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皇帝)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皇帝)



首都 北京
皇宮 紫禁城
年號 順治(滿語:ᡳᠵᡳᠰᡥᡡᠨ ᡩᠠᠰᠠᠨ,大詞典轉寫:izhis'huun dasan)
名 福臨(滿語:ᡶᡠᠯᡳᠨ,大詞典轉寫:Fulin)
出生 1638年
出生地 中國盛京
逝世 1661年 (22歲)
中國北京
廟號 清世祖
諡號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陵墓 孝陵
父親 皇太極
母親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皇后 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

順治帝,即大清世祖章皇帝,滿洲愛新覺羅氏,名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太宗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第九子。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3月15日)戌時生於盛京,其母為永福宮莊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孝莊文皇后。

生平
崇德八年二月十六(1643年4月4日)承襲父位,時年6歲,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及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實際清廷由多爾袞控制。1644年改元順治。九月自盛京遷都北京,十月初一(1644年10月30日)即皇帝位於武英殿。福臨是於順治元年入關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歲(1651年)親政。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1661年2月5日)子時崩於紫禁城內的養心殿,年僅22歲。《清史稿》和《清世祖實錄》記載「丁是夜子時,上崩於養心殿」,至於世祖到底是怎麼離位的傳統上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世祖在順治十八年因病而死。具體原因是因為愛子、寵妃的相繼病亡,福臨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擊,身體每況愈下,後又染上了天花駕崩。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檔案支持第一種說法。據歷史文獻記載,福臨確實想要出家,但受到皇宮內保守勢力的極度反對,最終未能成行;而不久則死於天花。他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皈依禪門的皇帝。

第二種廣泛流傳於民間,常為小說戲曲採用,說順治係因愛妃董鄂妃病逝,故而出家隱遁。這種說法一般把董鄂妃與董小宛誤作同一人。根據史學界的考證已經基本否定這種說法。明清史專家何齡修說:「順治的祭奠儀式陰森恐怖,可看出其死因複雜。」

此外,在2004年時廈門新出古書手抄本〈延平郡王起義實錄〉中載,順治係於親征廈門時遭鄭成功炮擊斃命,但此說並無其他證據支持,僅為野史家言[1]。

1663年葬入河北遵化清東陵的孝陵內。有8子、6女。

世祖離位後,皇三子玄燁於順治十八年繼承皇位,史稱康熙帝。

評價
親政後,在其母孝莊文皇后的幫助下,他整頓吏治,注重農業生產,提倡節約,減免苛捐雜稅,廣開言路,網羅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為鞏固清王朝統治作出了貢獻,初創了清王朝走向強盛的新局面。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

本朝大事記

崇德八年(1643年)
八月庚午,愛新覺羅皇太極崩。
八月丁丑,多羅郡王阿達禮、固山貝子碩託謀立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禮親王代善與多爾袞發其謀。阿達禮、碩託伏誅。

順治元年(1644年)
正月 順治帝御大政殿(篤恭殿)受賀,命禮親王代善勿拜。
三月 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崇禎帝自縊。
四月二十二,多爾袞在明將吳三桂指引下,乘明亡之亂率清軍進入山海關,擊敗了李自成的大順軍。
九月,自盛京遷都北京。
十月初一,即皇帝位於武英殿。

順治七年(1650年)
十二月九日,多爾袞出塞射獵,墜馬死於塞外。
福臨親政。

順治八年(1651年)
二月,已故的多爾袞被抄家。
八月十三日,福臨娶舅父科爾沁親王吳克善(孝莊文皇后兄)女博爾濟吉特氏為后。

順治十年(1653年)
正月 諭令改變僅有滿臣奏事的局面,此後,凡章奏,令滿漢侍郎、卿以上會同奏進。
七月 以皇太后諭,發內廷節省銀八萬兩賑濟遇水災民。
八月 以太宗十四女和碩公主下嫁平西王吳三桂子吳應熊。
九月 福臨不顧群臣的多次苦諫,廢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一年(1654年)
六月,遵太后命,立吳克善孫女為后。

