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據《安平縣雜記/風俗現況》記載:六月,白龍庵送船,每年由五瘟王爺擇日開堂,為萬民進香,三天後,王船出海(紙製王船),先一日,殺生、收殺五毒諸血於木桶內,名曰「千斤擔」,當擇一好氣運之人擔出城外,與王船同時燒化,民人贈送品物米包,名曰「添載」,是日出海,鑼鼓喧天,甚熱鬧,一年一次,取其逐疫之義也。出巡台灣府各境時,以武營官兵一人穿戴朝服,騎馬稱中軍府(畢中軍),為出巡五靈公執開導先鋒,各境設香案迎接,是故有迎老爺之稱。每年六月循例出巡配合參加遶境各廟宇陣頭,熱鬧市況喧騰一時,然大正4年(1915)受西來庵事件影響,迎白龍庵,遂被日人禁止。
有關家將團的起源,文獻並無明顯記載,民間的口碑則莫衷一是,比較普遍合理的說法,則是仿照昔時縣署中的巡捕體系而設置。據(安平縣雜記/警察事務條)清季縣署的巡捕組織:「縣衙門:縣令一,刑名幕友各一、門政司事一、堂事司事一、直堂司事一、招房司事一、刑房供承一、皂役六、皂總一、快役六、快總一、總簽首八、簽首二百、地保八、總理三十八、鄉長三十八、民壯四十、禁卒八,總簽及各簽率帶巡夜,城內外約有四百餘人。」
縣令為一縣之長(如今日的市長),為通緝要犯、審理的主持人。刑名幕友就像今日的幕僚官員(如書記官、法警),門政、堂事、直堂、招房四司事及刑事供承(其職務如檢察官),主拷審罪犯。皂役與快役館分立於縣衙口之左右,就像現今的一般警察和刑事警察,均主抓拿緝捕等事。早期的這些組織和今日的檢警法院審判體系相差不多,所以合理的推斷家將團的組織是脫胎於昔時的地方的巡捕審堂體系。
二、刑罰分類
根據《清朝通典》卷八十 刑一 頒示訂五刑之制,可分為:
1.笞刑:
自一十至五十每十笞為一等,凡五等用小竹板折責,每十笞責四板,旗人犯笞者以鞭代之。 2.杖刑:
自六十至一百每十杖為一等,凡五等用大竹板折責,折數與笞刑等。 3.徒刑:
發本省驛遞自一年至三年每半年為一等,凡五等各依年限應役役滿回籍五徒,各予以杖自六十至一百有差到配折責。 4.流刑:
安置遠方終身不返,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為三等,並杖一百到配折責。 5.死刑:
曰斬曰絞皆有立決監候之別,最重者為凌遲為梟示。
※五刑之外有較流刑加重者曰充軍發邊遠安置
(分五等一曰附近、二曰邊遠、三曰極邊、四曰邊衛、五曰煙瘴)
後人又細分為二類:
(一)輕罪:
手銬(套手)、魚枷(套頭)、藤條(打手)、板批(打屁股)、鐵鍊(套腳)、皮鞋背(打臉)、棍批(重打)、立籠(關)、鍊鎖(鎖)、棕鬚捲、竹掃捲(刑女犯)。
(二)重罪:
虎枷(套頭)、坐籠(關)、拶指(刑手)、挾腳(刑腳)、釘椅、釘床、釘棍、鐵鎚、鑽、斬馬刀、斧頭(重刑)。
家將成員分析
(一)什役:負責肩負刑具之僕隸
,刑具乃刑罰罪犯之各類器具。
(二)小差:為清季縣署中的「禁卒」一職神格化而成,負責傳令一般會有二位:文差、武差。
1.文差面譜:
斯文,持王令,白面鳥嘴 2.武差面譜:
莊嚴,持團旗,白面鳥嘴 3.服裝:
黃色虎皮衣
(三)四將
:撐刑二人、捉拿二人合稱四將 1.撐刑
:為清季縣署中皂班館的「皂役」一職神格化而成,
也稱「頭排」,主外勤巡捕。
2.面譜:
柳爺 紅黑陰陽面
甘爺 白面歪斜嘴
手執:板批、羽扇
服裝:黑衣、露肩
3.捉拿:為清季縣署中快班館的「捕快」一職神格化,主擒拿逃犯。
(1)捉神謝必安又稱大爺
面譜:白底鼻側兩端畫黑蝙蝠額上畫一紅戟
手執:魚枷、羽扇
服裝:白衣、露肩、戴高帽
腳步:走白鶴拳
(2)拿神范無救又稱二爺
面譜:黑眼白睛
手執:「善惡分明」方牌
服裝:藍衣、露肩、戴圓帽
腳步:走猴拳
(四)四季審堂:分春、夏、秋、冬四大神,為清季縣署之拷審罪犯之「門政、堂事、直堂、招房」四位司事
神格化。
1.春季神何爺:
為清季縣署「門政」司事之神格化。
面譜:龍面(春季屬木 主青龍)
手執:木桶(花盆)主拷打犯人昏倒時潑水使清醒
服裝:著藍綠衣
2.夏季神張爺:
為清季縣署「堂事」司事之神格化。
面譜:鳥面(夏季屬火 主朱雀)
手執:火盆 主炮烙犯人
服裝:著紅色衣
3.秋季神徐爺:
為清季縣署「直堂」司事之神格化。
面譜:虎面(秋季屬金 主白虎)
手執:金瓜鎚 主敲擊犯人
服裝:著灰白色衣
4.冬季神曹爺:
為清季縣署「招房」司事之神格化。
面譜:龜面(冬季屬水 主玄武)
手執:蟒蛇 主驚嚇惡毒犯人
服裝:著深棕色衣
(五)文武判:
為家將團中地位最高的兩位,均戴文官服飾。
1.文判:為清季縣署之「名幕友」神格化而成,類似今日的書記官。
手執:右手持毛筆,左手持簿冊,主記錄罪犯口供
服裝:著文官服飾
2.武判:為清季縣署之「刑幕友」神格化而成,類似今日的法警長。
手執:右手持羽扇 左手持鞭,主收押罪犯
服裝:著文官服飾
關於家將的面譜,目前最早的依據是以家將館中堂留下來的畫像最為原始,經比對現在的神像之面譜,似乎現今的比較複雜些,可能是後來的畫面師為了增加其莊嚴性,依個人的宗教認識,再加以變化,因襲至今,不同畫面譜的師父也有不同的見地,所以都有大同小異之處,家將團也會因出軍的目的不同,畫不一樣的面譜,所以沒有絕對的答案