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瑞獸麒麟獻吉祥

瑞獸麒麟獻吉祥

唐代,武則天在她母親的墓前,用石頭雕刻了一頭高大威武的麒麟,作為守陵之獸。它的形體雄偉豐滿,平仰的頸部長著微曲的一角,雙耳平翹,雙目有神,圓蹄子,長尾巴,身上兩邊還有雲狀飛翼,說明這是能夠飛騰天空,穿行日月的神獸。

早在周,我國就有麒麟的傳說。當時,麒麟和鳳、龍、龜,並稱為“四靈”,又為“四靈”之首。它的具體藝術形象,最早可能自秦始皇的陵墓石刻,但目前已無法見到。漢代的麒麟形象,與現在的鹿相似,唯頭上有獨角,角上長肉球。記載最詳細的是《毛詩正義》,書中說:“麟,麋身,馬足,牛尾黃毛,圓蹄,角端有肉……”民間俗稱“四不象”。

實際上,麒麟這種怪獸並不存在,它只是人們幻想、神化和美化了的“靈物”,主要是歷代統治者在心理和政治上的需要,並藉此歌頌盛世。歷史上“西狩獲麟”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春秋》中記載:哀公十四年春天,在西部狩獵,捕獲麒麟。此事被孔子知道後,十分哀傷,他流淚悲歎周王室,註定要衰亡。因為古代認為麒麟是給人們帶來吉祥的瑞獸,它被射死捕獲則被視為是凶兆,也是王室將亡的預兆。因此,孔子就中斷了他的《春秋》寫作,後由其弟子續成。因此,後人稱《春秋》為《麟經》,也稱《麟史》。從這點可看出,那時對麒麟的信仰已經很深了。

傳說中的麒麟,性格溫良,“不履(踩)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生肉,是“設武備而不用”的有德性的“仁魯”。因此,歷代帝王都愛麟。把它的出現,視為國之奇瑞,以示自己皇威顯赫,詔世清明。漢武帝也曾獲過白麟,為此更改年號,並鑄黃金為鱗足馬蹄之形,被稱為“麟趾金”,俗稱“馬蹄金”——根據漢墓發掘的實物來看,寬在六釐米左右,厚達二釐米左右,重約半斤,相當於當時的一斤。漢武帝還令丞相蕭何在長安的未央宮中,建造了一座麒麟閣,閣上掛了霍光、杜延年、張安世等十一位元功臣圖像,以此表彰他們的功績,唐代詩人杜甫曾為此發出慨歎:“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麟現”被宣揚為聖王的“嘉瑞偵祥”,是太平盛世降臨的象徵。

民間也視麒麟為吉祥如意的象徵。在江南地區,每逢春節,人們便抬著用竹骨紙紮的麒麟,配上鑼鼓伴奏,依次到各家門前演唱,以示祝賀,俗叫“麒麟唱”。其內容大都為祝賀新年,也可唱生產農事,也可詠歎古人,也可以講唱故事。被賀人家都歡欣地認為是麒麟給他們帶來了吉樣。

但最普遍的是所謂“麒麟送子”的習俗。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古代有位畫師,老而無子。畫師偏愛畫麒麟,屋裏掛滿他所畫的各種稀奇古怪的麒麟。有天晚上,他突然看到一匹金光閃閃的麒麟,身上馱著一個小孩子,朝著他走來。畫師一高興,笑醒了,原來是場夢。第二年,他老伴便得一“老來子”,生下後,聰明絕頂,六歲就能賦詩作畫,人們稱這孩子為“麒麟童”。於是,這一習俗就在民間廣泛傳開了。每逢春節,民間有張貼《麒麟送子》的年畫和舉行“麒麟送子”的習俗。前者畫面主題突出,描繪生動有趣,畫面正中是個匹龍頭、獅尾、鹿身、細腿、馬足、全身披甲鱗的麒麟,背上馱著一個手抱蓮蓬的兒童,寓“連生貴子”之意。後面跟隨送子的女子,穿戴華貴,溫柔可愛。背景則是祥雲繚繞,充滿著“天賜貴子”的喜慶吉祥氣氛。後者是在春節時,送紙紮麒麟(下巴上有許多鬍鬚):上門演唱時,那些未生孩子的婦女或者才過門的小媳婦,往往被一些大嫂們,連拖帶拽的把她們推到“麒麟”面前拽鬍子。據說是拽一根就能生一子,拽二根就生雙胎。在戲耍麒麟時,旁邊則有人唱著“早生貴子早得福”、“壽比南山不老松”等一類吉利話。唱完,每家都得給錢致謝。

麒麟,本是人們幻想所塑造的奇獸,是不足為信的。舊時由於符合農民祈求多子多孫的心理而受到歡迎。但麒麟作為一種藝術形象,它仍然為人們所熟悉,所喜愛。至今民間還有把麒麟刻為小掛件,給孩子們套在頸上,以祈求幸福和健康的習俗。豐富多彩的麒麟藝術造型,反映了我們傳統的藝術風格和高超的技術水準,並成為我國文化藝術遺產中的珍貴財富。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