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的前因後果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中國明朝的內戰。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了鞏固皇權,先後分封了他的二十四個兒子為藩王。這些藩王被派到全國各地,一部分授以兵權,如燕王朱棣、晉王朱棢等。藩王雖然沒有封地的管治權,但擁有護衛軍隊,可以防禦北邊的蒙古勢力,作為皇室的屏障。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因為太子朱標早逝,其子朱允炆作為長孫繼位,是為明惠帝。惠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採納了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對各地諸王實行「削藩」政策,先後削去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及岷王五位藩王,並在北京周圍部署兵力,準備削除諸王中勢力最為強大的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知到自己也將成為「削藩」政策下的犧牲品,在謀士姚廣孝的策劃下,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以「清君側」(指惠帝身邊的齊泰和黃子澄)名義起兵,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靖」即「平定」,「靖難」代表「平定禍亂」)。
朝廷方面,由於明太祖晚年誅殺了不少良將,導致惠帝手下缺乏將才可用,只好派年近古稀的老將耿炳文率兵北上討伐。七月二十四日,長興侯耿炳文為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都督甯忠為左右副將軍,率師北伐。
戰爭初期,燕王軍力尚不足以與朝廷相抗衡,但朱棣自幼從開國名將徐達學習兵法,身諳軍事,因此戰事開始後即順利平定通州(今北京通縣)、薊州(今天津薊縣)、遵化、密雲、居庸關、懷來、開平(今河北赤城獨石口)、龍門(今河北赤城龍關)等地,從而鞏固了北平根據地。而面對朝廷軍隊,朱棣趁中秋夜採取突襲的策略,打敗耿炳文的前鋒部隊,隨後並大敗耿軍於滹沱河。
耿炳文戰敗,惠帝改以李景隆為統帥,增兵至五十萬人。李景隆是開國元勳李文忠之子,但素不知兵,齊泰反對李景隆接任,然惠帝堅持己見,不聽其建言。
朱棣用誘敵策略,放空盧溝橋守軍,引誘李景隆軍隊進城。進城後,朱棣令朱高熾為將,只守不攻,他本人則於此時突襲寧王所在的大寧(今內蒙古寧城),挾持寧王朱權,取得其騎兵精銳及朵顏三衛的蒙古騎兵。隨後,朱棣回到京城對李景隆展開猛烈攻擊。此時,朱高熾反守為攻,經過數日激戰,朱棣在兩面夾擊的優勢下,大敗李軍於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境內),斃傷10餘萬人,李景隆棄軍先逃。
李景隆戰敗,朝庭改封盛庸為平燕將軍。十二月盛庸在東昌(今山東聊城)大破燕軍,燕軍損失數萬人及大將張玉,此役是朝廷軍隊自開戰以來首次大捷,燕軍退回北平。
此後,朝廷軍隊一直無法平定朱棣燕軍,然而燕軍雖然取得多次勝利,但因兵力不足,無法固守太多得手的城池,僅能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今河北盧龍)三府。朱棣深感南軍兵多勢眾,曠日持久,攻防俱難,因此便計劃直搗京師。
此時正好有不滿朝廷的南京宦官投奔朱棣,並告之京城守備空虛的實情。朱棣於是放棄在北方逐城攻擊的策略,率軍直趨南京。
建文四年四月,一路南下的燕軍被徐輝祖部隊擊敗,攻勢受挫。然而此時惠帝擔憂朝廷無強將防守,調徐輝祖回京師。這個舉動讓燕軍攻勢再起,一路從淮北大破朝廷軍隊,進而擊敗防守淮河南岸的盛庸,進至長江北岸。
六月,朝廷長江水師叛降燕軍,朱棣率軍渡江直取南京,谷王朱橞和李景隆等人開南京城門投降,朱棣隨即即位,改元永樂,成為明朝的第三個皇帝,是為明成祖。
燕軍入城之時,宮中起火,混亂中明惠帝下落不明,成為歷史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