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雨城印象 漫談曼徹斯特

雨城印象 漫談曼徹斯特

雨城印象 漫談曼徹斯特

引言:很多人說英國的雨多,不過曼徹斯特被稱為英國的「雨城」,其雨之靡靡可以窺得一斑。幸而這裡很少見到那種如飛流天瀑般的大雨,絕大多數時候,曼城飄散紛飛的都是那種如詩如畫的江南細雨。而生活在這「多少樓台煙雨中」的繽紛滋味,卻是「此間人語」般的生動而又微妙的回憶。


對世界上的很多華人來說,或許「曼徹斯特」這個字眼所引起的第一印象就是足球,的確,一個匯聚了曼聯和曼城等多隻頂級球隊的城市值得為此而驕傲。而對於海外的莘莘學子來說,則會想起曼徹斯特大學這所全英國最大的全日制大學——或許曾是他們的母校,抑或是未來的嚮往。不過,若是站在英國人的角度來看,曼徹斯特不只有足球和大學,也有著國際知名的音樂氛圍、多元的文化組成以及悠久而曲折的歷史,還是倫敦之外最流行的生活和工作之處。這就是曼徹斯特,一個複雜而又充滿活力的多面體。

走過歷史 跨過艱難

工業革命之後,曼徹斯特在世界舞台上確立了自己工業之都的地位。上世紀初的經濟大衰退與二戰中納粹德國的轟炸為這所城市錘煉出了韌性與頑強,因此重創全球的金融風暴刮過曼徹斯特後,這座城市的服務業、零售也以及IT部門很快就率先衝破了蕭條的陰雲,其後財務和法律行業也都展現出了強勁的態勢與理想的就業率。

雨城文化風景線

在紛紛的梅雨之下,曼城匯聚並融合了來自世界各地多元文化。除了本土的英國人之外,還有大量在工業革命間移民曼城的愛爾蘭人,以及倫敦之外英國最大的猶太人社區。此外,曼城也有英國最大的唐人街,尤其是最近幾年,大量進駐的中國留學生為這注入了更多的東方色彩。而且曼徹斯特市也是歐洲學生最多的地方之一,七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帶來了不同的思想與膚色,這樣多元的文化互動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培育大師的殿堂

談到國際留學生,自然要提到曼徹斯特大學。這所大學孕育出了多位各個學科中的大師級人物,迄今共培育出25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排名第24,很多學者與學生都慕名而來。很多家長也為此把自己的心肝寶貝送到這裡接受專業知識、西方文化與普世價值的熏陶。

Goal Goal Goal

談到足球,曼聯和曼城的名字如雷貫耳,無需贅言。很多人都把生活在喜愛的球隊旁邊視為難得的榮耀。而且大曼徹斯特區的人均球會數目達到了全世界最高,不難想像足球是曼徹斯特文化的一項重要部份。除了足球外,板球在曼城也很受歡迎。此外,在2002年舉辦英聯邦運動會後,曼徹斯特也具備了許多世界一流的設施。

旅行.曼城

作為一個大都市,曼徹斯特的空路、水路、鐵路和公路都非常發達。其機場是英國第三繁忙的旅客機場,很多人、特別是留學生都是在這裡第一次踏上英國的土地的。水路方面則有大量工業革命時期留下的運河,不過現在多做為康樂用途。曼徹斯特還是全世界客運鐵路的發源地,多條鐵路和公路的主幹線構成了曼城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火車到達倫敦需2個小時。雖然沒有地鐵,但市內有著英國最成功的輕鐵系統,而輕鐵動脈間的空隙,則由公交線路填補。

居住.曼城

曼徹斯特各個地區的生活水平各異,而且不同價位、不同社區、不同族裔的地段地段交錯在一起,但是大體可以說房價從西向東降低。索爾福德碼頭是西曼徹斯特的旗艦區,但靠近Ordsall貧困地段卻是個問題。媒體城也有著很好的公寓。

自從2002年的第17屆英聯邦運動會以來,隨著東曼徹斯特復興工程的不斷深化,東部地區以及臨近的東南、東北地區的面貌、人口數量和房價一直都在顯著的上漲。

現在,曼徹斯特東部已經成為值得重視的,正在蓬勃發展的地區。如果想居住在一個價廉物美的地區,曼徹斯特東部是個不錯的選擇。Beswick地區,靠近Etihad足球場的樓盤City East,臨近Newton Heath高街的新盤Culcheth Croft,這兩處都有著不錯的前景。

而南曼徹斯特的地段更為多樣,有著大片的學生領地,大型愛爾蘭社區,有貴得令人髮指的地段。也有價廉物美的樓盤。如Ardwick地區的樓盤Grove Village靠近曼徹斯特大學以及醫院,是非常流行的居家之所。

