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皮膚藥物過敏
Ellie是隻五歲的混種母犬,因為快速惡化的皮膚問題就診,外觀上眼睛周圍、鼻頭周圍、嘴巴與肛門會陰周圍出現嚴重的皮膚潰爛的病灶,此外也出現厭食、高燒的現象。由於Ellie皮膚病灶與分佈的特徵,加上在此次皮膚問題發生前因泌尿道的問題接受治療等病史,因此大致上可以將皮膚藥物過敏列為Ellie的主要問題。
大多數的飼主常把藥物引起的不適症狀(如噁心、嘔吐或食慾不振等),誤認為藥物過敏,其實這些因服藥所引起的不適,大多只是藥物的副作用,或者是因藥味所造成的胃腸不適,通常在停藥後副作用即可獲得緩解。
藥物除了其副作用會造成動物不適外,另一類是在服用或注射後,引起全身性免疫反應,出現特定的皮膚病灶表現,這就是皮膚藥物過敏。有時藥物過敏也可能造成全身的過敏性休克,使動物猝亡。
犬貓皮膚藥物過敏因為涉及的過敏反應機制十分複雜,因此臨床呈象也十分多樣化,主要的類別包括上皮中毒壞死性溶解、多型紅斑等。任何藥物都有可能引起特異體質的動物產生過敏,但一些常用的抗生素是造成犬貓皮膚藥物過敏的主要原因,如盤尼西林、安比西林、頭孢子素、磺胺劑等。
Ellie的皮膚切片證實是上皮中毒壞死性溶解,推測造成的原因是先前治療泌尿道感染時使用的抗生素(頭孢子素)。在八週積極的治療後,已恢復原先快樂的傻樣。由於Ellie的爸媽希望確切知道是何種藥物造成皮膚藥物過敏,因此勇敢地嘗試激發測試(再次服用或注射懷疑的藥物後,如果重現相同的皮膚病灶,便可確診)。果真在服用頭孢子素後的第二天,就在嘴巴與肛門會陰周圍出現皮膚潰爛的病灶。將來Ellie的爸媽必須提醒動物醫師:牠不可再使用頭孢子素類的抗生素。
藥物過敏是無法預測的,通常只有在接觸致過敏的藥物並出現症狀後才能得知個體是否藥物過敏的特異體質。不幸的是,一但誘發藥物的過敏反應後,即使停用藥物,病灶並不會消失,需要積極治療。因此,犬貓服藥後,若出現皮膚紅腫、紅疹甚至潰瘍,便一定要立刻停藥並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