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胸痺肇因寒邪內侵、情志失調、年老體衰

胸痺肇因寒邪內侵、情志失調、年老體衰

胸庳為傳統中醫的專有病名,指得是西醫的心臟功能失常。中醫師李淑芬表示,胸痺是指胸滿悶不舒服、疼痛時作為主症的疾病,嚴重時左胸疼痛如絞,痺是指閉阻不通之意,簡單來說,胸痺是指胸中氣血閉阻塞滯,進而導致心臟機能失調的病證。

李醫師指出,胸庳沒有西醫的病名,但西醫的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高血壓心臟病、心肌病等器質性心臟病出現胸膺滿悶疼痛時均可參考胸痺論治,胸庳的病因大約有四種,一是寒邪內侵所造成,當身體有陽衰現象、胸陽不振,所以陰寒之邪就會乘虛侵襲,導致寒凝氣滯、血行不暢,最後就形成胸痺。


二是情志失調所致,當憂思傷脾、脾虛氣結時,將導致運化失司,津液不得輸布,遂聚而成痰,鬱而傷肝,若肝失疏泄時就會肝鬱氣滯,嚴重者則氣鬱化火,灼傷津液而成痰,氣滯或痰阻都可促使血行不順暢,不管是氣血瘀滯或痰瘀交阻皆會使心脈痺阻,最後就發生胸痺。


李淑芬醫師進一步指出,三是飲食不當所造成,飲食不節制、愛吃肥甘厚味者,或愛喝酒,以致脾胃受到損傷,導致運化失常、聚濕成痰、痰阻脈絡,心脈就會痺阻,最後就會形成胸痺;四是年老體衰所致,年紀超過五十歲時人體腎氣漸漸衰弱。


這時候若出現腎陽虛者就不能鼓動五臟之陽,心氣就不足或心陽不振,此時血脈將失於溫煦而庳阻不順暢,進而形成胸痺,若出現腎陰虧虛者,則不能滋養五臟之陰,如此將使心陰內耗、心火偏旺,導致灼津為痰、痰熱痺阻心脈,最後就形成胸庳。胸痺的各種病因可同時並存,也可交互為患,並不是都單一存在。


傳統中醫治胸痺從八綱辨證著手。中醫師李淑芬表示,胸痺可依血瘀氣滯、陰寒內結、痰濁閉阻、痰瘀交阻、氣陰兩虛、陽氣虛弱、氣虛血瘀等七大類型治療,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用藥方式。


李醫師指出,血瘀氣滯者常胸痛如刺,或絞痛陣作,痛有定處,嚴重者甚至胸痛徹背,背痛徹心,或疼痛牽引到肩背,胸悶如窒,患者舌紫暗或有紫斑,苔薄白,脈弦或有歇止,治宜活血化瘀,行氣通絡;陰寒內結者常胸悶氣短,心悸,或胸痛徹背,受寒就更嚴重,行寒肢冷,患者苔白滑或白膩,脈沉遲,治宜辛溫通陽,開庳散結。


痰濁閉阻者常胸悶如窒而痛,或疼痛牽引到背部,氣短喘促,咳嗽,患者痰多黏膩色白,苔濁膩,脈濡緩,治宜通陽泄濁,豁痰降逆;痰瘀交阻者常胸悶堵,心胸隱痛,甚或絞痛陣作,患者苔白膩,舌紫暗或有瘀斑,脈濡滑或弦滑,治宜通陽豁痰,活血通絡。


李淑芬醫師進一步指出,陽氣虛弱者常心悸怔忡,氣短或氣促,胸悶或心痛時作,腰痠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唇甲淡白,患者舌青紫或紫暗,或是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結代,治宜益氣溫陽,佸血通絡。


氣陰兩虛者常有心悸氣短,頭昏乏力,常失眠,面色無華,胸悶或心痛陣作,患者舌偏紅或有齒痕、紫斑,脈細或結代,治宜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氣虛血瘀者常心痛心悸,胸悶,自汗,精神疲乏,氣短,脈細緩,治宜益氣活血。


預防保健應防寒保暖、養性怡情,避免暴喜暴怒或憂思悲恐等精神刺激而誘發病症,不可過度勞累或暴飲暴食,避免大魚大肉及煙酒等刺激性食物;久病年邁老人家正氣虛,宜鍛鍊強身。
新聞來源: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