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最後的勝利者
織田信長(1534~1582)成功控制「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是日本戰國時代的重要大名。
織田信長於1534年出生在尾張國那古野城(今名古屋市),少年時代為人荒誕不羈,被人嘲為「尾張的大傻瓜」。1548年,與美濃國大名齋藤道三長女齋藤歸蝶政治聯姻。德川家康年幼時曾經是織田家的人質,當時年輕的信長和松平竹千代(日後的德川家康)有過一段一起遊樂的少年時光,這段往事後來成為兩人日後同盟(清洲同盟)的一個助力。身為嫡長子的織田信長在其父病逝之後繼承家督,在打倒周遭所有反對他的勢力,統一了尾張國。
西元1560年,位於尾張東北邊的駿河國,控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當時國力如日中天,人稱「東海道第一弓」的今川義元率領兩萬五千大軍,並對外號稱有四萬大軍,企圖「上洛」(即前往京都)以覲見足利將軍,以實現其掌控中央的野心。由於上京之路必途經尾張,信長不願臣服,決定興兵對抗。面對如此數倍於己的軍隊,僅有3000兵力的織田信長發動奇襲,針對今川軍不當行軍造成力量分散的形勢,再利用當日下著豪雨導致視線不良的天時,衝入停留在桶狹間的今川義元本陣而獲得大勝,今川義元因而戰死。信長一戰成名,威震日本,而今川家則日漸衰敗。兩年之後他與德川家康結盟,開始一統天下的計畫。
1567年,信長發動對美濃稻葉山城的總攻擊,在內外配合的優勢下徹底打垮齋藤家,佔領整個美濃。同年,信長遷居稻葉山城,取中國周朝龍興之地岐山之「岐」字,將其改名為岐阜,並製作了「天下布武」之印,以岐阜為根據地,展開往後長達15年的統一日本之路。1568年,藉擁立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為由,與德川家康率領號稱六萬人的聯合大軍「上洛」。在同盟淺井長政的配合下,織田&德川聯軍逐一擊潰六角家、北為家、三好家等諸侯,拿下南近江國(今滋賀縣)、伊勢國、大和國、攝津國,把自己的力量擴張到近畿和東海一帶。 可是好景不常,越前國大名朝倉義景與淺井長政聯手反對信長,造成信長北面受敵,於是織田信長決定首先討伐淺井長政與朝倉義景,並且與德川家康於姊川之役聯手將其擊敗。
1570年,全國各有力的大名開始以將軍足利義昭為中心聯合抗擊信長,稱為「信長包圍網」。包圍網中最有力的大名為武田信玄,信玄原本打算趁機一舉擊敗德川家與織田家,卻在重挫德川家康的三方原會戰後,壯志未酬而病死。信玄死後,織田信長對各大名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除消滅淺井長政與朝倉義景之外,並且於1573年將足利義昭逐出京都,包圍網因而重挫。之後又與德川家康在長篠之戰中,收集大量當時最新的武器─火繩槍,一舉擊敗名將武田信玄之子武田勝賴所率領的甲斐騎兵,信長包圍網至此大致崩盤。而火器的使用改變了當時的軍事思想,也造成武士階級的動搖。
1573年,信長還對一向宗暴動進行了殘酷的鎮壓。隨後成為幾乎囊括整個京畿地帶的霸主。一向宗是日本佛教宗派淨土真宗的別稱,有很多農民信仰。一向宗在本能寺的集會活動,組織信徒開展武裝抗爭。從15世紀開始,就有信徒開始拒絕交納地租和捐稅,並開始暴動。到了1488年,本願寺所在地的加賀國(今石川縣)當地發生激烈的一向一揆暴動:一向宗信徒與國人聯手推翻了守護大名富為政親,進而控制了當地政權。暴動曾幾次讓德川家康陷入困境。在本願寺的號召下,信徒對信長的討伐進行了浴血抵抗,時間長達十年之久。1582年,一向宗的領袖石山本願寺遭到信長包圍而投降,持續了百餘年的一向一揆至此也畫上休止符。
信長在1576年遷入其新築於南近江的安土城,以此地作為他統一天下的最終基地。直到信長自盡前,織田家與其盟軍已經把勢力擴張到日本近畿、甲信、東海、北越、中國(本州西南部)、關東、四國等地,距離信長統一之日似乎不遠了。
