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是一座座落於南達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紀念公園(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Memorial)。公園內有四座高達60英尺(約合18米)的美國前總統頭像,他們分別是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托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和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這四位總統被認為代表了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
整個公園佔地面積1,278英畝(5.17平方公里), 最高處海拔為5,725 英尺 (1,745 米)。  公園由美國內政部下屬的一個分局——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進行管理,每年能吸引大約兩百萬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1885年,美國紐約的著名律師查爾斯·E·拉什莫爾(Charles E. Rushmore)將其在南達科他州布拉克山(Black Hills)所擁有的礦山附近的一座花崗岩山以其姓氏命名為「拉什莫爾山」,這就是拉什莫爾山名字的來由。數十年後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的建造計劃正式啟動後,拉什莫爾還曾捐助了5,000美元。
在拉什莫爾山上建造雕塑的初衷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們前來布拉克山地區旅遊,然而這個建造計劃卻引發了美國國會和時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之間曠日持久的爭論。
最終,建造計劃獲得了國會的批准。整個工程的建設於1927年開始,並於1941年宣告完成。

時至今日,拉什莫爾山不僅成為了一個世界級的旅遊勝地,還成為了美國文化中美國總統的象徵。同時,在當代流行文化的影響之下,拉什莫爾山也衍生出了許多其他含義。

歷史
早在1923年,就有一位名叫多恩·羅賓遜(Doane Robinson)的歷史學家提出在拉什莫爾山雕刻總統群像,以為南達科他州吸引更多遊客。
為此他在1924年說服了雕刻家格曾·博格勒姆(Gutzon Borglum)前往布拉克山地區勘察,以判定這一地區是否適宜進行這一巨大的雕刻工程。起初設想的雕刻地點是布拉克山地區的尼德爾斯(Needles),那裡有許多花崗岩柱可供雕刻。
然而後來博格勒姆發現尼德爾斯地區的花崗岩長年受侵蝕作用損耗,難以在上面雕刻如此巨大的作品。而拉什莫爾山卻符合雕刻的條件。博格勒姆在他看到拉什莫爾山時曾說:「美利堅將在這條天際線上延伸。」("America will march along that skyline.")1925年3月,美國國會正式批准建設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
此間柯立芝總統強調,除了不可缺少的華盛頓之外,雕刻的其他三位總統必須為兩位共和黨人、一位民主黨人。

從1927年10月4日到1941年10月31日,格曾·博格勒姆和約四百名工人花了整整14年時間,雕刻出了高達60英尺(約合18米)的四位美國總統巨像。這四位總統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弗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他們代表了美國前150年的歷史。博格勒姆之所以選擇這四位總統,是因為他們在美國歷史上享有的重要地位。

自1933年起,拉什莫爾山歸入國家公園管理局的管轄範圍。此後,工程師朱利安·斯波茨(Julian Spotts)對工程施工中的一些設施進行了改進。譬如他對施工用的吊車採取的加固措施,就使工人能夠更輕鬆地到達從地面到達拉什莫爾山頂部。
1934年7月4日,華盛頓的面部雕刻率先完成。
兩年後,托馬斯·傑弗遜的雕像也雕刻完成了。
第三個完工的是亞伯拉罕·林肯的雕像,這部分工程在1937年9月17日宣告竣工。同年,有人在國會提出議案,要求在整個雕刻中添加民權領袖蘇珊·安東尼(Susan B. Anthony)。
但由於當時美國政府的年度預算案中有一個附加條款,規定投入這一工程的聯邦基金只能用於已開始施工的四座雕刻上,這一計劃被迫流產。1939年,雕刻的最後一部分——西奧多·羅斯福的頭像宣告完工。

1939年,格曾·博格勒姆指導設立了雕刻家工作室(Sculptor's Studio),用於陳列相關的縮微石膏模型以及製作工具。
1941年3月,博格勒姆因血栓去世。他的兒子林肯·博格勒姆(Lincoln Borglum)接替了他的工作,繼續領導整個工程的進展。
但在他去世七個月後,工程由於受到資金問題的困擾被迫停止下來。
按照原先的計劃,四位總統的雕像應均為半身像,即雕刻要包括腰部以上所有部分。由於半途停工,華盛頓的雕像只是一座胸像,而其他三位總統的雕像更只完成了頭像部分。
整個工程共耗資989,992.32美元。值得稱道的是,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在其施工過程中沒有任何工人死亡。

1966年10月15日,拉什莫爾山被正式列入國家史跡名錄(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1975年,管理當局在老博格勒姆當年的工作室樹立了一根特製的銅柱。銅柱上端是一塊銅製的牌匾,上面鐫刻著一篇四十年前由來自內布拉斯加州的威廉·安德魯·伯基特(William Andrew Burkett)所寫就的獲獎文章。
1934年格曾·博格勒姆曾與美國報業大亨威廉·倫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合作,在後者擁有的報紙上舉辦了一次有獎徵文比賽,以擴大這一工程的影響。
最終,當時參加大學組徵文的伯基特成為了幸運兒,雖然他的文章直到1975年才被真正在拉什莫爾山留下印記,但這篇獲獎作文足以使他在當時獲得了四年的大學獎學金。
由於整個雕刻並沒有按原定計劃完成,長時間以來,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從來沒有宣佈正式落成。直到1991年7月3日,時任美國總統的老布希才為拉什莫爾山舉行了官方的落成典禮。而這一天剛好是拉什莫爾山雕刻工程結束50週年。

1998年,歷時十年的拉什莫爾山整修工程告一段落。工程中最後完工的部分包括遊客中心、博物館、總統之路〔Presidential Trail〕以及人行便道等便利遊客遊覽的設施。
整個公園(特別是主要的雕刻部分)的日常維護工作相當複雜和繁瑣,其中以清除雕像上的苔蘚並對雕像進行清洗最為艱巨,而這項工作需要經常進行。
2005年7月8日,德國的清洗機器製造商凱馳(Karcher)為總統雕像的面部進行了一次免費清潔。清潔過程中使用的高壓水溫度高達200華氏度(約合90攝氏度)

爭議
居住於附近的印第安人部落認為布拉克山是他們的聖山。在1876至1877年的布拉克山戰爭(Black Hills War)後,美國政府從拉科塔(Lakota)部落手中奪取了這塊地區,而後者則是1776年在與夏延(Cheyenne)部落的戰爭中獲得這片土地的。
此後被趕出這片地區的拉科塔人與美國政府間的矛盾一直沒有消失。
而拉什莫爾山的總統雕像也成為拉科塔人批評的靶子。
即便是在2004年有關當局任命了拉什莫爾山國家公園歷史上第一位印第安裔負責人傑勒德·貝克(Gerard Baker)之後,這樣的批評仍然沒有停止。作為對於總統山工程的回應,拉科塔人在布拉克山區的另外一個地方建造了紀念歷史上著名的拉科塔酋長狂馬的狂馬紀念雕像(Crazy Horse Memorial)。
雖然狂馬紀念雕像工程只得到了來自於美國政府的一小筆撥款,不過由於得到了狂馬生前所屬的拉科塔部落的酋長的大力支持,這座比總統山整體還略大些的雕像最終還是順利完工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