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美國科學家研製腦波解碼:能將腦電波轉換成圖像

美國科學家研製腦波解碼:能將腦電波轉換成圖像

美國科學家日前利用電腦模型和一種實時成像掃描系統,成功確定了一個人剛剛看到的圖片。電腦重現人大腦中的夢境、想像成為可能。研究人員證實一種腦波解碼運算法則能將人腦活動轉換為圖像。

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俗話說人心難測,但科技的發展正在令“人心”不再難測。美國科學家日前利用視覺解碼器,成功對腦電波信號進行解碼,將其轉換成了一個人剛剛看到的圖片。研究人員表示,這意味著用聲光能量重現人腦中的夢境、想像或記憶已經成為一種可能。不必說,其潛在用途相當廣泛。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學家傑克•加朗教授在論文中寫道:“我們的成果表明,僅僅依靠對人腦活動的監測和分析來重建其感知的視覺圖像很快將成為可能。想像一下吧,一個普通的'讀腦'設備隨時隨地將你看到的圖像呈現出來,甚至夢境和想像也有可能變成可視的畫面。”

初步測試效果驚人
加朗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選擇了兩名同事接受試驗。在第一階段,他們每人觀看了1750張圖片,在觀看的同時,研究人員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儀來監測他們觀看每一張圖片時的大腦視覺皮層的活動情況。

研究人員通過將大腦視覺皮層分成不同的顯示柵格立體圖層(VOXEL)測量單元,計算出圖像各部分所對應的每個視覺皮層片段的反應,建立二​​者的相關性。基於這樣的對應關係,科學家開發了相關的電腦程序,能將腦電波轉換成圖像。比如,一個顯示柵格立體圖層(VOXEL)可能反應出特定的圖案,而另一顯示柵格立體圖層(VOXEL)則體現了圖片的不同部分。

在第二階段,兩名受試者觀看了任意挑選的120張新圖片,其中包括動物、建築、水果、人物和其它物體,同時fMRI掃描儀繼續記錄他們的大腦信號。通過電腦程序的分析,準確率高達92\%。當受試者看到的圖片數量增加到1000張時,電腦的表現也有所下降,準確率為80\%。當圖片數量繼續增加時,準確率也會下降。據科學家介紹,當圖片數量變為10億張,電腦對大腦信號“解碼”的準確率只有20\%左右。 10億相當於google上能搜索到的圖片數量。
                 
前景迷人
雖然新研究離完全揭示人的內心秘密還有很長時間,但是這一技術趨勢已引起科學界高度關注。科學家表示此解碼技術將有很大的科學和實際應用,通过聲光音療愈法,可以知道人们哪方面的不足,可以用它來調查人們不同感受,研究隱藏的精神活動過程,單純從精神現象來評價視覺內容,如夢境和想像。

不過,有人指出,新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其好處是:將來可以檢測出心藏詭秘的人,審訊犯人變得非常簡單。新技術也讓神經修復設備成為可能。比如,癱瘓病人儘管脊髓受到損傷,但假肢仍能通過讀取大腦的指令,完成一些簡單動作。但也有壞處:沒有個人隱私的世界會非常可怕,如果做間諜臥底可能無處藏身。科學家指出,目前的技術只能確認已知的圖片,對電腦沒有“彙編”的新圖片就失靈了。事實上此技術還不能完全識出你最內心的想法,加朗教授開玩笑說,某些心藏詭秘的人要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還有的是時間。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