但是,1582年,信長夜宿京都的本能寺時,遭到原令前往中國支援羽柴秀吉(即日後的豐臣秀吉)作戰的部將明智光秀突襲,經過一番抵抗後失蹤,一般相信已死於寺中(當時本能寺已被大火燒毀),當年49歲。史稱「本能寺之變」。其統一日本的願望,要等到其部下豐臣秀吉來完成了。
織田信長掌權期間,撤除國境上的「關所」 (收取過路關稅的檢查站)、設立「市」樂鼓勵商業。積極鼓勵自由貿易,獎勵技術革新。這些商業政策後來為秀吉所延續。
在日本人看來,豐臣秀吉(1536~1598)的誕生充滿神奇色彩。最膾炙人口的傳說是:天文五年(1536)丙申(猴年)一月一日,尾張國愛知郡中村(現名古屋市中村區)的農民木下彌右衛門的家中,誕生了一個男孩。彌右衛門的妻子平日篤信日吉權現(太陽神),經常向日吉權現祈禱能夠生一個男孩。有一天晚上,她夢見太陽進入她身體,之後,她懷了身孕。十三個月後,這個小孩誕生了。由於是日吉權現所賜之子,因此命名為日吉丸。這個小孩,臉長得像猴子一樣,所以大家都叫他猴子。據說他是多指畸形患者,右手長了兩根大拇指。
英雄偉人的誕生難免染上神話色彩,尤其秀吉以一個出身微寒,最後居然能統一全日本,一生中更是有著許多傳說。上述的這則傳說自然也不例外,疑點甚多。譬如說,後來秀吉用來自我宣傳的《關白任官記》裡,就記載他的生日是天文六(1537)年丁酉二月六日。關於他母親因夢見太陽神而懷孕的故事,在後來豐臣秀吉寫給朝鮮國、中國、台灣原住民等的正式外交文書中也有提及。其實,當秀吉受封「關白」(相當於朝廷中宰相的地位,通常由地位最高的貴族擔任)一職時,他曾說他的祖父是朝廷的公卿,因受小人的陷害而至鄉下生活。有一次,他母親至京都探訪親戚時,與公卿貴族發生關係而生下他。後來他又改口說是他母親與天皇發生關係而生下他,最後,終於發展成他是「太陽神之子」的神話。豐臣秀吉的父親木下彌右衛門曾經在織田家擔任「鐵砲足輕」(火槍步兵),受傷後回到老家當農民。在豐臣秀吉一統天下後,或許他認為必須誇張自己的背景,使自己更具有權威性,另一方面,或許只是他自己的自卑感作祟而已。不過當他從替織田信長拿拖鞋的身份,搖身一變成為天下霸主時,連當時的知識份子也覺得不可思議,認為他似乎不只是個凡人。因此,對於當時的一般民眾而言,或許「太陽神之子」是個能夠讓人接受的說法。
受限於其出身影響,關於秀吉早期的文獻記載十分有限,僅大概知道他曾在尾張、三河、駿河等地活動,並與尾張地方土豪蜂須賀氏有不錯的交情。此外,也有些關於他和忍者間互動的傳說。不管如何,青年時代的秀吉大概是個謀求武士職位的浪人之輩。
1568年,他改名為木下秀吉。因與淺井長政和朝倉義景作戰有功,1573年被封為近江國今濱城(後改名長濱城)城主,並改木下姓為羽柴(羽柴,取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姓中各一字)。之後受命攻略中國地方,任播磨國國主,主城為姬路城,先後征服但馬國、因幡國,使備前國和美作國的宇喜多氏服屬,並與毛利輝元作戰。
1582年,明智光秀於支援秀吉途中發動兵變,攻佔京都並夜襲投宿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焚毀本能寺,切腹自盡,但屍骨無獲,其長子織田信忠戰敗切腹。當時豐臣秀吉正在圍攻備中國的高松城,由於報信者的失誤,於事變三天後才得知消息。之後,在毛利氏大老小早川隆景主導下,他迅速與毛利氏議和,5天內強行軍200公里返回京都,並隨即與明智軍展開決戰,這次行軍史稱「中國大返還」,行動迅速,大大震撼了京師的明智軍。
回師之時,秀吉以信長之名為號召,成功收納流竄在各地的信長舊屬,於「山崎之戰」大敗準備不及的明智光秀。因此功績,秀吉在清州城重臣會議上得到多數織田族人與家臣支持,共同擁立尚在襁褓的信忠之子織田秀信繼任家督。
但同屬織田重臣的柴田勝家(本為武士後代,看不起出身微寒的秀吉),卻擁立信長三子織田信孝對抗秀吉。隔年,雙方決裂,勝家出兵攻打秀吉。剛開始柴田軍略佔優勢,但秀吉寵賂柴田陣營的前田利家,使其於後方倒戈而擊潰柴田軍。此戰後勝家和另一重臣瀧川一益相繼自殺,織田信孝不久被殺,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歸服,秀吉完成統一織田舊部之舉。
