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性食道炎流行率暴增
台灣糜爛性食道炎流行率在7年間增加2.5倍,尤其是40歲以上患者增加趨勢更明顯。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宋鴻樟、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科主任張繼森、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連漢仲、葉宏仁、柯忠旺等聯合研究發現,國內糜爛性食道炎流行率,從1995年5%增加到2002年的12.6%,特別是40歲以上人口成長最多。
這項研究發表於今年11、12月號的「臨床腸胃病學期刊」〈JournalofClinicalGastroenterology〉。
研究指出,根據早期流行病學研究,亞洲胃食道逆流患者人數日漸成長,研究人員懷疑可能是肥胖引起。在1995年的時候,曾招募2044位成年人參與研究,到了2002年,再招募1902位性別、年齡相仿的健康成年人。研究人員比較兩組數據,想了解糜爛性食道炎流行率和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否有所關聯。
結果顯示,1995年的時候,糜爛性食道炎流行率大約為5%,2002年的時候流行率升高到12.6%,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糜爛性食道炎,7年來流行率上升約2.5倍。比較年齡後發現,40歲以上男、女患者罹病比率都明顯增加。
雖然7年間40歲以上女性的肥胖、過重比率沒有增加,不過經分析發現,女性患者的身體質量指數似乎和糜爛性食道炎有正面關聯。研究推論,除了肥胖以外,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導致糜爛性食道炎患者增多,未來還需要更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