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張歷史會 稱謂、規格、地點皆有學問
王張會明天(11日)即將登場,這是60多年來,台灣和中國大陸主管兩岸事務官員首度正式會晤,象徵兩岸邁入官方接觸的嶄新階段,具重要象徵意義,而對岸是否會稱呼王郁琦一聲「主委」萬眾矚目,除此之外,大陸媒體報導時又如何稱呼王郁琦,是用大陸委員會負責人、王先生,還是主委,意義各不同,帶您看王張過招沙盤推演。
前副總統蕭萬長(2013.10.06):「那這個你們就聊聊。」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 (2013.10.06):「我和這個郁琦主委。」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去年10月APEC國際會議上首碰面,雖然互稱「主委」、「主任」的職銜,但那屬於非正式會面,4個月後,王郁琦首次以陸委會主委的身分登陸,正式場合,張志軍還會稱他主委嗎?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014.01.28):「那如果在各自發布新聞稿,過程之中他沒有稱我主委,當然我會很失望。」
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教黃介正:「王張會之所以能夠成行,應該在稱謂上面已經做了相當的承諾,也就是雙方會以官職銜互相稱呼。」
如果對方以負責人稱呼,我方回敬同一句「負責人」,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但台灣希望的是互稱官方頭銜,一場主委對主任的會談,意味兩岸相互不否認治權的重大突破,而互稱「先生」也是選項之一,只是兩岸互信將又倒退一步。
避高度政治敏感的北京,改在中華民國舊督南京會晤,兩岸在歷史脈絡中找到同一條線,王郁琦可能效法連戰等人到國父孫中山先生陵寢前,形式上提一下,中華民國對他行前所謂適當場合說適當的話,有所交代。
王郁琦和張志軍相差16歲,法學博士、最年輕的陸委會主委,有著思慮敏捷、邏輯清楚的律師性格,張志軍,北大畢業、多年外交經驗、歷練完整,當說話直來直往的律師人,對上身段柔軟但內斂的外交人,讓這場會面更具看頭。
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教黃介正:「王郁琦跟張志軍兩個人各拿到了領導人所給予的金牌,他就是如朕親臨,就代表了政府。」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013.10.06):「這一次終於能夠見面了。」
21年後,王張會將是新的一頁,也是兩岸步入政治談判深水區的第一步,是否可以替馬習會累積正面善意能量,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