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歷史上的蒙古帝國

歷史上的蒙古帝國

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裏,蒙古開國君主成吉思汗(1162—1227)及其子孫先後征服了從太平洋到歐洲的廣大領土,締造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龐大帝國。

成吉思汗開創基業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姓孛兒只斤,乞顏氏。鐵木真生於蒙古貴族家庭,9歲時父親也速該被塔塔兒部落毒死,母親領著他和幾個弟弟艱難度日。
  少年時期的經歷培養了鐵木真堅毅勇敢的品質。為了恢復祖業,鐵木真利用蒙古各部之間的矛盾,採取重點打擊、各個擊破的戰略,終於統一蒙古諸部,結束了蒙古高原各部落相互殘殺的局面。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忽裏台”大會(“忽裏台”是蒙古語大聚會的意思,部落時期,蒙古人選舉部落酋長,戰爭、狩獵和舉行重要宗教活動等重大決策時均要召開“忽裏台”大會),即位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

蒙古鐵騎闖世界

  蒙古族屬遊牧民族,不善農耕,將劫掠和對外征服作為一種生產方式。蒙古鐵騎的征服活動在給歐亞廣大被征服地區帶來災難的同時,摧毀了許多古老腐朽的歐亞封建國家,加速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從1205年起,成吉思汗三次大舉入侵西夏(今寧夏、甘肅一帶),隨後又率軍南下攻金,佔領金中都(今北京)。1218 年,蒙古大軍在滅掉西遼政權(今新疆一帶)時,與中亞大國花剌子模(今烏茲別克斯坦一帶)發生邊界衝突。此時,傳來花剌子模大將謀害蒙古一個大商隊的消息,成吉思汗決定發兵20萬征討花剌子模。
  交戰之初,花剌子模軍隊在戰陣前部署戰象,想以此震懾從未見過大象的蒙古士兵,不料蒙古軍隊使用的火器在花剌子模軍陣裏爆炸,戰象受驚,調頭沖入己方軍陣,花剌子模軍隊大亂,蒙軍遂乘勢取之。1220年,成吉思汗的大軍先後攻下了花剌子模重鎮不花剌(布哈拉)和新都城撒馬爾罕(均在今烏茲別克斯坦)等城,又派3個兒子術赤、窩闊台、察合台合兵圍攻花剌子模都城玉龍傑赤(今土庫曼斯坦烏爾根奇),幼子拖雷領軍進入呼羅珊。花剌子模統治者摩訶末算端(素丹)逃至里海孤島病死。1223年,蒙軍主將速不台率部與南俄大公穆斯提斯拉夫和基輔大公決戰於卡爾卡河畔,基輔大公投降,隨後蒙軍攻陷基輔舊都諾夫哥羅德,向亦的勒河(今伏爾加河)推進。由於當地居民的英勇抗擊,蒙古軍才不得不退回中亞。

  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出征西夏,攻克沙、甘、肅、涼、靈諸州,圍攻中興府(今銀川)。次年6月,西夏末帝率眾請降。7月,成吉思汗病死賀蘭山下。蒙古軍隊惟恐西夏有變,殺死西夏末帝,盡滅西夏王族,並對西夏王陵進行有計劃的破壞。其後,又命令西夏主體民族黨項人離開本土,散佈到漢族地區生活,並規定黨項人必須與漢人通婚。在其後不到300年的時間裏,黨項人在中國徹底消失。

  1234年,蒙古滅金。次年,繼任蒙古大汗的窩闊台召開蒙古諸王大會,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思(俄羅斯)等國。蒙古大軍接連攻佔莫斯科等十幾座城市,並殲欽察部於伏爾加河上游。1240年秋,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率蒙古軍圍攻基輔城,基輔大公逃到波蘭,蒙古軍屠殺和搶掠後離去。第二年春,蒙軍分兵兩路侵入波蘭、匈牙利等地。蒙軍攻陷匈牙利都城佩斯後,殺盡居民,燒毀城市,隨後又進攻斯洛伐克、捷克各地,一直打到維也納附近。由於奧地利大公和波希米亞國王聯軍的抵抗,蒙軍被迫退走。1242年,從蒙古國內傳來窩闊台的死訊,拔都率大軍東歸。1252年,蒙古憲宗蒙哥決意西征,西征軍由蒙哥之弟旭烈兀統率。1258年,西征軍攻佔巴格達城。次年,旭烈兀西征敘利亞,敘利亞諸城大多不戰而降。1260年,蒙古軍佔領大馬士革城。此時,旭烈兀得知蒙哥征伐南宋時戰死合川釣魚城下,遂決定班師爭奪汗位,同時命令大將怯的不花率兩萬蒙古軍繼續攻打敘利亞各地。同年,蒙古遣使到開羅,命令埃及投降,遭埃及國王拒絕。埃及軍隊與蒙古軍在大馬士革之南交戰,蒙古軍隊慘敗,怯的不花戰死,埃及軍隊佔領大馬士革,將敘利亞全境變為埃及的轄地。埃及軍隊的勝利遏止了蒙古軍向埃及和非洲的擴張。

四大汗國融入世界

  蒙古西征後,在被征服地區建立了被稱為“四大汗國”的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伊兒汗國。四大汗國的統治者在血統上出自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彼此血脈相聯,因而同奉入主中原的元朝為宗主,與元朝驛路相通。但是,由於蒙古人在文化上大大落後於被征服民族,過多依靠高壓手段統治,其帝國也只是建立在軍事征服基礎上的鬆散同盟,因而在幾個世紀後,蒙古帝國便土崩瓦解。
  四大汗國中的欽察汗國是成吉思汗的孫子、西征統帥拔都所建,疆域最為遼闊,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今匈牙利、波蘭一帶,都城薩萊在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以北。由於拔都的大帳使用金頂,因此在歐洲史書中欽察汗國也被稱作 “金帳汗國”。欽察汗國是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和商業貿易中心。

  伊兒汗國的建立者是蒙古第三次西征的統帥旭烈兀,與元朝統治者同為拖雷後裔,關係也較其他汗國更為密切。元朝曾經與伊兒汗國雙方互派官員、工匠,經濟和文化交流也很頻繁。在最有建樹的合贊汗統治時期,為爭取當地領主和穆斯林的支持,改奉什葉派伊斯蘭教為國教,廢除“大汗”稱號而改稱“素丹”,加速了當地蒙古人的伊斯蘭化進程。

  察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的一部分位於今中國境內,距離元朝本土較近。兩汗國曾於1269年公開反對忽必烈(1271年定國號為元,被稱為元世祖,1279年滅宋)的漢化政策,與元朝為敵。直到西元14世紀時察合台汗國吞併了窩闊台汗國,才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