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

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



挑戰者號太空梭(STS Challenger STA-099/OV-099)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甘迺迪太空中心旗下的一架太空梭。1983年開始被用在軌道載具(Orbiter Vehicle)用途,但不幸在1986年時於任務中爆炸墜毀。

挑戰者號太空梭(STS Challenger,STS是太空運輸系統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的縮寫,是美國官方對於太空梭這種設備的正式稱呼)是美國航空太空總署(NASA)旗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太空梭。開發初期原本是被作為高擬真結構測試體(high-fidelity Structural Test Article,因此初期機身代號為STA-099),但在挑戰者號完成初期測試任務後,被改裝成正式的軌道載具(Orbiter Vehicle,因此代號改為OV-099),並於1983年4月4日正式進行任務首航。

然而很不幸,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於美國東岸時間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時39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6時39分)發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上空。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後,因其右側固體火箭助推器(SRB)的O型環密封圈失效,毗鄰的外部燃料艙在泄漏出的火焰的高溫燒灼下結構失效,使高速飛行中的太空梭在空氣阻力的作用下於發射後的第73秒解體,機上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挑戰者號的殘骸散落在大海中,後來被遠程搜救隊打撈了上來。


挑戰者號太空梭發生事故起飛畫面(左圖), 太空梭外表出現不明火焰(中圖), 開始解體(右圖)

這次災難性事故導致美國的太空梭飛行計劃被凍結了長達32個月之久。在此期間,美國總統隆納·雷根委派羅傑斯委員會對該事故進行調查。羅傑斯委員會發現,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組織文化與決策過程中的缺陷與錯誤是導致這次事件的關鍵因素。NASA的管理層事前已經知道承包商莫頓·塞奧科公司設計的固體火箭助推器存在潛在的缺陷,但未能提出改進意見。他們也忽視了工程師對於在低溫下進行發射的危險性發出的警告,並未能充分地將這些技術隱患報告給他們的上級。羅傑斯委員會向NASA提出了9項建議,並要求NASA在繼續太空梭飛行計劃前貫徹這些建議。


挑戰者號最後一次飛行的全體成員

在該事故中遇難的太空人克麗斯塔·麥考利夫是太空教學計劃的第一名成員。她原本準備在太空中向學生授課,因此許多學生觀看了挑戰者號的發射直播。這次事故的媒體覆蓋面非常廣:一項研究的民意調查顯示,85%的美國人在事故發生後一個小時內已經聽聞這次事件的新聞;挑戰者號災難也成為此後工程安全教育中的一個常見案例。

不朽的“挑戰者”號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是美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飛機。原計劃是將它作為高仿真結構測試體,但在其完成初期測試任務後,被改裝成正式的太空往返運輸工具,並于1983年4月4日正式進行首航任務。1986年1月28日失事之前,在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內,它一次次頻繁地升空,成功地執行過9次太空任務,幾乎每一次都是成就顯赫,為航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1983年4月4日,它第一次太空飛行,在完成放飛一顆數據追蹤中繼衛星的任務期間實現了第一次在航天飛機上進行太空漫步。

  1983年6月18日,在它的第二次太空飛行中,莎莉?萊德成為美國第一位女太空人。

  1983年8月30日,第三次太空飛行,首次實現黑夜發射,6天後又在黑夜降落,同時,宇航員吉昂?布魯佛成為第一位“登天”的非洲裔美國人。

  1984年2月3日,第四次太空飛行,雖然放飛兩顆通訊衛星的主要任務失敗了,但在這次升空過程中,宇航員麥坎德列斯和斯圖爾特不系安全索離開航天飛機,實現人類首次不系繩的太空漫步。

  1984年10月5日,第六次太空飛行的主要任務是放飛地球輻射分析衛星,這次是航天飛機歷史上首次搭載7名宇航員升空,從此,航天飛機經常運送7名宇航員。同時,這次也是第一次有兩位女性宇航員參與的太空任務,並且其中的凱瑟琳?甦利文成為第一位進行太空漫步的美國女太空人。

  1986年1月28日,是它的第十次任務,主要是放飛TDRS-2號衛星和觀測哈雷彗星的設備。這一天,卡納維拉爾角上空萬里無雲。11時39 分,“挑戰者”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了,聚集在發射現場附近看台上的成千上萬名觀眾歡呼雀躍,這些觀眾當中還有19名中學生代表,他們既是來觀看航天飛機發射的,又是來歡送他們心愛的老師麥考利夫的。1984年,NASA宣布將邀請一位教師參加航天飛機的飛行,計劃在太空通過電視向美國和加拿大的幾百萬中小學生講授兩節有關太空和飛行的科普課,還將在航天飛機上參加幾項科學表演,錄像後也要向學生們播放,學生們還可以向麥考利夫提問。當孩子們看到航天飛機載著他們的老師升空的壯觀場面時,激動得又吹喇叭又敲鼓。然而,僅僅70秒鐘之後,航天飛機就發生了爆炸,機身變成了一團桔紅色的火球,慢慢地在煙霧中消失了。耗資12億美元的“挑戰者”號頃刻之間化為烏有。爆炸後的碎片在發射場東南方大西洋上空散落了1小時之久,機上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

  這次震驚世界的事故,使人們永遠記住了“挑戰者”號航天飛機上7位為科學事業獻身的勇士們。機長弗朗西斯?斯科比,46歲,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高級飛行器試驗飛行員;駕駛員邁克爾?史密斯,40歲,曾任戰斗機飛行員,獲得過多枚獎章;女宇航員朱迪絲?雷斯尼克,36歲,愛好音樂,彈得一手好鋼琴;羅納德?麥克奈爾,35歲,來自加利福尼亞州,他夢想著親身體會在失重的太空中吹奏薩克斯管的感受;埃利森?鬼冢,39歲,美籍日本人,他早就夢想著有一天去月球旅行;格里高利?杰維斯,41歲,畢業于紐約州立大學巴法洛分校,隨身攜帶著母校送給他的一面小旗子;最後一位是來自新罕布什爾州康科德中學的女教師克里斯塔?麥考利夫,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她是從11000多名教師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師”,37歲。

  事故原因最終查明,是助推器兩個部件之間的接頭破損,噴出的燃氣燒穿了助推器的外殼,繼而引燃外掛燃料箱。燃料箱裂開後,液氫在空氣中劇烈燃燒引起航天飛機的爆炸。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