北曼徹斯特有很多歷史悠久的猶太社區和大型的亞洲和東歐社區,房價比較便宜。值得一提的是Moston地區有著強大的社區意識,比南曼徹斯特更像大都會,附近的Hanson Gardens和Woodville Gardens兩個社區都價廉物美,很適合家庭居住。

購物.曼城

作為英國的八大城市之一,曼徹斯特是一個老牌的貨物集散地,有著各種各樣的購物場所,從購物中心到百貨商店,從步行街到精品小店應有盡有。特別是很多實惠的一鎊店,會讓顧客在淘貨中樂此不疲。由於曼城的夜生活豐富,所以很多店家關門時間都很晚,甚至到晚上10點才打烊,而且大多數商場都是每週營業7天。

特拉福德購物中心(Trafford Centre,M17 8AA)

特拉福德購物中心位於曼徹斯特西南,是英國第二大的購物娛樂中心。擁有數百家店舖,數十家餐廳和一家電影院。其巴洛克式的裝飾風格,尤其是宏偉的主穹頂給來賓提供了獨特的購物體驗。除了幾個銀行假日外,該店幾乎是全年無休。

阿戴爾中心(Arndale Centre,M43AQ)

位於曼徹斯特的中心,乾淨幽雅。彙集了服裝首飾、家居禮品、花鳥蟲魚以及運動時尚等等,包括了英國以至歐洲的各大品牌,有大量時裝設計師專門店和時裝精品店以及一家。旁邊的Exchange Square Central裡還有Selfridges以及其他品牌店。

唐人街(China Town,M14HE)

曼城有著英國最大的唐人街,也是周邊城市華人超市的貨物集散樞紐,因此這裡的貨物相對來說也比較便宜齊全。這對華人的意義無需贅言。此外,唐人街還有不少中國餐館,尤其是其自助餐很受歡迎。關於餐飲,後文還會進一步介紹。

北區廣場(Northern Quarter,M41PW)

作為一個有著國際知名的音樂氛圍的城市,曼城也有著濃厚的音樂底蘊。例如北區廣場就以音樂商品著稱,有「藝術家村」和名為「唱碟交換」的著名的二手唱片店,Piccadilly Records及Vinyl Exchange尤其吸引大量樂迷光顧。

咖喱路(Curry Mile,M145AN)

從其名稱也能猜到,該地區有著大量的印度風味餐館。此外,咖喱路有很多街邊市場,這裡的本地手工藝品、手工上色的精美器皿、老船員風格的家居用品、小杯子以及餐具等都很有地區風情和歷史韻味。

餐飲.曼城

曼徹斯特是融合了多種民族特色的地區,這一點在其飲食文化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在這裡可以找到各國風味的料理與真正的傳統英國食品。正宗的炸魚、炸薯片和豌豆泥,以及曼徹斯特本地的湖畔羊肉和醃牛肉、土豆和香草、燉雜燴,還有一種美味的蛋糕叫「濕內莉」,都值得一嚐。同時曼徹斯特有著非常悠久的釀酒傳統,這裡有幾家傳統的家庭釀酒作坊,是非常好的廉價用餐場所,特別是本地的Thwaites或者Hydes鮮釀啤酒也別有風味。

對華人來說,西餐可以嚐嚐鮮,不過常吃的還是要東方菜餚。幸運的是唐人街提供了很多的飯館,包括日本菜館和韓國菜館可供選擇,而且洋人也喜歡,但並不像有些網上文章介紹的那樣大受洋人追捧。原因在於雖然英國的菜餚確實比不上中華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但是洋人確實也很看重餐館的情調。可惜的是曼徹斯特唐人街的飯館大多為了租金便宜而設在地下室,因此難登大雅之堂,一直也沒有打入主流社會。

Michael Caines(107 Piccadilly GB,Manchester M1 2DB)
Michael Caines是一家寬敞、充滿活力的米其林餐廳,食物風格是當代的英國和地中海風格。菜單還提供了配飲的葡萄酒。不過比較昂貴,而且週末訂餐也比較難。

羊城(Yang Sing,34 Princess St GB,Manchester M1 4JY)
羊城是曼城最高級的中國餐館,有著正宗的粵菜風格,家庭經營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因為偏向英國主流社會,所以裝修的風格都比較典雅高端。不過華人可能會有些許不適應。

63 Degrees(20 Church St GB,Manchester M4 1PN
阿戴爾購物中心附近的家族餐廳,同樣是米其林星級餐廳,環境十分優雅。綜合了現代和古典方式的美味法式菜餚獲得了很多人的好評。

太湖(Tai Wu,44 Oxford St, Manchester M1 5EJ)
在曼城住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這家超級熱門的餐館。菜色很全,雖然偏貴,但很受歡迎,平時有免費飲料和機打冰激凌。晚餐和週末自助的菜色豐富很多。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