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英國長弓大發威-克雷西戰役

英國長弓大發威-克雷西戰役

1316年8月26日所發生的克雷西戰役(Battle of Crecy)是一場著名的戰役。
克雷西戰役Battle of Crecy

1336年,為報復法國國王菲力普六世侵犯在佛蘭德的英國商人,愛德華三世曾下令禁止向法國出口羊毛。由於對菲力普六世繼承法國王位不滿(愛德華是法國卡佩王朝最後一代國王查理四世的外甥),愛德華三世對法國懷有越來越大的敵意。

1337年,愛德華三世正式自稱為法國國王,而且此後直到1801年,每個英國國王也都自稱是法國國王。

菲力普六世旋即聯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易四世,拼湊一支反愛德華三世力量。當1338年菲力普六世宣佈沒收他在法國的一切領地時,愛德華的怒氣爆發了。

1339年、1340年他從法國北部發動了兩次失敗的進攻嘗試;1340年6月,英國艦隊在斯勒伊斯海戰中卻大獲全勝。但軍費開支過於巨大使愛德華三世無力持續作戰。1344年他甚至宣佈破產,導致佛羅倫斯的兩家大銀行倒閉。

1346年7月,為了支援佛蘭德和布列塔尼處境危險的盟軍,英王愛德華三世率部從樸次茅斯出發,渡海抵達法國北岸。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他穿過法國西北部地區,來到歐洲的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背後。法王菲利普六世率領的軍隊,比英軍強大的多,緊緊的追趕著前面的敵人。

此戰之中步兵作爲步、騎聯合兵種編隊的主要成分,在戰役的整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此戰說明了步兵在騎兵面前並不是不堪一擊的。而其中英國長弓手作爲英國步兵中的關鍵力量,擊敗並重創了當時號稱是最難對付的法國騎士。

雙方的兵力對比相當的懸殊。當時的法軍兵力接近6萬,其中有12000名重騎兵(由騎士和普通重騎兵構成),六千左右的熱那亞十字弩手,17000名輕騎兵剩下的就是大約25000左右的一群跟在部隊的後面且缺乏紀律的所謂“公社征募兵”。而英軍的部隊則剛過兩萬。兩軍的兵力差距是如此的明顯。

但是兩軍在戰前的準備上則全然相反。英軍的指揮官愛德華三世精心的佈置了戰場。將自己在兵力上的“損失”在地形上盡力的補會。兩萬人的部隊在數量上被很平均的分成了三個部分。

既:右翼部隊部署在靠近克雷賽城的地方,並且有一條河流作爲其的屏障。
左翼部隊則布陣於瓦迪庫而特村的前方,有樹林和步兵挖掘的防禦工事作爲掩護。左翼部隊的指揮官是諾薩姆頓伯爵指揮。

右翼則由大名鼎鼎的“黑王子”愛德華威爾斯王子(Edward the Black Prince 英法百年戰爭第一階段中英軍最著名的指揮官。「黑王子」的綽號,大概是由於他穿戴黑色盔甲,最早見於16世紀文獻中;愛德華生前從未被這麼稱呼過)指揮。

愛德華三世則率軍親自坐陣中央。整個布陣情況總的來說就是兩翼前出的倒V字型布陣。在每個部分的中央是由大約一千名騎士組成的方陣。

唯一不同就是這些騎士們全都不騎馬。其的好處在於給長弓手們提供了一面結實的“牆”。有此方陣不但可以在敵人接近時讓長弓手退到其後減少損失。

同時還可以帶給長弓手們一個信念即:自己不會被自己的騎兵丟棄不管,我軍一定能夠頂住法國騎兵的衝鋒。同時長弓手們被佈置在側翼,按梯隊的形式向前排列。這樣一來則長弓兵就將進攻中央的法軍給套進了這個倒V字的陷阱之中了。在每個方陣的後面還都準備了重騎兵預備隊。另外在白天英國的威爾士步兵還在陣前挖掘了許許多多的陷阱。

而法王菲力普六世則有“優秀的騎士,糟糕的國王”的外界評價。

不僅僅是沒有做必要的戰前準備甚至連偵察部隊都沒有派遣就一頭撞向了英軍的防線。在後來的戰鬥中其也只是一味的利用兵力上的優勢不斷的衝擊英軍的戰線。雖然具有相當的騎士風格但是其結果則是致命的。

在1316年8月26日的下午六點左右。法軍排成亢長的一路行軍縱隊到達了戰場。沒有任何的偵察和警戒就開始亂哄哄的開始進攻。當時的法王還想將部隊集結一下再發動攻擊。於是十字弩手被調到了前面。但是那些“士氣高漲”的法軍騎士們則不聽命令開在弩兵行動後不久就開始“自己”的進攻。

而此時的熱那亞十字弩手排成了整齊的隊伍開始向英軍進行射擊。他們在150碼的地方停了下來向英軍進行了齊射。但是遺憾的是由於英軍位置是在一個坡地上同時由於十字弩本身的問題多數的箭都沒有射中目標。熱那亞十字弩的射擊對英軍來說可以說是毫髮無傷。於是熱那亞的十字弩手們又再次向前移動打算將距離再拉近些。但是英軍沒有再給他們機會。鋪天蓋地的箭雨傾灑在了十字弩手的頭上。

