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呂祖與媽祖

呂祖與媽祖

眾人景仰的媽祖,眾所熟知祂是福州蒲田  林默娘。但在媽祖的上一世,則少有人去尋根探源,
神話傳說也不多,在傳統道教或民俗,有說是天河擺渡女轉世,有說是性情古怪的神農大帝三女化生。
但我們寧願相信  呂祖全書「海山奇遇篇」中,「說麻姑化天妃記」的記載,更為庥庇蒼黎的蓀美佳事
,所以選錄給善信共饗。因  媽祖有大功於東南海疆,所以本宮殿前壁畫中,將諸列為  呂祖十大事蹟之
一「呂祖薦麻姑予王母」,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揚州傍晚燈亮時,青城來了一位劉姓老丈人,屈就他來到我這間破茅屋,自己說著從  呂祖那裡聽
來,麻姑修道成仙的事蹟。
        話說,在唐朝末年宋朝初年時,  呂祖去南方遊覽,路過祭祀  麻姑的道壇,巧遇到神仙  王遠,於
是一起談論著丹道、爐台。正好遇到  麻姑飄忽輕盈地回來。她不凡的風采及天仙一般的容貌,是無法
用言語去描述的。
        呂祖告訴王遠說:「在東南方海上、島嶼的暴風很多,而且多是猛烈的狂風暴雨,必須以柔和的方
式來制服它。我想向西方  王母娘娘那裡薦舉一位仙真,選擇善良的人家投胎轉生,然後到那狂風暴浪
中,去拯救苦難的眾生,沒有擁有神通廣大的法力的人,是無法做到的」。
        呂祖說完後,就看著  麻姑。
        王遠聽完,明瞭  呂祖的意思,露出了微笑說:「這就難了,不是『大士寶筏』是無法做到這件大
事,但自古以來天上女真,大多以遊戲四方為樂,多是在仙山宮苑中,吹奏仙樂,飲瓊漿、戴美花。較
好的,也只是巡行各處海島,探訪仙籍友宮罷了」。
        麻姑聽了,輕聲冷笑的說:「這件事也是由人做的,但沒有地方可以讓我去投胎轉生」。
        呂祖說:「福建莆田,有一個林姓家族,世世代代已累積了很多陰德。也就將是投胎轉世,一展雄
才的好地方」。
        於是  麻姑爽快的應允前去,就等著因緣成熟,前往去投胎轉世,就這樣又過了數年。後來聽說,
林披夫婦為人仁厚慈愛,生了九個孩子,每一個都具有賢德的才能,號稱「九牧林」。  麻姑心想「麻
」這個姓,去除掉「厂」部首,就是「林」字,也就很高興的轉世在他們家。那時是南唐中興庚申年,
也就是宋太祖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天剛剛黑不久時,看到紅光從林夫人的房間裡映射出來,整
個房間都充滿了香氣。但是轉世的  麻姑從出生到滿月,都不曾聽過她的哭泣的聲音,因此其父親將她
取名為默娘。她生來就能接觸鬼神,且能預知他人的禍福。八歲時跟隨著私塾的老師讀書,以了解文章
的意義。十三歲時有一叫「元通」的老道士,教授天妃「玄微秘訣」。十六歲時無意間,在水井旁得到
了符咒,因此學會了符咒,變化莫測,驅除邪魔解救世人,這些事天妃做得非常地得心應手,閒暇時駕
馭著風,神遊飛渡了大海。
        二十九歲那年,九九重陽的前一天,天妃跟家人說:「明早重陽有登高的願望」。預先告知家人,
即將飛昇離別。等她走到了湄峰最高的地方,天上濃雲捲曲密佈,白色霧氣籠罩四周,從天空中飄下了
仙樂,天妃就乘風飛往上天,大家都因為不捨而唏噓嘆息。天妃昇天時,遇見純陽呂祖在雲中接引,他
腰上佩掛著劍,手裡拿著拂塵而來。面帶微笑地對天妃說:「妳又開創了一個新的局面,妳投胎出生在
林家,年輕時就得道昇天,希望妳能夠保障福建沿海眾生的航海安全」。於是呂祖純陽先生就告別離去
。自此以後,在大海好幾次都顯示  天妃的施展神通,渡濟眾生。所以百姓都尊稱她為  天妃娘娘。並且
在湄州島上蓋了一座專門祭祀  天妃的寺廟,凡是在大海裡遇到狂風巨浪的人,只要呼喊「媽祖」或
「天妃娘娘」的聖號,  天妃即會出現在滔天大浪中,示以神燈,隱隱約約地指引陸地的方向。有時則
是出現一位  麻姑模樣的人,坐在船的桅竿上,頭頂梳了一個髻,其餘的長髮烏溜溜的垂到了腰際,拂
塵指揮著蛟龍使其歸順,海上立即變得風平浪靜,船隻也可以直接返回港口了。
        天妃的功德非常地大,後來證位「碧霞元君」。歷代以來都有敕封,無法一一詳細地描述出來。
福建的海邊有天妃,就好比在南海有觀音大士一樣。雖然大家都知道天妃顯靈的神蹟,卻不知道天妃原
是麻姑投胎的化身;這件事是扶傾濟弱的  呂祖所一手促成的,呂祖與王遠的一番話,替天下蒼生尋找
一位能安定大風大浪的人。用忙中帶閒、冷中帶熱的話語,像是激勵又像是勸導,使麻姑願意立下這個
功勞。有關  天妃顯著的事蹟,都是神仙濟世救人的慈悲心腸。
  
麻姑仙女簡介
麻姑為道教所尊的女仙。葛洪在《神仙傳》中對麻姑有出神入化的描述。其中麻姑所見“東海三為桑田”
和“海中復揚塵也”,更成為後世著名的“滄海桑田”和“東海揚塵”典故的來源。也因為麻姑是親見“東海三
為桑田”的長生不老的仙人,故後世多以麻姑為長壽的象徵,在明代即有畫家作“麻姑獻壽圖”,作為祝壽
的禮品。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