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的狄德羅─宋應星

中國的狄德羅─宋應星



宋應星畢生鑽研科學技術,與一些貪官污吏不相往來,因此他為官期間清廉正直,得到地方百姓的敬仰與愛戴。

宋應星,明朝末年江西省奉新縣人,曾任江西分宜縣教諭、福建汀州府推官及亳州知州等官職。他的代表作《天工開物》是一部科學鉅著,在人類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走訪大江南北

宋應星從小對各式各樣的生產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小時候他就經常跟著大人到處遊玩,遇到新奇的事物,總是喜歡追根究底甚至查個水落石出。在這種環境與條件下,使他累積了不少的生產知識。

宋家是世代書香世家,宋應星從小和哥哥宋應升一起讀八股文。他自幼聰敏過人,但對枯燥乏味的八股文不感興趣,以致經常受到夫子的責罵。有一天早上宋應升已經背完了七篇課文,他才緩緩地起床,夫子見狀後責備他時,他回答說:「這有何難?我把哥哥剛才背過的課文背誦一遍,不就行了嗎?」說完後便把七篇課文一字不漏地背了下來。夫子甚為驚奇,經過詢問才知道宋應升在背書時他已經醒來了,他趟在床上一邊聽哥哥背誦,一邊已經默記於心了。

他第一次應考就與哥哥同時考上舉人,一時之間「奉新二宋」聞名遐邇。可是他隨後參加六次科舉考試,竟然都名落孫山,一直到四十七歲才首次出任官職。縱使如此,他卻趁著每次進京趕考的期間,走訪大江南北,考察各種生產技術,並且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因此這六次進京雖未能考取功名,卻為他往後豐碩的科學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撰寫《天工開物》

有一次,一個做官的朋友邀請宋應星到他家做客。這位朋友家裡擺設許多大小、形狀、顏色及圖案都不一樣的花瓶。他對這些花瓶很感興趣,不斷地詢問這些花瓶的製作方法,他的朋友卻搖搖頭說:「這些花瓶的製造方法,只不過是雕蟲小技罷了,不值得讀書人學習。」他聽了後很不以為然,他認為讀書人只知求取功名,卻不重視攸關國計民生的大事,才會使很多生產技術因缺少理論的支持與驗證,才沒有留傳下來,所以決心寫一本有關生產技術的書籍,糾正讀書人這種錯誤的觀念。

他從古書中查找資料時,發現許多技術在國人自私的所謂「祖傳祕方」下失傳了。可是他不僅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激起他發揚中國傳統技術的使命感:他親自走訪各個生產場所,逐一地向工人請教技術;也從與商人的對話中,得到許多生產方面的寶貴知識。就這樣憑著自己多年不懈的努力,最後終於完成了《天工開物》這本曠世鉅著。

《天工開物》的名稱,乃是由「巧奪天工」、「開物成務」兩個名詞結合而成的。自然界的資源就是「天工」;人類創造的物質即為「開物」。亦即只要人類有足夠的知識與技能,就能創造出各種超越自然的人工產品。此書除了文字的說明外,還附有兩百多幅的插圖,精美的插圖配合文字的解說,使後人更容易理解和學到前人各種的生產技術。

《天工開物》一方面發揚前人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有許多的研究成果。例如:我國的採礦自古以來只有一些零星紀錄,而此書對於礦產的種類、產地、採掘方法與經驗,都有詳盡的記載;中國的化學知識從來沒有專書記述,而書中的冶鑄、錘鍛、燔石、五金等篇的內容,都讓人驚訝於中國古代的化學知識,竟是如此的先進與豐富。

中國工藝的百科全書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英國的李約瑟博士曾經對中國科學技術做了全面的考察後,得出這樣的結論:「保持一個西方世界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

《天工開物》充份反映我國古代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産技術,故被外國學者譽為“中國工藝的百科全書”。例如:此書是世界上第一本記載煉鋅方法的書籍;「物種發展變異理論」比德國卡弗‧沃爾弗的「種源說」早一百多年;「動物雜交培育良種」比法國比爾慈比斯雅的理論早兩百多年;還有挖煤中的瓦斯排空、巷道支扶及化學變化的質量守恒規律等,也都比當時國外的科學先進許多。尤其「骨灰蘸秧根」、「種性隨水土而分」等研究成果,更是農業史上的重大突破。

《天工開物》發行到世界各地後,引起很大的迴響。據統計至1989年為止,這一本書在全世界就已經發行了16 個版本,且印刷了38次之多。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對《天工開物》也都有很高的評價:英國的達爾文說此書是「權威的著作」;法國的儒蓮稱它是「技術的百科全書」;日本的學者則認為這是一本「中國技術全貌的書籍」。

中國的狄德羅

宋應星畢生鑽研科學技術,與一些貪官污吏不相往來,因此他為官期間清廉正直,得到地方百姓的敬仰與愛戴。

除了《天工開物》之外,他還有《論氣》、《畫音歸正》、《春秋戎狄》等十幾本著作。從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他樸素的哲學思想和文學造詣,所以英國李約瑟曾經稱他是「中國的狄德羅」。(註:狄德羅是法國《百科全書》的作著與著名的哲學家)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