順治十三年(1656年)
八月,董鄂氏入宮,封為賢妃。
十二月 冊內大臣鄂碩女董鄂氏為皇貴妃,頒恩赦。

順治十七年(1660年)
董鄂妃逝。

順治十八年(1661年)
董鄂妃逝後四個月,正月初七日子刻,福臨崩於紫禁城內的養心殿。

順治家族列表
父親皇太極
母親孝莊文皇后
妻妾:
廢后,靜妃,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皇太后的哥哥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和順治皇帝是姑表兄妹。順治八年八月冊為皇后,因兩人性格不合(《清史稿》中記載「上好簡樸,后則嗜奢侈,又妒」),順治十年被廢。
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綽爾濟的女兒,是孝莊皇太后的侄孫女,也是順治皇帝侄女,順治十一年五月,聘為妃,六月,冊立為皇后。康熙皇帝即位後,尊為皇太后,居慈仁宮。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崩,年七十七。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滿州鑲黃旗人,都統佟圖賴女,生於崇德五年,順治初年入宮,為庶妃,生皇三子玄燁(康熙),而後晉號康妃。康熙即位後尊為慈和皇太后,於康熙二年二月崩,年二十四。
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滿州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女,生於崇德四年,十八歲入宮,入宮後即寵冠後宮,順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立為賢妃,九月,進皇貴妃(十二月行冊封禮)。順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生皇四子榮親王;順治十七年八月,薨。順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一,追贈孝獻端敬皇后。
貞妃,董鄂氏,一等阿達哈哈番巴度的女兒,孝獻皇后族妹。順治皇帝崩後,她即隨之殉葬。康熙帝追封為皇考貞妃。
淑惠妃,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的妹妹。順治十一年,冊為妃。康熙十二年,尊封為皇考淑惠妃。
恭靖妃,浩齊特博爾濟吉特氏,多羅額爾德尼郡王博羅特女。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四,尊為皇考恭靖妃。
端順妃,阿巴亥博爾濟吉特氏,一等台吉布達希布女。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四,尊為皇考端順妃。
寧愨妃,董鄂氏,長史喀濟海女。順治十年,生皇二子福全;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四,尊為皇考寧愨妃。
恪妃,石氏。是吏部侍郎石申的女兒。康熙六年薨,是宮裡正妃中唯一漢人妃子。
庶妃,穆克圖氏,一子,永幹,八歲殤。[2]
庶妃,巴氏,一子牛鈕,為世祖長子,二歲殤,二女,分別與六歲和七歲時夭折
庶妃,陳氏,一子,常寧。
庶妃,唐氏,一子,奇授,七歲時夭折。
庶妃,鈕氏,一子,隆禧。
庶妃,楊氏,一女,下嫁納爾杜。
庶妃,烏蘇氏,一女,八歲殤。
庶妃,納喇氏,一女,五歲殤。
兒子(共8人有記載)
皇長子牛鈕
皇次子福全
皇三子玄燁(順治十八年立為皇太子,即康熙皇帝)
皇四子榮親王(順治十四年立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
皇五子常寧
皇六子奇授
皇七子隆禧
皇八子永幹
女兒(6人)
皇長女(1652~1653),順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陳氏,順治十年十月殤。
皇二女和碩恭愨長公主,母庶妃楊氏。
皇三女(1653~1658),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順治十五年三月殤。
皇四女(1654~1661),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烏蘇氏,順治十八年三月殤。
皇五女(1654~1660),順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殤。
皇六女(1657~1661),順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母庶妃那拉氏,順治十八年二月殤。
養女(3人)
和碩和順公主,承澤親王碩塞女。
和碩柔嘉公主,安郡王岳樂女。
固倫端敏公主,簡親王濟度女。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