1584年,原先與其合作的信長次子織田信雄聯合德川家康反對秀吉,羽柴軍便與兩人展開史稱「小牧‧長久手之戰」的戰事。擁有兵力優勢的羽柴軍直撲德川領地,但途中遭到德川軍伏擊,造成大將森長可戰死,迫使雙方談和,德川軍歸順羽柴軍,日後成為豐臣政權下的「五大老」之首(「筆頭」)。此後,秀吉正式展開信長未完成的統一大業。
1585年,秀吉率聯軍攻打剛統一四國的長宗我部氏,迫使其歸降並退回原居地土佐。1587年,又以同樣的手法攻打即將統一九州的島津氏,完成西日本的統一。
秀吉於1583年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大阪城」,1585年任關白,1586年受天皇賜姓「豐臣」,並就任太政大臣,掌握了中央政權。1590年,遠征關東,擊敗北條氏,使陸奧國的伊達政宗等東北諸大名皆歸服,至此完成全日本的統一。1591年,將關白之位讓給外甥豐臣秀次,自稱「太閣」。
1592年,秀吉為達成「定都北京」的夢想,發動以西國為主的諸大名約20萬兵力攻打朝鮮。起初,久經沙場的大名聯軍攻勢猛烈,先後攻佔韓都漢城與陪都平壤。然而朝鮮水師在李舜臣指揮下屢破聯軍艦隊,而明朝派遣來的援軍給予聯軍數次重創。最後,由於損失過大,豐臣秀吉接受明朝和談的條件,侵略朝鮮的計畫暫告停止(此役因於文祿元年爆發,故亦稱之為「文祿之役」)。但1596年,秀吉又因不滿朝鮮未派人致意,再度遣大軍攻朝。一時之間,聯軍盤據釜山,再進逼漢城。然而明朝援軍入韓後,聯軍陷入困境,被迫死守於海岸各城堡。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於伏見城逝世,享年62歲,侵朝聯軍在石田三成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逐漸撤軍。
豐臣秀吉因襲織田信長的經貿政策,以「樂座樂市」和朱印船貿易等方式振興商業,以控制城市、鑄造貨幣等政策規範金融。用「太閤檢地」(丈量田畝)政策來確立稅制,發布「刀狩令」,使農民、寺院繳出刀槍鐵砲,及其他各種武器,徹底地兵農分際,為江戶時代的幕藩體制打下了基礎。
由於織田信長曾於其根據地近江築安土城(1576),豐臣秀吉則曾於京都伏見築桃山城(1594),再加上室町幕府已於1573年被驅逐,故此一時代在日本文化史上,被稱為「安土桃山時代」(1574~1602)。
德川家康(1541-1616),1541年生於三河國岡崎,為岡崎城主松平廣忠之長子,原姓松平氏,初名元信,後改名元康,最後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德川家康的先祖是發為於三河地方的一個土豪,在戰國時代逐漸上升為戰國大名,到松平廣忠這一代時,松平氏已領有整個三河國。但其領國被夾在勢力較強的兩個大名尾張的織田氏和駿河的今川氏之間,地位很不鞏固。
1547年,松平廣忠與尾張的織田信秀作戰,為請駿河的今川義元援助,將六歲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質,但中途被織田氏所奪,監護在熱田有兩年之久(一說被扣在那古屋)。在此期間,其父廣忠被自己的近臣暗殺。1549年松平氏與織田氏講和,德川家康返回岡崎,僅十日又作了今川氏的人質。八歲至十九歲這十二年間,德川家康作為人質,住在駿河。
1560年桶狹間之戰,織田氏大敗今川氏,今川義元陣亡。從此德川家康擺脫今川氏而獨立,1562年與織田信長結成同盟,開始全力經營三河。1568年德川家康的同盟者織田信長進入京都,邁出了統一全國的第一步。這時德川家康已在三河打下了堅實基礎,開始採取東進政策。1570年,他聯合織田信長在姊川打敗淺井氏、朝倉氏,將治所遷往濱松。但這時武田信玄也想奪取全國政權,為掃清進京道路上的障礙,屢次出兵遠江和三河。
1572年10月,武田信玄率四萬五千人大舉進軍京都。德川家康聞訊,率自己所部及織田信長援軍一萬餘為迎戰於三方原。由於雙方兵力懸殊,且信玄用兵又略高一籌,結果德川、織田聯軍大敗,死傷千餘,德川家康逃回濱松。此後德川家康一面與武田氏對抗,一面加強領內建設。1575年5月,聯合織田氏於長篠之役大破武田勝賴,1581年把武田氏驅逐出遠江。翌年隨織田氏滅掉武田氏,領有駿河。
