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遊瑞士/火車即風景!見過會轉彎的世界遺產嗎?

遊瑞士/火車即風景!見過會轉彎的世界遺產嗎?

曾在一本介紹瑞士鐵道的書裡,讀過這麼句雋語:「瑞士的火車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移動工具定義,火車本身就提供了欣賞的條件。」而當我真的踏上瑞士土地,乘坐過那車廂由內至外、風格迥異的國鐵、私鐵與登山鐵道,飽覽窗外一幕幕更迭的阿爾卑斯風景,才認定所言不虛。打心底除了欣賞,還帶點欽羨與反思:山國子民,親近山、認識山,進而愛護山,不是天經地義嗎?

瑞士與台灣一樣多山,但不同的是,在台灣除了合歡、石門等公路已通的高山之外,想登臨海拔三千以上的崇山峻嶺,免不了得背起行囊,用體能換取美景;但在瑞士,發達的鐵路網降低門檻,能讓人輕鬆滿足攬勝的渴望,即使八十老嫗,也能輕鬆暢遊,各式的登山火車、景觀列車,更成為外國觀光客必不可錯過的感動體驗。

▲搭全世界最慢的火車!為何還是嫌它跑太快?(記者田欣雲攝影)

▲台灣雪山上的三六九山莊,海拔3100公尺,若非登山客在冬季造訪,很難想像台灣也有這麼美的雪景。(記者田欣雲攝影)

要說瑞士最出名的觀景鐵路,絕非「冰河列車(Glacier Express)」莫屬。紅豔的車廂,「奔馳」在聖摩里茲(St. Moritz)與策馬特(Zermatt)之間,大面積的車窗從頭頂明亮至腰際,貪心地收納山光水色入眼。

不過講「奔馳」是誇張了點,人說火車快飛,但冰河列車向來以「慢」聞名,全線近三百公里距離,用時速40行駛,得了個「全世界最慢火車」的渾號,卻讓我能細細品味沿途風光,有時竟覺得它還太快了些!


▲冰河列車於1930年開始營運,往返聖摩里茲至策馬特之間,是瑞士最著名的景觀列車路線。(記者田欣雲攝影)
從聖摩里茲出發,至圖西斯(Thusis)之前,是冰河列車所屬勞蒂亞鐵路(Rhätische Bahn, RhB)的阿爾布拉(Albula)區間,運行在這段已登錄世界遺產的路線上,不可錯過的勝景,自然是聳立深谷之上的蘭德瓦瑟(Landwasser)大橋,若非導遊提醒、從菲利茲爾(Filisur)離站就開始戒備,很容易被冷不防現身的壯麗殺得措手不及!當時的我,已先暫離不能開窗的景觀車廂,轉進空貨車廂的氣窗邊就定位,穿過短短隧道後,列車像紅雲般瞬地浮遊在拔地65公尺的羅馬拱橋上,顧不得冷風陣陣,拿起相機瞻前顧後地放肆快門,終捕捉到幾張動人弧線。


▲蘭德瓦瑟拱橋全長142公尺,距河谷地面約65公尺,列車一出隧道,勝景立現。(記者田欣雲攝影)

與萊茵河相伴一陣、又揮手道別後,海拔再由低而高,列車至迪森蒂斯(Disentis)換個車頭,續往烏里州山頭上走,此時座位旁卻飄來飯菜香,引逗味蕾。鋪上餐巾、置好刀叉,待侍者為我添上佳餚,行進間燉肉不跌、湯汁不灑,是他們的本事,餐後來塊提拉米蘇,畫下完美句點。雖說三道式套餐所費不貲,但能在銀色世界包圍下,戴上墨鏡吃這暖呼呼的一餐,又是多麼難得的人生經歷?

▲侍者在列車行進間,為乘客添上佳餚。(記者田欣雲攝影)

私心而論,比起冰河列車的盛名遠播,我更偏愛伯尼納鐵路(Bernina Express)的娟秀精緻。如果說,總車程8小時的冰河列車,是篇文采熠熠的長篇小說,那伯尼納鐵路必定是教人回味再三的絕美散文,篇制雖不大,但高山、湖泊、落葉松、原始林、跨谷聳立的石拱橋、漆黑百米的長隧道,一樣不缺,臨高可俯瞰小村莊的教堂尖塔,連乘坐冰河列車都難得相見的冰河,也能瞧上數條,彷彿她才是「正港」的「冰河」列車。


▲伯尼納鐵路可謂濃縮版的冰河列車,一路上風景不斷。(記者田欣雲攝影)

▲生活在阿爾卑斯山上的羱羊,又稱大角羊,出現在格勞賓登州的州徽之中。行駛在格勞賓登州的伯尼納鐵路,購物推車即採用羱羊造型,另有販售可愛的羱羊玩偶。(記者田欣雲攝影)

與阿爾布拉區間一道,伯尼納路線同於2008年7月登錄世界遺產之列,從緊鄰瑞士東南隅的義大利提拉諾(Tirano)出發,兩個半小時抵達聖摩里茲,其間精采處如熬中藥般、三碗水煎成一碗,濃度自是目不暇給。剛離提拉諾站十餘分鐘,映入眼簾的,就是伯尼納鐵路最經典的360度大迴旋。列車開上羅馬式拱橋,兜個直徑140公尺的大圈子後,直奔米雷拉哥湖(Miralago)尋覓阿爾卑斯倒影,之後帕留冰河、白湖、伯尼納冰河、莫爾特拉奇冰河等勝景不一而足、忽左忽右,足夠愛拍照的乘客一路忙到起身下車。