僅僅是短短的幾次齊射就使得熱那亞人潰不成軍。此時對這些熱那亞人來說最致命的也許還不是降臨在頭上的箭雨,而是此時已經衝上來的法國騎兵。自相踐踏和混亂很自然的變成了當時的主樂調。雖然出現的大規模的混亂,但是一些法軍還是攻到了英軍的面前證明了自己是歐洲最難對付的騎士。戰役開始僅僅幾分鐘就出現了激烈的生死廝殺。

此時似乎戰鬥向著有利於法軍的方向發展。但是很遺憾不久英王和其他兩個分隊的指揮官就很快並果斷的出動了自己留在陣後的重騎兵預備隊阻止了法軍的衝擊。同時兩翼的長弓手則不斷的進行著射擊。

雖然不斷有士兵中箭倒地但是法軍的騎士風格和進攻精神還是讓人爲之側目。在長達幾個小時的戰鬥中法軍不斷的進行著一件事就是突擊、衝鋒。殘酷的戰鬥一直進行到了深夜。法軍的十六次衝鋒全部被擊退。法王此時雖然還有部隊但是七零八落而一身疲憊的散兵已經不可能再挽回敗局。

在天亮後英軍對自己面前的景象毛骨悚然。在他們的山坡下躺著無數的法軍屍體。其單位已經不能用“具”來衡量只有用“片”才能加以計算。在山下的屍體中有1524位勳爵和騎士、約15000名左右的騎兵、十字弩兵和步兵的屍體。同時還有成千上萬匹的馬做了陪葬。而英軍則傷亡約兩百人。

其中陣亡的僅有2名騎士、40名重騎兵和長弓手、100左右的威爾士步兵。如此的差距我想法國人是不會開心的。

這次戰鬥中,英國長弓發揮了重要作用克,雷西戰役後有個名詞被廣泛的使用,"冰雹般的箭雨"(Hail of arrows)。弓箭手通常身著輕裝,沒有盾,但有簡易的自衛武器,如匕首或者短劍。弓箭手常列成橫隊,陣地前埋設木樁,用以阻止騎兵的突擊。當箭射完,他們就撤退。用紫杉木或者岑木製成,但弓體常達1.8-2.2米。使用者要求相當的身高,1279年要成為長弓手的要求是身高175公分以上;還要較強的臂力,開弓時的張力高達170磅。長弓的箭亦是特制,箭頭鐵鑄,可以輕易貫穿騎兵的胸甲。

當然,更常用的戰術是射擊坐騎,掉下馬的騎兵基本不能再發揮作用。長弓的射程高達300米以上,但弓箭手平時要保持更多的訓練以保證在遠距離上的射擊精度。從1346年的克雷西戰役,到1415年的亞金科特戰役 (The Battle of Agincourt),英國的長弓導致了重騎兵與十字弓的淘汰。最優秀的長弓手卻來自蘇格蘭,他們最早使用這種武器射擊野狼保護自己的牲畜。

13世紀,長弓在英國得到了發展,她加速了當時作為優勢兵種的騎兵的衰落。從愛德華一世(1272-1307年)到亨利八世(1509-1547年),英國君主無不果斷的大力發展弓箭部隊,提高弓的殺傷力,使長弓這一兵器得到長足發展。 雨水常使弩失效,英國長弓卻不怕雨,它可以把箭射出200碼以外,只比舊式滑膛火槍的射程稍近一點。箭可以穿透一英寸厚的木板,甚至可以穿透胸甲。

這種長弓對付騎兵特別有效。箭矢雖然不能穿透重裝騎手的披甲,卻可以射傷或射死馬匹,騎士因此會從馬上摔下來而失去戰鬥力,常常束手就擒。弓箭手或者成散開隊形,或者成橫隊作戰。英國長弓甚至對最初的輕火器也還保持著優勢地位,因為當時的火槍每裝填發射一次,長弓可以發射六次。長弓的威力和使用靈活的特點,不僅導致了十字弓的淘汰,甚至直到16世紀末,伊麗莎白女王還企圖重新把這種民族長弓列為戰鬥武器。

  英軍在克雷西戰役中,擊敗了約3倍於自己的敵人,勝利是巨大的。然而,就連英國人自己也沒有完全領悟到這次勝利是如何取得的。在14世紀,有些國家紛紛效仿英國人的做法,讓重騎兵下馬作戰,然而只是東施效顰,並沒有找到英國人取勝的關鍵。那其實就是,讓下馬作戰的騎兵與弓箭兵互相掩護,與騎在馬上的騎兵緊密結合,從而把投射兵器的殺傷力、防御的耐久力與機動突擊性靈活的結合起來。

但是搞笑的是英軍指揮官愛德華三世也同樣不開心。

其原因是因爲他對如此多的貴族騎士陣亡感到十分的不快。這些人的死不僅僅讓他失掉法國人可能的支援,同時還真正損失了一大筆的可以到手的贖金。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