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開口就能說重點

開口就能說重點

開口就能說重點

60秒內讓老闆點頭、客戶買單、同儕叫好的說話術


        體感「一分鐘」

◉ 徹底提升一分鐘的密度

 我總是隨身攜帶碼表。無論是在大學上課,還是舉辦社會人士講座,都一定會帶著
碼表。為什麼呢?因為我深深感受過「一分鐘」的重要性。

 一分鐘,一般人通常把它當成很短的時間。但是對我來說,一分鐘其實相當漫長。
只要有這一分鐘的容量,就能放進許多重要的話。可是許多人總是大大浪費了這個容
量。

 如果一般人有三分鐘,就會用這三分鐘來思考一分鐘的說話內容。也就是把時間稀
釋成三倍。可是,有了三分鐘的時間,就應該準備三倍份量的一分鐘話題才對,不是
嗎?

 然而我平時接觸大學生與社會人士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缺乏這種「密度感」。幾
乎所有人都認為,一分鐘就是「很短」罷了。

 比方說,大家的前言都很長。日本人發言通常會先謙遜一下,例如「或許我講的會
有些不順……」、「在這短短的一分鐘裡,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之類的。不然
就是像說相聲一樣,灑了一堆「梗」卻一直沒有進入主題。我可以了解想鋪梗的心情
,但是物理上並不適合。因為梗如果鋪了三十秒,那正題也就只能說三十秒。

 所以,重點就是訓練自己徹底提升一分鐘的密度。用訓練讓身體記住「高密度」的
感覺。有了高密度感覺,再把時間延長到兩分鐘至三分鐘,資訊量就會相當龐大。

 當然,人類的談話內容並非全都是重要資訊,有時候也要調整氣氛,炒熱場子,引
起對方的興趣。不是只要密度高就好。但是我認為,語言既然是溝通工具,現代人多
少都應該學習密度感。

◉ 時間是共享資源

 我之所以這麼堅持「一分鐘」是有理由的。因為感覺上,一分鐘的長度比較容易看
出開頭與結尾。

 比方說:我給大學生一項任務,要他們在一分鐘內完成,但是才三十秒我就說「時
間到!」那麼學生就會抱怨:「還不到一分鐘啊!」如果四十五秒的時候說時間到,
大家也會發現「時間是不是短了點?」要是拖到一分二十秒的時候才結束,就會有人
說「這一分鐘好長啊」。也就是說,大家其實已經具有「一分鐘」的時間長度感了。

 但是,一旦我把時間延長到三分鐘,在經過兩分鐘之後,大家就搞不清楚時間了。
交談的時候情況更明顯。通常一定要有人說「三分鐘到了」,自己才會發覺。

 讓學生做三分鐘的演說,也沒人能剛好用三分鐘說完。

 大多數人都是用前面一兩分鐘說廢話拖時間,差不多過了三分鐘才打算進入正題。
所以很多人都要花上五、六分鐘。時間的感覺,就是這麼容易流失。

 學生演說只要控制時間,問題還不算大。但是有些演說就不是控制時間能解決的。
比方說座談會或分組討論會,每個人的發言時間總是有限。

 假設台上有四個組員,每個人分到五分鐘的說話時間,加起來就是二十分鐘。而且
主持人一開始也這麼打算。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是第四個發言人,通常輪到我
就幾乎沒有時間了。因為前面三個人都會講超過五分鐘。以我的經驗來看,年紀越大
的人說得越久。

 如果是學會,超過發言時間就會有人按鈴通知,但是座談會必須尊重出席的學者和
教授,總是不好打斷。我隨身攜帶碼表,五分鐘的時間就剛好五分鐘說完。但是順序
如果被排在比較後面,就連該遵守的時間都沒了。

 基本上,時間是無人能夠回收的寶貴資源。多數人共享一個活動,代表大家提供彼
此的寶貴時間,共享時間貯水池。這麼一來,不遵守時間就等於是一個人夾帶共享資
源逃走。如果共享資源是金錢,大家一定都會破口大罵吧。

 但是,這種行為也並非絕對無法原諒。如果這個人的談話密度極高,就可以原諒。
談話密度高,大家就會認為「他說得多也是在所難免」。可能還有人會想聽他多說一
點。精通話術的人、資訊量大的人,或是知識經驗豐富的人,就可以被原諒。

