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個人化醫療

個人化醫療

「基因工程」是近年來科學界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最近甚至有基因療法可以治療耳聾,中研院生物科學與醫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杜邦憲教授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可以發展個人化醫療,針對個人的需要提供不同的療法,陽明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研究所教授張南驥教授也舉例,如同一種藥在不同人種身上作用不盡相同,就是因為基因上的差別。
在台灣醒報與台灣藝術台共同製作的「2100醒報現場」節目,張南驥教授及杜邦憲教授表示,現在的基因工程跟過去比起來發展很快,對醫療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在個人化醫療方面。
張南驥說,基因是人類的創造藍圖,當七八年前對基因解碼,人類知道了基因跟人類行為之間的關係,因為知道了這個藍圖,就可以擔任「基因維修員」。杜邦憲也說,基因工程對於醫療的影響很大,過去大家說的「個人化醫療」,針對不同基因用藥,未來會一步步實現。
杜邦憲進一步說明,個人化醫療是指針對個別不同人的基因做治療,例如藉由基因知道你會對哪些藥物過敏等,瞭解基因的演變,可以成為個人化治療的基本資料,用藥就可以更精準,副作用也可以越來越小。
「從前說對症下藥,但其實同一種藥在黑人、白人、黃種人身上都會有不同的反應,就是因為基因上的差別。」不過張南驥也說,基因的組成不是唯一決定人健不健康的方法,如最近有個例子,同卵雙生子其中一位患有神經退化疾病,研究另一位卻沒有同樣的症狀,證明不是基因的關係。
對於近幾年開始流行的儲存臍帶血,兩位教授都持肯定的態度,張南驥說,臍帶血裡面有很多幹細胞,一旦到身體裡,哪裡有問題就會去補。「去肝就補肝、去腎就修腎。」他表示,臍帶血本來是要丟棄的,存起來反而有幫助。
杜邦憲也說,自己的臍帶血用在自己身上,不會有任何排斥作用,至於價錢問題,「可以部分納入健保給付。」他說,這不但可以減輕家庭負擔,越多人用也會降低成本。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