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日本宮城/美國大兵就是不懂!仙台牛舌「香」傳一甲子

日本宮城/美國大兵就是不懂!仙台牛舌「香」傳一甲子

聊到仙台印象,大陸人會說:那是大文學家魯迅留學之地;日本人會說:這是大名伊達政宗建城之所;而喜歡大啖美食的台灣客知道你去了仙台,第一個問題絕對是:吃牛舌(牛たん)了沒?

▲美國人就是不懂!仙台「香」傳一甲子的牛舌美味。(記者田欣雲攝影)

日本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非宮城縣的首善之都「仙台」莫屬。剛到機場,以白色為基調的大廳,清靜、素雅,讓我想也想不到,去年就在這兒,發生了那場驚天動地的噩夢。

來接機的由美子舉起手,指著廊柱上的海嘯標示線:3.02公尺,牆上展示歷史照片,見證滿目瘡痍的曾經。所幸,在當地人積極修繕與美軍支援協助下,半年過後國際航線終於恢復。當然,台灣對震災的援助,東北人也不曾遺忘。

▲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曾掀起3公尺高的波濤,湧入仙台機場。(記者田欣雲攝影)

關於仙台人料理牛舌的緣起,其實與美軍還頗有淵源,當地旅遊雜誌上是這麼說的:市街小巷弄中,飄散著牛舌香,仙台名產「牛舌」是二戰結束後,將嗜食牛肉的美軍不吃、不要的部分,佐以鹽巴調味、炭火燻炙,使仙台成為牛舌美食的發祥地。

日本的高速公路休息站也好,火車大站也罷,都常讓我流連忘返,理由無他,皆因這一站之地,常將一縣的伴手名產、美食名店蒐羅齊備,對時間有限的旅客來說,再貼心不過。

▲從仙台機場搭列車,不到半小時即可抵達JR仙台站,單程票價630日元。(記者田欣雲攝影)

搭上JR列車,機場到仙台市中心車程無須半小時,從「JR仙台駅」中央閘口出站後,右轉電扶梯上3樓,4家牛舌名店組成的「牛舌街(牛たん通り)」近在眼前,無論你是「伊達」的擁護者,還是「利久」的忠實粉絲,一條短短的牛舌街,都能滿足那準備親近牛舌的想望。

▲「JR仙台駅」3樓的牛舌街裡,匯聚了「伊達の牛たん本舗」、「利久」、「喜助」、「善治郎」等4家炭烤牛舌名店,受歡迎的厚切牛舌數量有限,打烊前銷售一空是常有的事。(記者田欣雲攝影)

用餐地點移到「伊達の牛たん本舗」本店,我舉箸伸手,進行與仙台牛舌料理的第一次接觸。剛炙燒好的牛舌,香味四溢,牛味、炭味、鹽味熔於一爐,放入口中咀嚼,Q彈帶勁而不老,只是鹹味稍重,恰巧配些麥飯共食,滋味、口感瞬間取得巧妙平衡,「伊達」的麥飯比其他家更講究些,附上了小碟山藥泥,和入米飯中,更添滑口。

▲牛たん的「たん」來自英語“tongue”,即「舌」的意思。「伊達」的烤牛舌口感Q彈不老,搭配纖維較多的麥飯一起吃,鹹香有味。(記者田欣雲攝影)

就在我與仙台名物相會,接近尾聲之際,沒想到身旁朋友竟意猶未盡,非得再嚐嚐傳說中的極厚牛舌才罷休。

這種接近根部的厚切牛舌,各店多是每日限量供應、售完為止,「伊達」店裡把它稱作「芯たん」,厚度足足是一般牛舌的一倍有餘。受邀吃了一塊,發現芯たん的油脂明顯豐厚,質感也更鮮嫩,方才以為上了天堂的我,這時又多飛登三重天!心知「曾經滄海難為水」,以後恐怕非厚切不食、再也回不去了!

▲「伊達」的厚切牛舌稱為「芯たん」,口感比普通牛舌更為出色。(記者田欣雲攝影)

坐我對面、仙台觀光部的阿部先生說,在仙台只要是牛舌定食,一定會有三寶:烤牛舌、麥飯、牛尾湯,沒有例外。想這牛舌、牛尾在牛肉品項中,原屬不登大雅的B級食材,經廚師巧手一番烹製,如今不僅在仙台獨霸一方,還能享譽國際,這恐怕也是佐野啟四郎(仙台的牛舌料理第一人,「味太助」初代店主)始料未及的吧?

想吃些牛舌解饞,買鐵道便當是最划算的選擇,千元有找;但如果想品嚐口感精進、炭香未散的牛舌便當,則只好到店舖尋訪。以「伊達」為例,花1150日元,即可品嚐一般牛舌的便當滋味;想吃厚切牛舌芯便當,要價1470日元,也只相當於該店一般牛舌定食的價格,相對划算。

▲外帶牛舌便當比定食便宜一些,可買回飯店或於搭車時好好品嚐。(記者田欣雲攝影)

至於你問仙台的牛舌,是不是出自仙台牛之口?我只能說,一碟牛舌一千餘日元,來源非美即澳,別奢求太多了!若是仙台和牛,在日本也是肉品界名物、最高獲A5等級評賞,絕對不止這個價錢。這回到仙台,我有幸在餐廳一睹尊容,仙台牛菲力(ヒレ)小小的120公克,就這麼切成7、8塊,要價7000日元(還有更貴的部位)!我分食了一塊,那滋味......唉,不說了!再說下去又要垂涎相思了。

▲日本將牛肉依肉質等級分作1至5等,依步留等級(出肉率)分作A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