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系統–採茶戲
客家系統–採茶戲
採茶戲是屬於客家音樂系統的大戲,在清代中葉隨客家移民傳到臺灣來,流傳在客家語系的桃園、新竹、苗栗一帶。
採茶戲以客家山歌為主,它承襲著唐詩七言絕句的遺風,四句落板平仄分明。
在演唱時襯入了虛字和裝飾音,使歌詞變得更為流暢,音韻更加婉轉動聽。後來又加上了舞蹈,簡單的故事情節,人物及對白而形成戲劇雛形。
採茶戲在光緒年間已經很流行與許多戲曲並駕齊驅,「安平縣雜記」記述說:「酬神唱傀儡戲,台慶、喜慶、普渡唱官音班、四平班、福路班、掌中班、採茶班、藝妲等戲......。」
到了民初,採茶戲更加風行,戲班有如雨後春筍出現。
雖然,唱的是客家腔調,但是由於它的「肢體語言」訴說力很強,也很受到聽不懂客家語的河洛語系社會接納,在河洛語系裡稱它為「採茶仔」。
由於戲班多演出空間有限戲班為生存,不斷加強「戲」的內容,推陳出新,編出一些新的劇目。
尤其是運用客家山歌曲調,編上新歌詞與對白,以一丑兩旦合演「相褒戲」,詞句的內容通俗淺白又口語化,市井販夫走卒都得聽懂,頗富娛樂性。
到了民國十八年間,新興的歌仔戲從落地登上戲棚,與傳統戲曲子弟戲、亂彈、四平戲及梨園戲......等大戲並駕齊驅,客家語系的採茶戲也受到了影響,著大戲的方向走,從服飾、故事、布景、身段、腳色....等等方面加以仿效,腔調仍舊以客家固有的山歌曲調演唱,這就是所謂的「改良戲」。
由於當時的歌仔戲日漸受歡迎,一部份客家的「改良戲」班,也唱起歌仔戲來,形成採茶式的「客家歌仔戲」。
原來的「相褒戲」也受到影響,有些加入了「拋採茶」的型式,也有以山歌演唱各種民間故,如「山伯英台」等。
也不過十幾年間,客家戲由三腳戲發展出許多種形式的戲劇,但從沒有脫離客家戲曲文化,保存著客家話及九腔十八調,所以統稱為「採茶戲」。
不過晚近採茶戲也像傳統戲曲一樣日漸沒落,由於生存不易,客家戲劇如今祇剩下一些雙聲語帶的戲班,亦即客家語、河洛語夾雜的採茶歌仔戲班,完全保存著客家採茶大戲的形式及格調者已寥若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