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改革盲點多 師長憂學生壓力大

改革盲點多 師長憂學生壓力大

大學招生考試改革專題3(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日電)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研究方案北區座談會1日登場,對調整方案,家長與教師仍質疑,難讓學子適性揚才,讀書壓力恐擴大。

為落實多元發展與適性揚才理念,教育部以推動高中職均優質化為重要措施,並推動大學增加繁星推薦招生名額,以支持高中職社區化。若未來高中課程依此原則調整,大學招生與入學考試設計就得調整。

現行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以兩種考試(學測和指考)及3種入學管道(繁星推薦入學、個人申請入學和考試入學)為基本架構。加上台灣社會面臨「少子女化」與「M型化」衝擊,如何真正發揮學生潛能,須研議適切的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方案。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與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日舉行調整研究方案北區座談會,向與會家長教師等說明調整規劃分為近、中、長程階段。

近程階段規劃現況微調,兼行試辦:考試入學部分,減少採計指考科目數,英聽測驗獨立施測為檢定項目,依研究計畫方式試測國文寫作能力和英文寫作。中程階段規劃:逐增繁星入學招生名額,學測考試調整日程有A、B兩方案,增國、英測驗範圍,且國、英、數、社會、自然均為選擇題。

今天與會家長與老師,對於計畫方案能否真能達到適性揚才目標,強烈質疑。尤其未能解決現況學子為準備學測,常忽略高三上學期課程,後又準備申請入學資料或等待放榜,而忽略高三下學期學習的問題。

新北市家長自救聯盟召集人陳麗雯認為,無論是方案A還是方案B,都無法看見減壓或適性發展的改革,只有看到更抽象的入學方案,恐讓學子考得更多、更煩。

有家長代表指出,台灣學生國、英不好,主因升高中大學考試皆專注於選擇題,不改進教學方式,實在沒意義;多一次考試就是多一次報名費,反而增加弱勢學子負擔;十二年國教強調社區化入學,但實質上社區化也象徵社經地位排擠,「你住在哪,就代表一定的社經地位,令人難以翻身」,呼籲國教制度改革,勿成階級晉爵的流動制度。

除了家長的憂心,教師們也認為改革方案,會因準備更多考試,讓學子升學壓力更大。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泰山高中教師黃文龍直言,「方案A或B實質上根本沒解決任何問題,」一味增加申請入學比率,卻不解決高中考試時程及內容的學習問題,會使問題越來越多。

「曾有花東偏鄉教師反映,近兩年考英聽,他需奔波100公里去考試」,黃文龍說,像方案B若又多了1、2月學測,有考慮到對偏鄉教師的社會正義嗎,配套措施又在哪?且此舉恐讓學生準備考試次數增加。

新北高工的教師也認為,當今學測問題出在結構,學生以考試升學為目的,多會選擇「可拿高分」的科目,這種以成績取向來選擇念什麼,難以適性揚才。

對於上述質疑,研究方案教授與專家回應,目前規劃內容與配套還在蒐集廣納意見的階段,未來還待招聯會審議及教育部審查。此外,諸多細節也待十二年國教第2波課綱發布,高中課程架構底定等環節啟動後,才能進一步擬定。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