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諾曼第登陸

諾曼第登陸

諾曼第是法國與英國淵源最深的區域,與西邊的布列塔尼(Brittany)相同,隔著英倫海峽,與英國遙遙相望。西元八世紀末,維京人開始入侵並移居此地,因此取挪威人(Norsemen)之名,稱其為諾曼第(Normandy)。

戰前準備
1943年盟軍在大西洋上已經取得了反潛護航的全面勝利,保証了由美國本土運往英國的大批物資、人員安全地橫渡大西洋。英國幾乎成了一個大兵營,駐有來自十一個國家的近三百萬部隊,每個機場都停滿了飛機,每個港口都擠滿了艦船。據不完全統計,從1942年1月至1944年5月,由美國運到英國的各種物資達五百三十餘萬噸。
在所有物資中,最重要的就是登陸艇。為填補艦炮火力與部隊上陸之間的火力空白,盟軍創造性地將大炮、多管火箭炮裝上登陸艇,改裝成火力支援艇,伴隨登陸艇一起衝擊,提供不間斷的火力支援。
氣象是登陸作戰能否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証之一,為此1944年5月初盟軍最高司令部任命英國空軍上校氣象學教授斯塔格為首席氣象顧問,負責領導一個氣象組每周兩次向最高司令部報告氣象情況,5月20日起改為每天兩次匯報氣象情況。5月29日到6月2日斯塔格都報告在預定登陸日6月5日會有暴風雨,這些報告令最高司令部的所有成員憂心忡忡。6月3日航程最遠的U編隊按計劃開始登船出發,氣象預報是6月5日會有強風,艾森豪威爾決定將登陸推遲二十四小時,召回了已出發的U編隊。6月4日,英吉利海峽狂風暴雨,晚上21:30分,氣象組的科學家經仔細分析認為在6月5日過後會有一段持續約十二小時的好天氣,隨後又是狂風暴雨的惡劣天氣。這時候身為統帥的艾森豪威爾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是否在6月6日登陸?如果發起登陸,第一梯隊登陸後後續部隊可能會因天氣惡劣而無法登陸,那麼上岸的部隊將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如果取消登陸,那麼只有等到兩星期後的6月18日才有合適的潮汐和月光,這樣一來會使士氣下降,部隊組織混亂,更重要的是秘密將無法保守。那是無法想象的!艾森豪威爾思考一番後下令航程最遠的U編隊先出發,最終命令將在6月5日凌晨下達,到時候U編隊再根據這一命令返航或繼續前進。6月5日凌晨,斯塔格再次肯定6月6日將有短暫的好天氣,艾森豪威爾徵求司令部其他成員的意見,大家一致認為要在6月6日登陸。艾森豪威爾沉思片刻,有人回憶說是兩分鐘,也有人回憶說是四分鐘,最後他堅決地下令於6月6日發起登陸。──正是準確的氣象保障才幫助統帥作出了艱難的抉擇。
充足的物資供應,逼真的實戰演練,廣泛的戰前偵察,準確的氣象保障,才使得諾曼第的勝利有了切實保証和堅實基礎。
6月6日凌晨二時,第82師後續梯隊220人及部分重裝備分乘52架滑翔機飛來增援,由於雲層太厚以及德軍高射炮火的射擊,只有一半人在預定地區著陸。下午又有1174人和部分重裝備分乘176架滑翔機增援,但著陸場被德軍火力所控制,被迫改在其他地區著陸,未能與師突擊梯隊會合。至6月6日黃昏,82師共空降8100人,傷亡約500人,失蹤約750人,集合起約2000人,占領聖曼伊格里斯和薛夫杜邦渡口,未完成師的全部任務。6月7日十七時與從海上登陸的部隊會合。

諾曼地登陸
1944 年 6 月6 日清晨 6 點 25 分,為了解放納粹德國控制下的歐洲,盟軍部隊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攻。這場著名戰役始於法國西北部綿延 40 英哩的海岸「諾曼地」,並在隔年 5 月德國於柏林無條件投降後告終。
諾曼地登陸之所以有名,在於它是盟軍精密策劃的一次大型陸、海、空三棲聯合作戰;這個代號為「大君主作戰」(Operation Overlord) 的諾曼地登陸,無疑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
盟軍以海軍的猛烈砲轟,掩護陸軍的兩棲攻擊行動,並將傘兵部隊空降至敵軍內陸,企圖以前後包夾的方式,攻擊希特勒的納粹德國。
盟軍派遣約 6,500 艘船艦,將超過 13 萬名士兵的部隊送上諾曼地的五個灘頭,建立橋頭堡;空軍方面也出動了超過 12,000 架戰機,包括 1000 架載運傘兵部隊的運輸機,支援登陸作戰。
歷經 11 週的鏖戰,損失 60 萬名人員後,盟軍終於在 1944 年 8 月 25 日軍解放了巴黎,納粹德軍被迫撤退,並從此兵敗如山倒,步上敗亡之路。

