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斑竹點點湘妃淚

斑竹點點湘妃淚


斑竹又稱湘妃竹,是湖南特產,秀立挺拔,外皮帶有紫黑色的點點斑紋,生長於君山。當地人又稱之為奇怪竹,因奇在若將斑竹移植他處,第二年竹上的斑紋就會消失無蹤;怪在若將其再移回君山,隔年又是纍纍斑痕。

唐朝施肩吾〈湘竹詞〉是這麼形容斑竹︰「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斑竹的莖可製成裝飾品、筆桿等,不僅有實用價值,亦是珍奇的觀賞竹,其雅麗的斑紋更具有神話色彩。

唐朝詩人高駢曾寫〈湘浦曲〉云︰「虞帝南巡競不還,二妃幽怨水雲間。當時垂淚知多少?直到如今竹且斑。」這首詩正是斑竹由來的最好描繪。

據傳,上古時代堯帝在位時,堯帝晚年一直想找一位賢明的人繼承王位,於是有大臣向他推薦舜這個人。經過多次考驗,堯帝認為舜德才兼備,賢明正直,處事公正,深得民心,就把王位禪讓給舜,並將兩個女兒蛾皇與女英嫁給他,蛾皇為正后,女英為妃。

舜不負堯帝所望,他努力為民謀利,並命大禹治水,解決了人民長期遭受的大洪水之苦,使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而在蛾皇與女英的協助下,更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幾年後,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條惡龍,住在九座岩洞中,經常在湘江出沒嬉戲,導致洪水暴漲,沖走附近農田作物,也沖毀了村莊宅院,百姓叫苦連天,民怨四起。舜帝得知惡龍危害,勤政愛民的他,吃不好,睡不穩,只想到南方幫助百姓除害,消滅惡龍。

對於舜帝決心南巡除惡龍,蛾皇、女英雖然心裏不捨,但想到為民除害,還是極力忍著內心的不安與離別的痛苦煎熬,強顏歡送舜帝上路。

舜帝離開後,蛾皇與女英天天期盼著他降服惡龍,傳來佳音,她們日夜為他祈禱,希望他早日凱旋歸來。但是,春去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舜帝仍然毫無音訊,她們擔心、痛苦而無奈。

由於舜帝久盼不歸,於是兩人商量,與其在家枯等不如前往尋找。因此,蛾皇和女英決定不畏險阻,要往南方到湘江找尋杳無音訊的丈夫。一路跋山涉水,歷盡艱辛,終於到達九嶷山。

她們沿著河流登上山頂,又順著溪流下到谷底,尋遍九嶷山的每個村落,踏遍九嶷山的每條小徑,懷抱著希望一路尋找。一天,她們來到一處名為三峰石的地方,這兒環境清幽,聳立著三塊巨石,四周翠竹圍繞,有一座珍珠貝堆砌的高大墳墓。
她們感到十分驚訝,就向附近的村民探詢,村民們含著淚告訴她們︰「這是舜帝之墓,他不辭辛勞從遙遠的北方來到這裏,幫我們斬除九條惡龍,使我們能安居樂業,可是他卻竭盡心力,最後竟過度勞累而病死在這裏了。」

原來,舜帝病逝後,當地百姓為感念舜帝的恩澤,特地修了這座墳墓紀念他。舜帝的德澤還感動了九嶷山的一群仙鶴,牠們朝夕不停歇地自南海銜來一顆顆晶瑩剔透、光彩奪目的珍珠,積累在舜帝的墳墓上,不久就成了這座珍珠墳墓。這三塊大石頭,則是舜帝用來消滅惡龍的三齒耙插在地上所變成的。

得知實情的蛾皇與女英,二人傷心絕望,抱竹痛哭,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們哭腫了眼睛,哭啞了嗓子,哭乾了眼淚,最後哭出血淚來。因為無法承受喪夫之痛,兩人就投湘江而死,後來成為湘水之神。相傳蛾皇為湘君,女英為湘夫人。
傳說二人的眼淚灑在竹子上,形成了抹不去的點點淚斑,有紫色、雪白色,還有血紅色,這就是「斑竹」,又稱為湘妃竹、淚竹、湘江竹、湘竹。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