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自由經濟示範區 管中閔︰前店後廠 企業不遷移

自由經濟示範區 管中閔︰前店後廠 企業不遷移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強調,「自由經濟示範區」第一階段是以自貿港區為起點,但不會侷限在自貿港區,採「前店後廠」概念,業者不需另設公司遷移,就可享受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做生意的好處,最終目標是由區而全國,成為自由貿易島。

管中閔表示,目前台灣經濟面臨的競爭與困境在於世界市場難以大幅擴張,台灣在出口上面臨前有強敵(韓國)、後有追兵(中國);其中,台灣與中國兩岸經濟分工已出現變化,由於中國鼓勵產業西進,因運輸成本高漲,台灣與中國產業垂直分工出現斷鏈,中國鼓勵產業升級,擠壓台灣供應鏈成長,投資中國帶動台灣貿易成長的作法無以為繼。

管中閔以過去金融業開放帶動產業成長、就業增加的經驗,認為自由化仍是台灣重新出發的不二法門。然而,因社會對於開放缺乏共識,產業保護心態濃厚等,疑慮未除前,才會先以自由貿易港區為起點,推動小規模的自由化與國際化政策,若證實有效益,則可擴大、甚至推廣全國。

管中閔說,透過前店後廠概念,自由經濟示範區第一階段為自貿港區與周邊園區的結合,例如台中港與彰濱工業區、高雄港與屏東生技園區等,無論前店(在自貿港區內)或後廠(附近園區)均為示範區,企業無須另設公司或遷移,優先示範產業(如國際醫療)或產業合作,不需限制在自貿港區,所以自由經濟示範區是一種「伸縮」概念。

目前自由經濟示範區優先選擇三大產業示範,分別是智慧運籌、農業加值與國際醫療,並開了一扇窗口,可以在「區對區」下,與中國的經濟特區(如平潭島)單獨來談產業合作。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