1582年,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信長一死,為了政權落入誰手的問題,各大名展開了激烈鬥爭。本能寺之變時,德川家康因急取近道經伊勢返回三河,才免遭危難。德川家康返回岡崎後,發現中央的實權已被豐臣秀吉奪去。為了積蓄實力,準備將來與豐臣秀吉分庭抗禮,他更堅定東進的決心。不久發兵佔領了甲斐,同時把手伸進了信州。至1583年前後,德川家康已先後把三河、遠江、駿河、甲斐、南信濃五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此後豐臣秀吉步步推進國內的統一,不久當上了關白和太政大臣,名副其實地掌握了全國政權。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之間也很自然地變成了主從關係。1590年8月1日,德川家康離開五國遷往江戶(現東京),從此採取一系列措施,全力經營關東。
1598年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是五大老的首領。在1600年9月的關原之戰中率領東軍,打敗石田三成所率領的西軍,掌握了全國政權。1603年2月,被朝廷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右大臣、源氏的長者(即源氏的族長、家主)。同年,他在江戶開設幕府。1605年,把將軍職讓給了兒子秀忠,退居駿府城,但作為大禦所,仍然掌握著軍政實權。1615年5月大阪之役,滅掉豐臣秀賴,實現了所謂的「元和偃武」。1616年3月,出任太政大臣。4月17日死於駿府城,終年76歲,葬於久能山。翌年,追諡正一位,法名東照大權現,法號安國院。後改葬日光山。
本能寺之變以後,豐臣秀吉捷足先登,搶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奪取全國政權的機會。當時大局雖然對他很不利,但這時他與豐臣秀吉之間的關係和實力已非昔日的織田信長與他的關係可比。豐臣秀吉出兵朝鮮時,沒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隊編入渡海戰列。出兵朝鮮,使豐臣政權和西南大名損失慘重,而德川家康卻在和平建設中積蓄了財力,壯大了力量。這些變化是豐臣氏政權崩潰的重要原因,也是德川家康後來奪取全國政權的重要轉捩點。
當日本在鎖國政策下侷限於東北亞一隅時,世界正在快速轉變,英、法、俄、美等國成為新一波稱霸世界的強國,她們在經歷產業革命、交通革命的洗禮之後,開始為了產業革命後所需要的原料、市場、殖民地與轉運站積極經營遠東。
1853年(嘉永六年)七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94~1858)將軍,率領四艘軍艦開到江戶灣口,以武力威脅幕府開國。這些軍艦船身都是塗上黑色的,所以日本人稱這次事件為「黑船來航」。由於這四艘軍艦合共有六十三門大砲,而當時日本在江戶灣的海防砲射程及火力可與這四艘軍艦相比的大約只有二十門,在不開國就開火的威嚇下,幕府不敢拒絕開國的要求,但又恐怕接受培里帶來的國書後,會受到全國的抨擊,於是當時幕府的首席老中阿部正弘藉口要得到天皇的批准方可接受條約,並約定培里明年春天給予答覆。
事實上,德川幕府在二百多年之間,從來不准天皇參與政治,但是這次為了減低各藩的反對聲音,於是想以天皇的名義締約,並且破例邀請各大名、藩士、學者、甚至平民,針對開國之事提出意見。於是天皇及其朝臣、大名及其家臣紛紛舉起了救國的旗幟,趁機躍上政治舞台。無論如何,「黑船事件」後的日本政局一天比一天混亂,也埋下了幕府滅亡的導火線。
1854年(嘉永七年)二月十三日,培里再次率領艦隊來到日本,這次一共有七艘軍艦,而且艦隊一直深入江戶灣內,到達橫濱附近才停船,面對培里的強硬姿勢,幕府只好接受開國的要求了。於是雙方在橫濱簽定了《日美親善條約》,也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他西方列強跟隨著美國,紛紛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於是英國、俄國、荷蘭等西方列強都與日本簽定了親善條約。日本被迫結束鎖國時代,幕藩體制也隨之瓦解。
