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龍
閩南語將舞龍稱為“弄龍”,每年春節、元宵或其他寺廟盛會慶典舞弄。
龍的形象各有特色。龍身用竹蔑紮成空心圓筒,中間穿以木柄以便手擎,節數十餘節不等,兩頭為龍首及龍尾,裹以彩繪之布質龍身,稱為“布龍”;如每一節內可以點燭者,稱為“龍燈”,亦稱“火龍”;此外尚有由蝴蝶狀組成的“百葉龍”,點燃炷香的“香火龍”,用木板凳組成的“板凳龍”,以及由稻草紮成的“草龍”等。
弄龍分有男龍隊、女龍隊、兒童龍隊。龍的身長大致為20至60米、20至50節,操演者20至50人。弄龍時,在鼓樂伴奏下,先由一人持彩球引龍作舞,是謂“遊龍戲珠”。龍珠掣動全局,舉珠者,要有武功,翻、滾、打、鬥都運用戲曲武打程式,龍頭隨珠舞動,龍身節節相隨,龍尾擺動殿後。弄龍的全程為:“青龍出海”、“騰雲駕霧”、“龍遊鯉城”、“跳躍龍門”、“龍盤礁石”、“青龍滾珠”等。
弄龍時,一般是男隊只打擊樂,女隊加奏管弦。而舞龍隊伍,文武結合,有時結合“拍胸舞”、“踢球舞”及“豐收舞”等,也有持刀持棍者,在旁打南少林套路武功技法,加強氣氛。
另有一種"香龍舞",以粗草繩或麻繩紮成龍脊,在龍脊上點香,使其成為一條舞動著的火龍。長度不如布製的"龍",舞動時也沒有它的靈活,動作套路也較簡單,只為迎神賽會所專用。解放後己少見。中國民間"舞龍"起始很早,泉州地區究竟始見何時不見記載。但從其稱為"弄龍"與唐特有的"戲弄"聯繫,可能不遲於唐,泉州即有"弄龍"這一表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