▲伯尼納鐵路最經典路徑,就是這段360度大迴旋。(記者田欣雲攝影,左上圖取自RhB網站)

大迴旋的原因,不外乎是為了克服地形、以距離長度換取爬坡高度,但真正的爬山之王,則是在瑞士已有百餘年歷史的登山鐵道。從1871年瑞奇山登山鐵路(Rigi Bahnen)開始,瑞士運用純熟的齒軌技術,克服坡度障礙,將一車車嚮往阿爾卑斯風景的觀光客往山上送。像前述的冰河列車,能在短短20公里從海拔1130m的迪森蒂斯,爬至2033m的上阿爾卑斯隘口(Oberalppass),靠的就是轉換齒軌機車。而能代表瑞士的登山鐵道,公認有二:哥諾葛拉特鐵道(GGB, Gornergratbahn)與少女峰鐵道(JB, Jungfraubahn)。

▲想弄清楚鐵軌有無鋪設齒軌的差異為何?格林德瓦(Grindelwald)月台上,右側是從茵特拉根東站(Interlaken Ost)駛來的一般鐵路BOB(Berner Oberland-Bahn),左側是準備前往小夏戴克(Kleine Scheidegg)的登山鐵道WAB(Wengernalpbahn),兩相對比,一目了然。(記者田欣雲攝影)

車窗景觀隨時有馬特洪峰相伴,是哥諾葛拉特鐵道的迷人之處,可惜我上山時雪霧漫天、無從領略,倒是對通往歐洲之巔的少女峰鐵道留下深刻印象。1912年誕生的少女峰鐵道,去年剛過百歲生日,回顧從前,瑞士人想攀少女峰,就如同今日我們登台灣百嶽(合歡主峰、石門山除外),除非有登山客般過人膂力,否則斷難一親芳澤。


▲搭乘哥諾葛拉特鐵道,抵達海拔2582公尺的利菲爾堡(Riffelberg)站,可惜天公不作美,未能一睹馬特洪峰面貌。(記者田欣雲攝影)

▲登山鐵道利用齒軌爬坡,不但坐起來的聲音、震動感受大不同,行駛較陡路段,乘客還能學上一段麥可絕技。(記者田欣雲攝影)

但時至今日,靠著費時16年(1896-1912)建成的少女峰鐵道,不消兩小時,就能從海拔1034m的格林德瓦(Grindelwald),登抵3454m的歐洲最高火車站「少女峰站」。想賞西歐最長的阿雷奇冰河美景?有的;想吃熱騰騰歐陸美食佐瑞士巧克力?有的;打電話、上網、寄明信片、甚至買隻百萬名表贈親友,這雲端上的車站內通通可以滿足您,遑論欣賞那視覺效果一流的少女峰環景紀錄片,或遊走冰川深處的冰宮世界。不怕冷?按個電梯直達雪原,在不犯高山症的前提下,與「少女」恣意拍照、同旅伴笑鬧由人。

▲少女峰鐵道運行於小夏戴克站至少女峰站之間,約莫50分鐘的車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隧道裡行駛,但列車會在Eigerwand與Eismeer兩站各臨停5分鐘,遊客可把握時間下車遠眺瓦萊群峰。(記者田欣雲攝影)

▲海拔三千多公尺的歐洲最高火車站「少女峰站」裡,吃喝玩樂一應俱全。(記者田欣雲攝影)


▲在雪原上恣意與少女峰拍照、和旅伴笑鬧。(記者田欣雲攝影)

進入站內Alpine Sensation空間,我倚在電動手扶梯上,透過壁畫與黑白照片,認識少女峰鐵道的建造點滴:設計師阿道夫(Adolf Guyer-Zeller)擘劃的行車路徑,隨著雷射光跡、在石板上畫出線條,他卻來不及為鐵道接生,便與世長辭;抬頭,刻意裸露的岩層,說著工程施做的艱辛、意外的奪命,讓少女掙扎了16年才呱呱墜地。但如今,少女峰鐵道在瑞士的觀光產業中,早已屹立百年、不可或缺,海拔三千也能平易近人;而我們的高山呢?對普羅大眾而言,似乎還在天邊,還在行腳節目中,還在齊柏林的電影裡,等著被您我看見。


▲Alpine Sensation空間,描述少女峰鐵道興造的蓽路藍縷,而這些都已是百年前的故事了。(記者田欣雲攝影)

冬遊瑞士觀光資訊

冬遊瑞士,舉目所及盡是一片白茫茫的雪世界嗎?經營瑞士旅遊多年、一陽旅行社總經理楊振發表示,瑞士的緯度與北海道、哈爾濱相仿,但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較同緯度他地溫暖許多,加上室內皆有暖氣供應,還曾有團客反映,覺得台灣濕冷起來比瑞士還凍呢!

瑞士冬天積雪區域,多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山區,一般地區尚有綠意,並非到處冰天雪地。乘坐大型纜車、登山火車上高山,能欣賞南針峰、馬特宏峰、少女峰等優美景致;搭旋轉纜車到鐵力士山,還能體驗雪上飛碟、雪地自行車等有趣的動態活動。像聖摩里茲、策馬特等滑雪勝地,在冬天可是熱鬧得很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