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南鯤鯓王故事

南鯤鯓王故事

依據南鯤鯓代天府相關資料,南鯤鯓王的來歷傳說如下:
  明朝末年的一個晚上,忽然海上飄來鐘鼓管弦的樂聲,漁民隔天發見一艘破舊的小船停在岸邊,載著李、池、吳、朱、范5位王爺及中軍府共六尊神像、一支神木和「代天巡狩」的旌旗,漁民先將神像安奉在草廟中祭拜,後來選定南鯤鯓的南邊蓋廟。泉州雕刻名師「媽福師」受五王託夢,隻身來台雕刻五王金身及中軍府神像,就是現在所說的「開基正身」神像。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完工,稱為「南鯤鯓廟」,成為開台首廟,五府千歲因此被尊為「南鯤鯓王」。
  五王建廟所在的南鯤鯓沙汕,在地理風水上屬於「浮水金獅活穴」。這裡有白?榔樹、白馬鞍藤頭、烏金石三件寶物,具有防止海水倒灌、山洪的侵襲、保持水土和轉海水為淡水的功用。後來白?榔樹被砍,烏金石、白馬鞍藤頭被盜,南鯤鯓的地理風水盡遭破壞,海汕被海水吞沒。

五府千歲 攝影:王阿明


  南鯤鯓海汕被破壞沈埋後,三王吳府千歲相中?榔山,並卜得「虎穴」吉地,當作第二次建廟之地。「囝仔公」馬上提出抗議,說生前埋有銅針為證,五王反駁說埋有銅錢為記。雙方會同土地公相驗,結果「銅針」插在「錢」孔之中,無法公斷。雙方發生武鬥,囝仔公召集陰兵陰將和五王展開一場「神鬼大戰」。後來,赤山嚴佛祖請天上聖母和保生大帝出面協調,雙方訂約:五王代囝仔公建小廟;大廟來進香、小廟必有敬;雙方有福同享。從此代天府、萬善堂並存,光大南鯤鯓香火。
  關於五府千歲的由來,有多種傳說,其一:隋代末期,李、池、吳、朱、范五人幫助高祖打敗隋煬帝,建立唐代。又奉命領兵平定廣州,唐高祖嘉許其功勞,賞賜奴婢。但是五兄弟不但使百名奴婢回歸故里,又贈送金銀,從此五兄弟的仁慈以及豐功偉績傳遍各地。其二:唐明皇時,新科進士三百六十人中,有李、池、吳、朱、范五位王爺,成神後英靈顯赫,經常巡狩四海,除暴安良,護國佑民。傳說5位王爺為玉帝所敕封,主要任務是稽察人間善惡,所以叫做“代天巡狩”,所駐王府也就叫做“代天府”。(撰文:王阿明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