 基本上,我覺得即使是這些人,也不太應該浪費時間。電視節目上的討論,可以剪
接精華部分播放,但是現場討論就無法剪接。這種狀況很容易造成聽眾覺得無聊、本
人卻覺得有趣而更加滔滔不絕的窘境。

◉ 一分鐘提議法

 即使是公司開會,也有不少上司喜歡從頭到尾唱獨角戲吧。因為上司覺得自己比下
屬更有經驗、更有知識,所以認為「我說的話就是有意義」。

 但是我認為,幾乎所有事情都可以用一分鐘,頂多兩分鐘就說得明白。如果超過這
個時間,最多只能讓所有人享受鬆懈散漫的氣氛而已。如果所有參與者都想鬆懈摸魚
倒也無妨,要是參與者都不想浪費時間的話,長篇大論是無法忍受的。

 再延伸一些來看,沒有討論主題的定期會議這種東西,更是特別危險。我希望開會
就是某人用一分鐘提出議題,然後與會者不斷提出意見,交互討論。換個說法,提出
基本問題就像日本歌裡面的「發句」,也就是像歌曲的第一句一樣重要。這個起點越
充實,其他與會者就會越投入會議討論中。

 比方說,「我覺得應該要進行某件事情,但是目前還搞不清楚,所以我打算邊說邊
想……」這樣的開頭,就完全沒有吸引人的地方,只會讓其他與會者感到困擾。

 或許這時會有比較特別的與會者說:「你要不要試著整理自己到底想進行哪些事情
?」這樣就不叫會議,而是心理諮詢了。心靈脆弱需要救援的時候,找人商量是很好
的方式;但是讓與會者照顧到這種程度,才能慢慢弄清自己的思緒,只會被社會當作
不成熟的傢夥。

 如果能明確提出「我就是要做這個」,然後說明「要做這個,必須蒐集以下這些材
料」,或是提出兩三個關鍵字,說「目前還沒有提出能夠湊齊這些要素的基本內容」
,這樣一來,會議就確實有生產力。

 也可以清楚地說明:「我個人關心這個部分,但是不知道怎麼連接上社會需求」或
是「社會需要這個,另一方面,我也知道自己手下有多少能量。有沒有方法結合這兩
者?」然後請大家個別提出意見。自己說明「失落的環節」(Missing Link),可以
拋磚引玉,激發出許多好意見。

 擅長說話的人,會用一分鐘鋪哏兼說明,讓聽眾覺得「真是聽了一番好話」。這就
像說相聲一樣,算是某種能力吧。

 但是在現實商場上,重要的是準備一個讓別人想走過來的空間。也就是講清楚重點
,然後挑起對方的衝動。這就需要更高超的技術了。

◉ 用「一分鐘訓練」鍛鍊溝通力

 我經常在大學課堂和職場講座上做下面這樣的訓練。

 首先每四人分一組,然後一組裡面每個人準備一分鐘的話題來說。訓練的規則,就
是在說話的過程中要確實注視其他三個組員。

 假設要說的主題是「在你這一生中,最具有知性教養的一段話」。那麼這一分鐘裡
面,就要考驗你一生中所有的知性體驗。就好像日本職棒入團考試的考題「讓我看看
你最快能投幾公里的快速球吧」一樣。

 但是,在這種完全沒有事先準備的情況下,一般人都會陷入恐慌。所以在設定主題
之後,我一定會讓他們有三到五分鐘做準備。可惜大多數人都無法善用這段時間;尤
其是學生,一半以上會把這段時間拿來發呆,最後還是陷入恐慌。

 會望著天花板發呆的人,尤其特別危險。利用時間的訣竅,就是聽到「開始想」之
後,不要往上看,而要往下拿筆。然後盡量在紙上寫下自己想說的關鍵字,當作標題
。接下來挑選其中最重要的,「非說不可」的幾個關鍵字,用紅筆圈起來。最後再找
出唯一的「關鍵中的關鍵」,這就是話題的骨幹了。

 這裡說的「關鍵中的關鍵」,可以是不斷重複的話題重點和關鍵句。最重要的是,
都要在一分鐘結束之前說出最具震撼力的一句話。這句話,應該不用花到三秒鐘吧。

 不管怎麼說,重點就是像這樣寫在紙上做準備。如果光在腦袋裡面演練,最後幾乎
都會失敗。人類大腦的記憶容量沒有自己想像的多,更不用說在分秒必爭的情況下,
光靠大腦想說得一字不漏,可說是難如登天。