開國之後,以往幕府專制改為諸侯會議制,致使幕府權威掃地。在地方大名與「幕末志士」的聯合下,以「尊王(天皇)攘夷(外國勢力)」的口號,開始反幕府運動。剛開始部份幕府家臣還提出朝廷與幕府共同合作以穩定政局的「公武合一運動」,試圖消解尊王攘夷派的壓力,但是由於幕府內部並不團結,此一運動並不順利。而以日本西南地方大名的長州藩為主體的尊王攘夷派,在實際上不能對抗外國勢力的情況下,轉變為以打倒幕府為主張,形成「倒幕運動」。
此時日本分成「佐幕派」與「討幕派」,先後發生兩次征討長州之役,1866年幕府第二次長州征伐因薩摩藩已不聽令,將軍德川家茂又在途中病死,幕府遂於八月藉口撤兵停戰,征伐宣告失敗。
第二次征長戰爭之後,幕府已失去統治日本的能力。因此,大部份的維新派人士都覺得日本的政治架構應重新建造,否則日本便成為一個各藩割據的分裂國家。而土佐藩的維新志士阪本龍馬極力提倡「大政奉還論」,大政奉還的主要內容是「要求幕府把政權交還給朝廷」、「設立上下兩個議會」、「訂立憲法」等。土佐藩的前藩主山內豐信認為新立法機關的首長應仍由將軍擔任,於是他寫了一封《大政奉還論建白書》呈給幕府。德川慶喜收到後,一口答應大政奉還的要求,因為幕府可以藉著大政奉還重新掌握統治日本的權力。1867年11月10日,明治天皇答應收回德川慶喜交出的政權。
大政奉還後,朝廷下令各藩主馬上前來京都共商國策,可是只有幾個藩主上京,其他絕大多數的藩主都按兵不動,因為他們不太清楚大政奉還是什麼一回事,以免得罪幕府。如果再這樣下去,朝廷只能要求幕府暫時繼續掌管政權,因為朝廷收回政權,卻命令不到全國各藩主。倒幕派的薩摩藩及長州藩認為在這情況下,只有以武力推翻幕府政權,新政府才能順利成立。 1867年12月8日,薩摩藩主島津忠義率領三千藩兵從鹿兒島分乘四艘軍艦前往京都,在此之前薩摩藩已有七千藩兵駐紮在京都,於是薩摩軍的總兵力達到一萬。長州藩則由藩主毛利內匠率領一千二百人進駐大阪西方的西宮,另外又派遣一千三百人進駐尾道候命。而安藝藩也派遣三百名藩兵進駐京都。雖然倒幕派已經佈好討幕陣勢,但是討幕之戰並沒有馬上發生,因為親幕的會津藩及桑名藩也派出重兵駐守京都,加上德川慶喜親自率領的幕府軍仍留在京都市內的二條城,倒幕派不敢輕舉妄動。
倒幕派為了要找到討幕的藉口,因此,薩摩藩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與朝廷公卿岩倉具視便決定於1868年1月3日發動政變,由明治天皇宣布「王政復古」,廢除幕府,並命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他們知道德川慶喜絕不會交出首長職位,更不會把德川家所屬的領地納給天皇。於是便可以德川慶喜違抗聖旨為理由,名正言順地發動討幕之戰。
德川慶喜眼見自己在京都兵力不足,只好假裝同意,但須與老中們商量過後才可答覆朝廷。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與倒幕派在京都發生武力衝突,德川慶喜只有暫時率兵前往大阪。德川慶喜抵達大阪後,立刻命令江戶派遣海、陸軍西來,而薩摩藩的西鄉隆盛暗中派人在江戶城破壞社會治安,讓幕府有後顧之憂,無法充分派遣軍隊支援德川慶喜,以及激怒幕府與新政府(倒幕派)正面衝突。
鳥羽、伏見之戰後,幕府大勢已去,德川慶喜於3月5日離開江戶城,住進上野寬永寺,以示對新政府的不抵抗。4月6日西鄉隆盛與幕臣勝海舟在江戶達成無血開城的七項和平協議,協議包括德川慶喜隱退、幕府家臣全部遷出江戶城、軍艦武器全數交給新政府軍及交出江戶城等。
統治日本長達二百六十年的德川幕府終於滅亡,1868年9月3日,天皇下詔書,把江戶改名為東京,10月23日,將年號改為明治。翌年4月,天皇從京都遷往東京,東京便成為日本的首都。而令日本脫胎換骨的明治維新,也在1869年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