德軍防衛戰略
(一)防禦陣線:自1941年開始,希特勒就下令盡速構築從挪威到西班牙沿岸的「大西洋堡壘」,結合野戰工事、堅固陣地、地雷與水中障礙,組合成堅固的防禦陣線。其設防重點以法國北部的加萊地區為主,諾曼第一帶的防衛部署較為薄弱。
(二)戰略部署:德軍在西線戰場的戰略部署,係由倫德斯特元帥指揮2個軍團共58個師的部隊,分別從法國北部、比利時、荷蘭沿海一帶實施防衛作戰。在58個師當中,有33個戰力較差的海防師,在諾曼第一帶僅部署6個師,包括3個海防師。德軍當時已失去海空優勢,僅剩少量海空軍兵力可與英美聯軍強大的兩棲特遣部隊相抗衡。
(三)誤判盟軍主力登陸地點:德軍最高統帥部雖早已預期同盟國聯軍會在法國登陸,但對於主力登陸地區的預判仍有爭論。希特勒與陸軍將領認為盟軍最有可能在加萊地區登陸,德國海軍將領則根據英軍海上布雷的情況,預判盟軍從諾曼第登陸的可能性最高。由於德軍內部意見不一致,加上同盟國軍隊的各項戰略欺敵措施奏效,遂使德軍最後認定同盟國軍隊主力將於加萊地區登陸,形成防衛部署重點錯誤。
(四)防衛體系動盪:當時,原任防衛部隊統帥倫德斯特認為,打贏反登陸作戰的關鍵,在於預備隊縱深配置後的強力反擊,因此將預備隊配置於第二線,待命實施反擊作戰。新任防衛指揮官隆美爾則認為,應利用及依託現有的堅固陣地,強化第一線部隊戰力,阻殲敵軍於登陸海灘。由於戰場主帥對於防衛部署重點的取向差異,造成德軍防衛體系動盪。

盟軍登陸作戰準備與欺敵措施

(一)對登陸地點的分析與選擇
1.加萊地區:加萊地區距英國海岸僅20海里,便於船艦航渡。德軍在此區防禦部署堅強。
2.諾曼第地區:諾曼第地區距英國約65海里,缺少良好、可供後續戰力下卸的港口。鄰近諾曼第的科唐坦半島附近河川縱橫、沼澤遍布,不利大部隊運動。德軍在此區防禦部屬薄弱。
綜觀上述分析,加萊地區離英國較近,然若從此區登陸,有可能造成重大傷亡;諾曼第地區離英國較遠,但與英國登陸上艦港口、空軍基地距離較近,海灘地質優良,加以德軍防禦薄弱,終於成為盟軍主力登陸的地點。

(二)盟軍的戰前準備
1.以船艦、飛機進行長時間偵察,了解德軍的海岸防衛體系,充分掌握戰區內各項地形、天候的兵要資料。
2.在登陸前數個月,盟軍已有計畫的對法國與比利時境內德軍占領區進行猛烈轟炸,以摧毀可供德軍預備隊機動反擊的各項重要交通設施。
3.登陸前1~3週,盟軍對加萊及諾曼第附近的機場與戰區內遠程雷達基地進行轟炸,使德軍耳目受創,無法先期偵知美軍的作戰行動,大幅減少盟軍可能遭遇的抵抗。

(三)盟軍的欺敵戰略:為了達到欺敵效果,盟軍實行了一連串措施:
1.在德國情報機構附近設立假的無線電網路。
2.於英格蘭東部設立第一軍團司令部,並在附近設置許多假的登陸船艦及空降載具,偽裝成以加萊為重點的登陸作戰指揮機構。
3.在進行戰略轟炸的同時,加萊地區的投彈量比諾曼第多1倍以上。
       盟軍採取嚴格的保密措施,使德軍在盟軍登陸前後,都相信其登陸地點確為加萊地區,使原本以加萊地區為部署重點的德軍預備隊遭原地牽制,無法及時轉移塞納河以北的兵力至諾曼第。

戰爭結果與影響
(一)諾曼第登陸過程
1.建立灘頭堡:盟軍以3個軍級部隊對5個登陸灘頭進行登陸。登陸前夜,由美、英3個空降師分別於科唐坦半島南部與奧恩河附近登陸,先期占領地形要點,阻止德軍預備隊增援,掩護主力建立灘頭堡。
2.登陸進展:美軍部隊登陸時,僅有奧馬哈海灘的美軍遭遇激烈抵抗,至日落時只推進1.4~2.4公里,其他美軍部隊進展較為順利。經過2日戰鬥,同盟國軍隊登陸上岸者超過17萬6千人,車輛共有2萬輛。
3.英軍牽制德軍:在登陸之後,英軍受到德軍一裝甲師與其他增援部隊的反擊,進展較緩慢,直到1個月後的7月9日,才攻占預期的戰略目標。然其成功牽制德軍的反擊部隊,舒緩德軍對美軍登陸戰線的壓力。
4.登陸戰役雙方傷亡:直到諾曼第登陸戰役結束為止,盟軍共傷亡12萬2千人,德軍傷亡及被俘共11萬4千人。
(二)諾曼地登陸戰役的影響:諾曼第戰役的成功,開啟同盟國軍隊在西歐展開大規模反擊的新局。自此德國陷入東西夾擊、腹背受敵的局面,對加速納粹德國崩潰及歐洲在二次大戰後的戰略形勢產生重大影響。
    「諾曼第登陸」一直是現代大規模登陸作戰依循的模式與典範。盟軍之所以能取得勝利,主要原因如下:
(一)盟軍掌握了制空權與制海權。
(二)進行縝密的戰略欺敵措施。
(三)在要項集中優勢兵力,突破德軍部署的弱點。
(四)充分發揮協調合作的聯合兩棲登陸作戰精神。

原先有三個地區入選
(1)康坦丁半島
(2)加萊
(3)諾曼第

諾曼第入選後最先決定的三個灘頭
(1)奧瑪哈
(2)金
(3)朱諾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