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最新潮遊港線路 只逛街市不看景

最新潮遊港線路 只逛街市不看景

 粵語稱「菜市場」作「街市」。在香港最傳統的街市都是露天的。近數十年政府老覺得這種老街市影響衛生,叫賣聲滋擾居民,所以一直努力把攤檔搬進政府興建的市政大廈室內街市。但在香港,很多事情不是政府意志所能左右的。


  香港街市 熱鬧依然

  我家附近也有一個市政大廈室內街市,但大媽們認爲位置「不就腳」(不方便),而且室內街市攤檔要交租,菜價不免略貴。結果,大媽們用腳投票,還都是 去老街市買菜,室內街市生意差,很多攤檔陸續又遷回老街市了。這樣,政府只得改變方針,重點治理露天街市的環境衛生,而不再要求他們遷走了。

  在我心目中,這種露天街市是最有活力、最有舊區情調的地方。在這裡看到尋常百姓家的生活,比什麼旅遊景點都好看。

  江門靚鴨腎

  賣乾貨的攤檔。其中一個牌上寫著「江門靚鴨腎」。江門是廣東省的一個城市,在香港有不少關於江門的笑話,原因是粵語裡「江門」正好和「肛門」同音, 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是「清潔江門,人人有責」。不過這不是歧視江門人啦,江門的東西很好吃,聞名珠三角,大家還是對那城市蠻有好感的,只是開個玩笑而已。

  香港的鮮花檔

  一個鮮花檔。爲什麼菜市場會賣鮮花呢?是不是香港的大媽們喜歡送花給人家呢?當然不是了,香港的大媽們可沒有那些小資情調。香港很多家庭裡都有供奉祖先牌位、土地公、灶君、觀音等神祇,拜神要插鮮花,所以菜市場有鮮花賣了。


 傳統的雙囍椰子

  雙囍椰子,還有各式傳統結婚禮餅。在香港男女結婚還是要過大禮的,所以說香港表面看來很洋化,其實骨子裡比內地更傳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