 順便提一下,我很推薦學生使用一種三色原子筆。如前面所說,在寫關鍵字的時候
用藍色,裡面「非說不可」的部分用紅色圈起來。有點意思的哏則用綠色來圈。綠色
的部分就是有些偏離主題、但是會讓人覺得「原來有這種看法」、「原來可以扯到那
裡」的部分。

 閒話的目的,不是只有傳遞資訊而已,也是為了發揮自己的見解與創意、吸引對方
的興趣。所以綠色的閒話也有其必要。

 資訊用藍色,骨幹用紅色,自己的觀點用綠色。每一種顏色的等級都有差別。所以
這三種等級不能等同視之,要互相組合,建構立體的內容。

◉ 胡塞爾現象學的應用

 「一分鐘訓練」要不斷反覆練習。如果一個人只說一分鐘,其他三個人要發表意見
也比較簡單;比方說可以清楚了解剛才他說的哪裡好,哪裡讓人想深入探討等等。

 當四個人照順序發表完之後,再一起指出自己覺得說得最好的人。四個人同時說名
字,並且用手指向那個人;這樣一來,馬上就能知道自己得到幾票。一輪訓練下來,
頂多五、六分鐘吧。

 接下來再不斷改變每組的成員,重複進行相同的訓練;票數差距因此會慢慢拉大,
一個講座裡面的冠軍自然就誕生了。也就是說,花半小時到一小時,就可以找出誰最
能夠在一分鐘內說出動人的話。

 說話的魅力,其實很難有絕對而客觀的評價。如果有這方面的專家,或許可以評斷
一個人說話有多少資訊量,邏輯是否清楚,訊息是否明確,有沒有引人入勝之類,問
題是這種專家並不多。

 但是,既然不斷交換組員可以累積彼此的主觀判斷,那麼,評價自然就有客觀性。
這是依據胡塞爾(Husserl)現象學所建立的想法。

 胡塞爾假設,因為每個人都以主觀來觀察事物,所以世界上沒有絕對客觀的東西。
那麼,世界就是完全主觀,而毫無客觀性嗎?這也不對。雖然每個人都以主觀來觀察
事物,但是只要兩個主觀之間有共通點,那就是共同主觀(中間主觀)。這是一種接
近客觀的思維,我們應該就是在這種前提下認識世界的。

 人類的談話中,只要有互相的共同主觀,就等於是一種客觀。如果有些話讓大家都
覺得「這個真有趣」,那一定有些話會讓大家都覺得「有夠無聊」。

◉ 檢查自己的口頭禪

 平常我在看電視的時候,總會反射性地注意電視上人物的口頭禪。有人喜歡「這個
」、「那個」、「嗯嗯」、「啊啊」,有人明明沒舉例卻喜歡說「比方說」,還有人
說了「相反地」,話題方向卻依然相同。當事人可能只是無意識地當作口頭禪,但是
對我這個聽眾來說,卻會因為被分心而感到煩躁。

 如果沒有人指證,自己便無法發現這些口頭禪。所以只要有機會,我推薦兩人一組
,互相檢查彼此的口頭禪。練習到一個程度之後,就互相指出對方的問題,例如「你
剛剛說了五次『那個』」。只要知道這些細節,就能大大改善說話習慣。

 如果想做更嚴格的調整,還可以把自己說的話錄起來。這可是非常痛苦的事,因為
一般感覺正常的人,後來都會由於發現「我怎麼會說這麼多廢話」而目瞪口呆。

 當然,說話不需要像書寫一樣正確。而且要是說話跟書寫一樣正確,反而會失去語
言的濕潤感和蓬鬆感,聽起來特別辛苦。重點是,說的話要能成為完整的文章。通常
本人不會發現,但說話時的主詞和形容詞關係經常會產生偏差。

 要不要試著把自己說的話錄個一分鐘起來,然後改寫成文字呢?絕大多數人一定會
驚訝地發現:「我竟然有說過這些話!」跨越對自己的厭惡,加以修正,就能學會更
精確的說話方式。

 或許你會覺得自己說的話沒有糟到那種程度,但是這項訓練真的非常重要,因為我
們其實很缺乏客觀審視自己的機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