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福建永定石獅與「快打揲」的故事

福建永定石獅與「快打揲」的故事

清朝初年,朝廷將率眾歸降清朝的吳三桂、尚可喜等三人分封到雲南、貴州、福建等省份。他們的勢
力合稱三藩。三藩在其所鎮守的省份權力極大,遠超當地官員,還能掌控當地的軍隊與稅賦,成為實
際上的割據勢力。康熙十二年,三藩發動了叛亂,人稱「三藩之亂」,在這場叛亂中人民死傷眾多。

三藩之一的尚可喜有個兒子叫尚之信。這個尚之信平素裡就非常暴虐,在戰爭中他的暴虐表現得更是
明顯。例如在康熙十四年,三藩之亂中,尚之信就帶兵殘酷的屠殺了福建永定全城居民,史稱「乙卯
屠城」。本文所要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尚之信屠城之前的永定。

在尚之信屠城之前的永定城裡,有一戶姓蕭的人家,全家上下共三十多人。一天蕭家丟了一隻很大的
金戒指,戒指不菲。主人自然著急上火,就胡亂懷疑是家裏的一個婢女偷的,就責打了她。那個婢女
無端被打,便逃出蕭家,躲進了當地祭祀文天祥的大忠祠的香案之下。夜裡這個藏在香案下的婢女,
忽然聽到好像是主人與客人的倆個人在大忠祠裡對話。

主人說:您今日忙些什麼啊?

客人答道:此地將遭屠殺之劫,死人無數,我現在正奉命調查應死之人數,故而非常繁忙。主人問道
:此劫難何時來?

客人又答道:永定城西門外石獅流血之時,就是劫難將要發生之時。

接著客人問主人:是誰躲在這裡?

主人答道:是附近蕭家的一個婢女,她因被主人懷疑偷了金戒指,而遭責打,不得已只好躲避在此。
客人問:那麼是不是她偷的呢?

主人答道:我也不太清楚。

客人說:那麼我去查一下吧。不久他就回來了,並說道:我剛才問過記錄蕭家善惡的神,的確不是她
偷的。那個金戒指是其主婦在早晨梳洗時,脫落到了臉盆裡,後來又隨著盆裡的水倒在他家的庭院裡
,最後被家裏養的鵝吞了下去。

說完後,大忠祠裡便靜默無聲了。那個婢女知道自己聽到了另外空間裡倆個生命的對話。第二天一早
,她回到蕭家將此事告訴主人,主人剖鵝驗之,果真如此,便相信了她的話。

從此主人便要婢女每天數次到西門外去看石獅是否流血,如果流血了,就趕快回來報信,大家好逃命
,於是婢女老是去看那石獅。有人覺得奇怪就問婢女是怎麼回事,婢女很善良就告訴了大家。可大家
都不相信,反而嘲笑她。其中一個屠夫想要看婢女與蕭家的笑話,於是就把被宰殺的牲畜的血淋在石
獅上。

婢女一看石獅流血了,便飛奔回蕭家報告主人,於是蕭家全家主僕三十餘人趕忙出城避禍。大家見了
他們趕忙出城的樣子,哈哈大笑,有人告訴他們是屠夫的惡作劇,要他們回城,他們也不聽,他們就
是相信:石獅流血之時,就是劫難將要發生之時。

在蕭家出城不久,尚之信帶兵經過,因為永定城裡有人曾經向他的部隊丟石頭,所以尚之信就下令將
永定全城的人都殺光。永定遭此大劫,當時在城裡的人幾乎都被殺害,只有蕭家上下平安無恙。

另外永定還有一個傳說。在尚之信帶兵屠城之前,永定萬壽寺裡有個修煉很精進的僧人,突然之間,
他每天都一邊用筷子敲打著碟子,一邊走遍永定全城的大街小巷,從早到晚,無一處遺漏。眾人都很
奇怪,問他為什麼他也不回答。慢慢的有人悟出:筷子敲打碟子,其諧音就是「快打揲」,而「打揲
」在福建方言裡就有「收拾」的意思,例如閩南話中講:「行李打揲好了」,就是行李收拾好了的意
思。一些有悟性的人,悟到這位僧人在用這種方式隱晦的告訴大家收拾好東西,快離開此地,於是他
們紛紛離開永定,避開了這場災禍。後來人們尊稱這位僧人為「師太公」。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