行程經台中、彰化、雲林和嘉義縣,行經約十八個鄉鎮市,全程約三百廿十餘公里,是目前台灣規模最大的進香活動;每年的香客人數約五、六萬人,而在起駕、祝壽大典、回駕時,信徒更是多達一、二十萬人。

進香途中凡進香團所經之處,當地民眾都擺設香案恭迎媽祖,並主動供應餐點、飲料招待香客;這種龐大的進香活動,除需動員許多義工組織之外,更因沿途民眾的熱忱協助,才能使進香活動順利完成。

從這種自發性動員力,以及信徒的熱情參與程度,可見台灣媽祖信仰力量之大。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除了香客眾多之外,各式陣頭表演更烘托出進香活動的熱鬧氣氛,並使宗教活動結合表演藝術,融合了世俗與神聖的領域。

大甲媽祖進香陣頭可概分為宗教性陣頭與表演性陣頭兩大類;其中,宗教性陣頭是由進香客所擔任,主要功能在增加熱鬧或扮演護駕角色;表演性陣頭則多由頭香、貳香、參香、贊香和散香所聘請,其作用除熱鬧之外,更具有表演藝術功能。

本論文將介紹大甲媽祖進香活動中常態性編組之宗教性陣頭,及各香所聘請非固定但經常出現之表演性陣頭,並解釋其源由與組織,以釐清大甲媽祖進香活動,各種陣頭所代表的涵義,及其所擔任的功能。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